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天津某办公楼供热系统设计班级:建筑节能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目录1.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3)工程概况 (3)设计计算参数 (3)2.供热热负荷计算 (4)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 (4)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4)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 (5)以一层101会议室进行举例计算 (6)其他房间热负荷计算 (9)3.采暖系统的选择及管道布置 (16)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16)机械循环系统与重力循环系统的主要区别 (16)选择及布置 (16)膨胀水箱的计算 (17)4.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 (17)散热器的选择 (17)散热器的安装 (17)散热器的计算 (17)5.系统水力计算 (20)水力计算方法 (20)水力计算举例 (20)其他管路水力计算 (21)水力平衡校核 (26)6.个人总结 (31)参考文献附录施工图一、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1.1工程概况该项目是位于天津市(属于寒冷地区)的一座三层办公楼,包括会议室、办公室、值班室、阅览室、厕所等功能房间。
一层建筑层高,二三层层高。
设计计算参数气象资料: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办公室为20℃,会议室18℃,走廊、楼梯间、卫生间为16℃冬季室外计算温度-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s围护结构:1)外墙:保温外墙(37墙),传热系数为K=(m2·K)2)内墙:两面抹灰一砖墙(37墙),传热系数为K=(m2·K);一楼卫生间隔墙:两面抹灰一砖墙(24墙),传热系数为K=(m2·K);3)外窗:双层铝合金推拉窗,传热系数为K=(m2·K)4)门:单层木门;K=(m2·K)5)屋顶:保温屋顶,传热系数K=(m2·K);6)地面为不保温地面,K值按地带决定。
其中第一地带传热系数K1=(m2·K);第二地带传热系数K2=(m2·K);第三地带传热系数K3=(m2·K);第四地带传热系数K4=(m2·K);热源:室外供热管网,采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的方式供水,供水温度75℃,回水温度50℃,引入管处供水压力满足室内供暖要求。
二、供热热负荷计算《规范》中所规定的“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实质上是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加热由于外门短时间开启而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以及一部分太阳辐射热量的代数和。
为了简化计算,《规范》规定,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两部分。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如下:Q=KA(tR-to,w)αQ——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A——围护结构的面积,m2;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o,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整个建筑的基本耗热量等于它的围护结构各部分基本耗热量的总和,算出基本耗热量后再进行朝向和高度修正(因风速较小,风力修正忽略不计),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朝向修正率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收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因此,《规范》规定对不同的垂直外围护结构进行修正,其修正率为:北、东北、西北朝向: 0—10%东、西朝向: -5%东南、西南朝向: -10%— -15%南向 -15% — -30%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及辐射强度的大小。
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 0%,其他朝向可不修正。
风力附加率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的建筑物,垂直外围护结构热负荷附加5%- 10%。
该办公楼不计算风力附加。
外门附加率为加热开启外门时侵入的冷空气,对于短时间开启无热风幕的外门,可以用外门的基本耗热量乘上按下表查出的相应的附加率。
阳台门不应考虑外门附加率。
高度附加率由于室内温度梯度的影响,往往使房间上部的传热量增大。
因此规定:当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的房间净高超过4m时,每增加1m,附加率为2%,但最大附加率不得超过15%,该办公楼房间净高均不超过4m,高度附加0%。
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由于缝隙宽度不一,风向、风速和频率不一,因此由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量很难准确计算。
规范推荐,对于多层和高层民用建筑,可按下式计算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Q i=ρao CpQ i——为加热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耗热量,W;L——渗透冷空气量,m3/h,可按《规范》附录D中给出的公式计算,对多层建筑可按换气次数(下表)计算;ρao——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Cp——空气定压比热,Cp=(kg.℃);——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为计算简便,该办公楼各房间的冷风渗入耗热量均采用换气次数为时进行计算。
下面以一层101会议室进行举例计算北外墙耗热量计算:公式:Q=KA(tR-to,w)α1)K值的确定,K=1/R=,传热系数取(m2·K)。
2)北外墙面积A=× 3)温差修正系数α=4)冬季室内采暖设计温度18℃,室外设计温度℃5)故北外墙基本耗热量为:Q=×××=6)北向朝向修正取5%,风力修正0%,高度附加0%,所以北外墙的耗热量就是: Q′=×(1+5%)=北外门耗热量计算:公式:Q=KA(tR-to,w)α1)K值的确定,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外门传热系数取(m2·K)。
2)北外门面积A=×=23)温差修正系数α=4)冬季室内采暖设计温度18℃,室外设计温度℃5)故北外门基本耗热量为:Q=×××=6)北向朝向修正取5%,风力修正0%,高度附加0%,所以南外门的耗热量就是:Q′=×(1+5%)=西外墙耗热量计算:公式:Q=KA(tR-to,w)α1)K值的确定,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K=1/R=,传热系数取(m2·K)。
2)西外墙面积A=×=23)温差修正系数α=4)冬季室内采暖设计温度18℃,室外设计温度℃5)故西外墙基本耗热量为:Q=×××=6)西向朝向修正取-5%,风力修正0%,高度附加0%,所以北外墙的耗热量就是: Q′=×(1-5%)=南外墙耗热量计算:公式:Q=KA(tR-to,w)α1)K值的确定,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K=1/R=,传热系数取(m2·K)。
2)南外墙面积A=× 3)温差修正系数α=4)冬季室内采暖设计温度18℃,室外设计温度℃5)故南外墙基本耗热量为:Q=×××=6)南向朝向修正取-15%,风力修正0%,高度附加0%,所以北外墙的耗热量就是: Q′=×(1-15%)=南外窗耗热量计算:公式:Q=KA(tR-to,w)α1)K值的确定,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外窗传热系数取(m2·K)。
2)南外窗面积A=×=23)温差修正系数α=4)冬季室内采暖设计温度18℃,室外设计温度℃5)故北外窗基本耗热量为:Q=.×××=6)南向朝向修正取-15%,风力修正0%,高度附加0%,所以北外墙的耗热量就是: Q′=×(1-15%)=保温地面耗热量计算:保温地面分为四种类型,各类型宽度为2m,外墙墙角处面积需要计算两次。
各类型地面传热系数如下表所示:1)Ⅰ型地面耗热量计算:①传热系数为(m2·K)②地面面积A=×③温差修正系数α=④冬季室内采暖设计温度18℃,室外设计温度℃故Ⅰ型地面耗热量为:Q1=×××=2)Ⅱ型地面耗热量计算:①传热系数为(W/(m2·K)②地面面积A=×=2③温差修正系数α=④冬季室内采暖设计温度18℃,室外设计温度℃故Ⅱ型地面耗热量为:Q2=×××=4)地面耗热量合计:Q=Q1+Q2=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1)计算公式为 Q2=ρao Cp(t R-t o.)2)渗入冷空气量按换气次数h1 计算,朝向修正系数南()北(1)门,窗缝隙渗入总空气量为(××1)+(××)=33)空气密度取 m34)定压比热取(kg.℃)5)室内设计温度18℃,室外设计温度℃故门窗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为:Q2=××××=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可按开启时间不长的一道门考虑1)计算公式为 Q3=NQ(门)=×=三、散热器的选择散热器的选择室内供暖系统的末端散热装置是供暖系统完成供暖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向室内散热以补充房间的热损失,从而保持室内要求的温度。
综合各个方面因素考虑,本办公楼采暖散热器采用TZ2-5-5(M-132型)铸铁散热器。
该散热器的各项参散热器的安装散热器布置在外墙窗台下,这样能迅速加热室外渗入的冷空气,阻挡沿外墙下降的冷气流,改善外窗、外墙对人体冷辐射的影响,使室温均匀。
为防止散热器冻裂,两道外门之间,门斗及开启频繁的外门附近不宜设置散热器。
该办公楼散热器均采用明装的形式,上部加盖板且盖板距离散热器上部100mm 。
单个散热器的连接形式采用同侧上进下出。
散热器的计算散热器面积计算公式为: 321)(βββn pj t t K Q F -= (m2) Q ——散热器的散热量,W ;tpj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n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K );β1——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β2——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β3——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其中tpj=(tsg+tsh )/2 ℃tsg ——散热器进水温度,℃;tsh ——散热器出水温度,℃。
对于双管热水供暖系统,散热器的进、出口温度分别按系统的设计供、回水温度计。
当计算出散热器的面积之后,即可计算每个散热器的散热片数,计算公式为: n=F/ff ——每片或每1m 长的散热器散热面积,m2/片或m2/m 。
而该办公楼选取的M-132型散热器每个散热器的片数不能超过20片,在初步选定散热片数之后,要对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β1进行修正,β1的选取如下以办公室为例进行散热器计算,该办公室的热负荷为。
1)首先已知条件:Q= ,tsg=95℃,tsh=70℃,β1首先取,由于该散热器采用同侧上进下出,查表知β2=,同时盖板距散热器100mm ,β3=;2)由公式K=△t 235.0=(m2·K );3)tpj=(tsg+tsh )/2=(95+70)/2=℃;4)△t=tpj-tn==℃5)由321)(βββn pj t t K Q F -==2; 6)得到散热器片数n=F/f==,取整n=4片;7)β1修正,当n=4时,β1=,带回4)再次进行计算F ′=2,推出 n ′=,所以实际片数取4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