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业反应过程分析导论-绪论讲义
工业反应过程分析导论-绪论讲义
反应物流和烟道气之 间的总传热系数 K 是否必 须准确测定?
文献报道:K=15~30kcal/(m2·℃·hr)
取 K=20 kcal/(m2·℃·hr)进行设计计算,得
x=70%
β=96.2%
若实际上,K=15 kcal/(m2·℃·hr),得
x=62.5%
β=96.7%
若实际上,K=30 kcal/(m2·℃·hr),得
合理简化是数学模型方法的核心。其特点为:
(1) 先于数学描述 (2) 对过程物理实质进行概括和抽象 (3) 某一方面和实际过程具有等效性
固定床的流动
d 2C dc De u (r) 0
dz2 dz
dP (1 ) u2
f
dz
3 dP
难以获得模型参数(如:De)的准确数值是 数学模型方法应用的难点。
192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脱离化学系成为一 个独立的系,由W.K. Lewis任系主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 化工系。1920年夏天,麻省理工学院的W. K. Lewis, W. H. McAdams 完成了“化工原理”讲稿,并于1923年正式出 版,这本著作首次提出了因次分析、相似论等概念,标志 着学科理论已达到一定的深度。
化学工程传统方法: 相似方法与因次分析方法 缺陷:已经证明不可能同时满足物理相似
和化学相似,经验归纳不适合化学反应工程
反应工程研究方法 数学模型方法—立足于对过程的深刻理解 →分解简化→定性定量描述;
工作重点是充分剖析过程特征, 探索规律,建立模型,确定模型参数
数学模型方法的特征
广义地说,数学模型方法就是用一组数学方程式 去描述所研究的过程中有关参数和变量间的相互关 系,并通过方程组的求解对过程的特性进行分析。
等效性是相对的。简化程度不同,模型参 数数目不同,所得模型的等效性也不同,可根 据应用目的和所具备的技术条件进行选择。在 满足应有需求的条件下,模型应尽可能简单。
乙苯脱氢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的设计
乙苯脱氢是一吸热可 逆反应,除主产物苯乙烯, 还会生成苯、甲苯等副产 物,反应结果可用转化率、 选择性二指标衡量。
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核心:
工程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x、 )
•有无影响? •影响多大? •如何改善或利用?
•反应与传递的相互作用
传递过程 (宏观因素、 工程因素)
返混 微观混合 内外扩散 传热 …
浓度分布、温度分布
化学反应 (微观因素)
化学计量学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反应结果
反应体系的特性
• (1)化学计量学 简单反应还是复杂反应; 主反应和副反应间的关系;每一反应中 各组分变化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化学热力学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反应体系的平衡性质
1961年O.Levenspiel出版第一本反应工程教材。
1. 化学反应工程研究对象与目的 工业反应过程的优化
对象—工业反应过程、工业反应器 目的—优化
优化—在一定范围 内(约束条件)选 择一组合适的变量, 使系统对评价标准 (优化指标)达到 最优。
优化类型
设计型 操作型
约束条件
予处理,后处理能力等
建立数学模型的三种途径
如实描述 (1)
实际过程
简化
数学描述
物理模型
数学方程
(2)
经验关联(3)
狭义的数学模型方法:在深入研究过程的本质特 征后,设法对复杂的实际过程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 化,在此基础上重新勾画过程的物理图像,即建立物 理模型(可包含化学反应),然后对此物理模型进行 数学描述,得到过程中各参数和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反应类型——简单、复杂反应 包括 •浓度效应——反应级数
•温度效应——反应活化能
工程因素 •流体流动 •质量传递 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热量传递
工程因素
反应场所
C、T
反应结果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 •反应→动力学 •反应+流体流动→返混 •反应+传质→效率 •反应+传热→热稳定性、灵敏度 物理化学与化工原理的 “结合”
上下游约束
技术约束
安全、材料等
结构变量—结构、型式、尺寸
决
策 变
操作方式—连续性、加料方式
量
工艺条件—T、C、t、Sv、ug等
常用工业反应器类型
气相—管式反应器
均相
液相—管式、釜式、塔式 气固相—固定床、流化床、 移动床 非均相 气液相—搅拌釜式、塔式 气液固—涓流床、淤浆床
优化指标
经济指标 技术指标
1913年,哈伯-博施法高压合成氨装置成功建成。 1920年,从炼厂气中分离的丙烯合成出异丙醇。 1923年,费-托合成成功。 …… 1957年第一届欧洲化学反应工程学术会议(阿姆斯特丹) 化学反应工程二级学科诞生;化学工艺的发展,特别是石 油化工的发展和生产的大型化,对反应过程的开发与反应 装置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孕育了反应工程的诞生。
(3) 反应动力学 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以及 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化性质;对人体是否有 毒,是否为易燃、易爆物
(5)催化剂的特性 ,除动力学特性外,还应了 解催化剂的使用温度范围,可能导致催化剂失活 的毒物或污染物,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操作周期 和再生方法
3. 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方法
绪论
引言
化学转化
化学反应 化学脱除 获得能量
工业反 应过程
原料 予处理
化学 反应
产物 后处理
核心:化学反应器—进行化学反应的场所
化工过程设计的洋葱模型
反应器 分离与再循环系统
换热网络 公用工程
历史沿革: 1901年,英国的G.E.戴维斯出版了第一本化学工程专著 “化学工程手册”,首先提出了单元操作的概念,标志了 化学工程一级学科诞生。
反应速率—反应器大小
技
术 指
选择性—原料消耗,成本
标
能耗—操作费用
转化率 x、选择性 、收率
2. 化学反应工程研究内容与任务化学过程—Biblioteka 化学因素工动力学因素
业
化
学 过
物理过程——工程因素
程
宏观动力学因素
化学因素
—温度、浓度等操作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着重研究反应选择性(本质上是研究速率) —化学因素(反应规律)
x=79%
β=95.3%
K 必须准确测定?有无调节措施?
可调节烟道气温度!
K=15 kcal/(m2·℃·hr),Tg 升至 786.6℃,得
x=70%
β=96.1%
K=30 kcal/(m2·℃·hr),Tg 降至 715.7℃,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