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开题报告
阶段三:研究中泰自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框架》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期间中泰贸易的发展和展望。如张恒俊(2009)在《中国:东盟经贸易关系研究》中考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历史嬗变,了解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状况,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互补与优势,提出发展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的整体战略与具体措施。又如尤安山等(2008)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பைடு நூலகம்:理论·实践·前景》中以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以及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视野,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讨。针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化与拓展和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全面而深入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阐述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2013.05.16——2013.05.19准备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
[1]白恩培.加快建设桥头堡,推动云南新跨越[J].求是杂志,2010(22)
[2]裴丽娅.云南桥头堡建设中人力资源理论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1(33)
[3]两会热议“桥头堡”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怎样破题[DB/OL].云南电视网,2010-01-25
国内现状
在中国,中泰经贸合作关系最早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是在1975年两国正式建交以后。近几年,中泰经贸合作关系的越来越得到国内的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及深入研究。有关我国专家学者对中泰经贸合作关系的研究重要是从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研究中泰自1975年建交以来的经贸合作关系,两国在建交后经贸合作的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国内对于中泰经贸合作关系的研究,还停留在少数学者的对中泰两国经济环境变化对中泰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方面,并没用对中泰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进行阶段性的整理、分类、总结。如翁琳(1980)在一九七九年的泰国经济和一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建树。一是对云南省和泰国贸易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二是通过实证数据分析说明中国云南省与泰国的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的原因分析。三是在桥头堡建设背景下,就滇泰贸易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措施。
二、研究现状和个人见解
国外现状
在泰国中泰两国经贸关系研究是从1975年中泰建交才开始的,尽管起步较晚,但是30多年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泰国正大管理学院的院长颂朴•玛纳朗赏博士、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吴慧文博士、披隆•甲蒙腊军教授等就曾对中泰“经济关系”、“中泰投资合作关系”、“政治外交关系”、“文化、政治视角”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内容就是对中泰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总结,然后分析两国经贸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再找出如何进一步深入发展泰中经贸关系的对策和途径。这类研究主要是仅仅是对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某一个阶段进行研究,提出的对策往往比较空洞,放之四海之内皆准。
个人见解: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泰国作为东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国家,中国和泰国的经贸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开展经贸合作非常重要的一环。云南省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连接中国和东盟经贸往来的桥梁。泰国作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是东盟重要的成员之一,研究在桥头堡背景下中国云南省与泰国的经贸合作研究。不仅有利于中泰两国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全面的经贸合作,制定出一个符合中国云南省与泰国实际情况的战略体系。同时也可以给中国云南省和其他的东盟国家合作一定的借鉴意义。
[8]王士录.东南亚报告2008-2009[R].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9]薛茗茗.中泰贸易逆差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
[10]张恒俊.中国:东盟经贸易关系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06).
[11]尤安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理论•实践•前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M],2008(12).
2)简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
一、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国云南省与泰国之间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期间开展经济贸易以来,双方在进出口贸易、直接投资、旅游以及工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广泛的合作,目前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中国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后,云南省和泰国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了,这有效的加快了云南省和泰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滇泰贸易和相互投资在整个中泰贸易和相互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云南的区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尽管泰国的经济困难影响了滇泰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机遇,有利于滇泰经贸关系在今后几年取得的新突破。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书
题 目桥头堡建设视域下滇泰经贸
合作的发展研究
姓 名黄杰
学 号*********
院、 系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
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职称/学历)杨旺舟(讲师/博士)
2013年03月14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填表说明
1、指导教师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
2、开题小组意见由开题指导小组负责人填写;
[12]刘稚.云南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东南亚.2009(12)
[13]孙小迎.中国—东盟关系进入新阶段[J].当代广西,2004(12)
[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国自贸区战略:周边是首要[M],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10(05).
[15] [12]蒋满元.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方向)国家特色专业系列教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08).
[4]宋帕婉.中泰经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经济视角,2007(02).
[5]刘稚.云南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东南亚.2009(12)
[6]俞亚克.滇泰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前景[A].云南社会科学,2002(04)
[7]云南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02-2012)[DB].云南,云南统计出版
阶段四:研究中泰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中国和泰国在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如蒋满元(2011)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方向)国家特色专业系列教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论》中提出了为了协调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促进CAFTA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循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基础,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发展以及对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双边影响等。
九七九年泰国财政危机中提到的中泰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在泰国国内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中泰两国在经贸合作上的发展,和如何促进中泰两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建议。
阶段二:研究中泰自1991年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合作关系到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框架》以来经贸合作关系的繁荣发展。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中泰经贸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大的框架之内。如孙小迎(2004)在《中国—东盟关系进入新阶段》中论述了中国和东盟自从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探索区域合作的战略为双方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的新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战略。
3、其余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
4、此表供学院参考使用,各学院可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学术规范作适当调整。
论文(设计)题目
桥头堡建设视域下滇泰经贸合作的发展研究
学科分类(二级)
790.2914
题目来源(a.教师拟题;b.学生自拟;c.教师科研课题;d.其他)
b
本选题的依据:1)说明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主要研究方法:访谈调查法 文献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研究进度计划:
2012.11.16——2012.12.18确定论文题目
2013.03.09——2013.03.14提交开题报告书开题报告会
2013.03.30——2013.04.15完成论文初稿
2013.04.20——2013.05.12修改论文并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