艺术设计学院理论课考查论文题目《POP广告市场调查报告》 _ 课程名称 POP广告设计___ ___ 姓名学号 2012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方向)班级 12-3 所在学期 2013-2014-2 指导教师张瑞波序言POP(Point of purchase advertising)广告:凡是在商业空间、购买场所、零售商店的周围、内部以及在商品陈设的地方所设置的广告物,都属于pop广告,利用pop广告强烈的色彩、美丽的图案、突出的造型、幽默的动作、准确而生动的广告语言,可以创造强烈的销售气氛,吸引消费者的视线,促成其购买冲动。
在这个经济繁荣又稳定的现代社会中,商品的交易也已呈多样化,消费者购物选择的动机,亦渐渐多样化了。
商品情报的沟通路线,已经由以往从制造商(厂商)→零售商→消费者的这种单行道式的路线,而变成目前的这种趋向,就是零售商与消费者互为双行向的方式。
因此,担任消费者与零售商之媒介的pop广告,就愈来愈受重视了。
其明显的趋向,可从各类pop专业书的不断上场,以及手绘pop速成班的出现,了解到其被重视的程度。
因为厂商在设计pop时,无论它如何与贩卖店配合无间,也只能在统一的广告策略下,以大多数的贩卖店为对象而设计,而不能针对每个不同的贩卖店之需要而设计。
而每个贩卖店都有自家的独特气氛、贩卖方式和空间,厂商的pop若不能配合这些需要而设计,当然就无法满足贩卖店的实际需要,贩卖店只好特聘专家或选择一两位美工设计人员,才能做出完全符合自家店面需要的pop,换句话说,零售商、贩卖店自己设计出来的pop广告,并不是制造商指定要这样做的,而是包含着零售商、贩卖店自己主张的一种传达情报的手段,也是一个能加深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对话的亲切的媒介。
因此,手绘式的pop便应运而生。
关于广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调查(一)正面影响(1)、广告能够激发需求,增加销售(2)、广告能指导消费行为,促进商品销售,促进竞争,开拓市场(3)、广告丰富生活,陶冶情操(4)、传递积极理念,提升文化修养(5)、陶冶情操,娱乐生活,美化环境(二)反面影响(1)、内容恶俗,污染社会环境(2)、过量占据媒体资源,干扰正常收视(3)、广告失实与欺骗(三)结束语摘要: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在传播中有针对性地根据传播目标、任务、对象、环境,选择不同的适合传播者又符合接受者习惯的传播方式,不失时机地选择接受者需要的相关信息,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广告已经十分具体地参与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过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各类广告,对人们的消费心理,购物行为,思维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去把握了,能在广告中不迷失自我,保持清醒,汲取有效的信息,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思维习惯,甚至获得一些知识,那么将是广告给我们最好的回馈了。
广告作为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他从各个方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不可否定,广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我们可以从这样两个大的方面来稍微探讨下这个问题。
关键词:各类广告;人们生活;正反作用影响POP广告市场调研一、有关广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这个经济化时代,数字化时代,我们一抬首,一转身就会看到不同类型的广告。
无疑,广告对人们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这个广告泛滥的年代,对消费者、对厂商、对广告公司、对媒体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有声的电视、广播广告到无声的报纸杂志广告; 大到路边的海报、横幅,小到街上发放的宣传册、名片;甚至公交车上的扶手,电梯里,公厕门上都会出现一些小广告。
经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网络、包装、广播、交通等途径传播的广告已经在人们生活中起到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于是针对此问题,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网上发布,邀请网友以及亲朋好友填写,回收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
下面就调查的结果来具体分析一下。
既然说广告是一把双刃剑,那么大的方面就从正反两面来说明,每个方面再进行细分。
(一)正面影响(1)广告能够激发需求,增加销售广告是促销手段之一,增加销售是其根本目的。
从小的方面来说,广告增加了广告主的利益:从大的方面来说,广告可以缓解通货紧缩,从而避免物价上涨,往长远来看,广告是降低金融危机的方法之一。
通过广告促销的良性运动,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广告通过夸张,幽默等新颖的形式传递信息,很能抓住人的眼球,英气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就拿放房地产广告来说,房地产广告总是以“帝王生活,高贵品质”等诉求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让消费者徜徉在自尊荣耀的想象中,不可自拔。
这也是满足人的自我尊重需要。
当人们迈向商场的时候,面对同类产品,相似的功能性质,相仿的价格,真是难以抉择啊!他们不可能亲身尝试每一种产品,亲朋好友也不可能转述所有的商品,那么到底该选哪一种呢?这时,广告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广告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认识功能。
通过广告,能帮助消费者认识和了解各种商品的商标、性能、用途、使用和保养方法、购买地点和购买方法、价格等项内容,并突出该品牌的最大功效,从而传递信息,沟通产销,引导人们消费。
在现代社会,人们获取商品信息的渠道相比从前出现了重大转变。
据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平时会留意广告;没有人购物会不受广告的影响,几乎所有人会因为广告而购买商品,30%的人认为广告给他们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只有2%的人完全没有因为广告而购物。
当问到在购买某商品时,是否会关注该广告的问题时,41.7%的人回答会,偶尔的占56.3%,庞大的数字显示广告对人们的消费影响很大,现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了。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个性来化加强,商品种类日益繁多,而通过广告,则可获取购买上的便利,扩大商品选择的范围,节省时间,减少失误。
因此广告在人们了解消费信息方面越来越占有主渠道的地位。
俗话说,货好还得宣传巧。
这恰巧也说明了广告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好的广告能为销售做出很大的贡献。
(2)广告能指导消费行为,促进商品销售,促进竞争,开拓市场广告能有效的引导和转变消费观念,使得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相互促进。
广告以明星代言,引导时尚朝流,与此潮流相悖的就少生产,从而也避免了过多的浪费。
广告提供了各类商品的信息。
人们再也不是生活在垄断社会中,商家彼此有了竞争就会不断完善产品与客户服务,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广告虽有意广而告之,但它带来的影响并不只是“广而告之”如此简单,他还能引发某些“潜在性”心理。
如从众心理、追随时尚心理,求异心理等。
有以上心理的人,若得到某些“信息”或新产品广告的“指引”,这些心理就会暴露无疑。
例如有从众心理的人,如果看到许多人在购买某个广告的新产品,从而创造了欲望便不由自主地加入,进行仿效和重复;有些追随时尚心理的人,若看到广告上某种某类的商品推出新风格产品,他们就会追随,形成新的流行趋势,刺激了消费;抑或有求异心理的人,他们面对广告的另类吸引更是没有“免疫力”,他们追求的是与众不同与展示个性,因此激发了他们的需求,广告就是他们追求的途径之一,所以广告对他们的影响更体现其不容忽视。
根据市场营销理论,人们购买行为的产生,主要决定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人的需要、欲望和需求。
需要是人们感到某些基本满足被剥夺的状态,这些需要存在于人本身的生理需要和自身状态之中;欲望是指人希望得到更深层次的需要的满足,人类欲望的不断形成和再形成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需求是指针对特定产品的欲望,必须具备有支付能力且愿意购买两个条件。
这样,人们对产品需求的产生,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信息强的,必然能够形成刺激,产生引导作用,而广告在传递信息方面的功能是比较强的,或说服,或诱导,或提醒,总是在强化人们的需求,促使产生消费动机和购买欲望,采取购买行动。
据说,“可口可乐”饮料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与广告的大量投入是紧密相连。
在很大程度上,是广告创造了人们对“可口可乐”的需求。
电视广告是最能激发人们的购物欲望的,因为75%的人认为他们最容易被打动。
研究结果充分地体现了“广告”并非是“纯属虚构”,也并非是商家玩弄消费者的玩物而已,它已成为了生活的一种时尚,也是影响我们的消费心理的必要因素。
研究结果更告诉我们,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消费心理或多或少会受到“广告”这个迷人的诱惑所影响,虽然影响我们消费的因素有很多,但研究结果显示:“广告”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因素。
(3)广告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一个好的广告,实际上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不仅真实、具体地向人们介绍了商品,而且让人们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观摩、欣赏,引起丰富的生活联想,树立新的消费观念,增加精神上美的享受,并在艺术的潜移默化之中,产生购买欲望。
良好的广告还可以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培养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且给消费者以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陶冶人们的情操。
现实中有很多好的广告,一些广告有优美的画面,精炼的语言,看了会让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还有一些广告拍的很搞笑,可以放松心情,同时,还有很多的公益广告,可以起到教育观众的目的,对形成好的社会思想有很大的好处。
比如有名的“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就很用心的将尊老这一人伦道德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现在很多流行商品的出现与广告是密不可分的。
新的商品,新的消费方式,新的生活习惯,一经广告推广,那么有心人就会去学习,接受,效仿,使得他们原有的消费观念改变,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有41.7%的人就认为广告对他们的影响就是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可能经过广告的洗礼后,以前不注重品牌的人,现在会追崇该品牌,提高了生活质量;或者一直是个勤劳的家庭主妇,使用了某种便捷家庭工具后变得空闲起来,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享受生活,不在一直被家务活所累。
(4)传递积极理念,提升文化修养广告在指导和刺激消费方面,往往还有创造流行商品和促成时尚的作用。
许多流行性商品的出现和流行,无不与广告宣传中对特定社会阶层(如少男少女们)提出针对性的广告诉求、使目标市场中的消费者产生一致的购买行为有关。
这当然是广告活动对某一事物或行为进行大肆渲染的结果。
在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1986年街上流行黄裙子,1988年则流行牛仔裙和耐克运动鞋都是典型的例证。
可口可乐等可乐型饮料的流行,则是由于广告宣传使广大消费者接受了新的消费观念、形成了新的消费习惯所致。
现在的很多广告都添加了各类元素,使得整个广告显得特别有文化气息,或者他的广告词很文艺,具有警示,告知,鼓励,教育等多种作用。
列举几个广告词吧:李宁“一切皆有可能”,安踏“永不止步”,中国移动“我能”等,就是给人们以信心,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
这种积极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终究会起到提升人们文化修养的作用。
更明显的就是公益广告,那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