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答题技巧“三步”巧解——辨析题辨析题的解答可分三步:辨——析——结1、“辨”,即准确判断。
如果观点是正确的,首先应肯定观点的正确性;如果观点是错误或片面的,首先应指出观点是错误或片面的,然后写出正确的观点。
2、“析”,即陈述理由。
如果观点是正确的,我们可以从“为什么正确”的角度分析;如果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从“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原观点为什么错误”的角度分析;如果观点是片面的我们可以从“哪部分是正确的,为什么正确,哪部分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的角度分析。
3、“结”,即归纳总结。
我们要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实际,进行归纳总结,通常落脚在我们(国家、公民或青少年学生)应怎么做上,适当深化主题。
“四步”巧解——简答题第一步:认真审题。
先审材料,找出材料的关键词。
概括出材料的中心观点;然后一字一字认真地审读设问,弄清试题要求。
第二步:回归教材。
即根据材料的内涵和设问,找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
所找课本上的观点必须紧扣教材中心,语言简练,面面俱到,点到为止,避免疏漏,无需展开。
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应要点分明,格式规范,书写工整。
第四步:查缺补漏。
答完题后,及时检查,是答好题的重要环节。
疏漏的要点及时补上。
总之,简明厄要,言简意赅。
“五步”巧解——分析说明题A 巧解分析说明题的五大要求:要求一:认真阅读背景材料,要看懂、看透,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含义。
要求二:仔细审题,精心思考背景材料与所要回答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明确题意。
要求三:注意知识对应,事理结合,即观点和材料要有机统一。
要求四:答题时所用的观点要准确无误。
要求五:答案要有逻辑性,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要考虑其主次和先后,要做到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准确,语句通顺。
B 分析说明题的几种形式:(一)文字式解题方法:1、认真阅读全部材料;2、带着问题研究材料,对材料的信息进行筛选;3、将有效信息回归课本,明确所涉及的原理、观点是什么;4、将课本中的原理、观点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
(二)图表类解题方法:1、要学会比较,即纵向比较或横线比较,要能从图表中看出变化或发展趋势,即什么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量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上升或下降);2、用思想品德术语概括出来,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所学知识答题。
(三)漫画类解题方法:三步巧解漫画题,析——联——解1、析:即看图析寓意。
在答题之前,我们要认真、全面地观察漫画,包括漫画的标题,图中的文字、人物及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初步分析漫画的本意和寓意。
2、联:即联系引申。
揣摩漫画的引申义,引申义是什么?并找准其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是解答漫画题的关键。
3、解:即解答亮观点。
从分析原因、领悟道理、明确启示、反思自我等方面亮出自己的观点。
联系课本,结合画面进行全面分析。
一般说来,漫画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往往是我们在课本中学习过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漫画画面,运用发散思维,看看漫画的寓意与课本中的哪些观点、原理相吻合。
根据试题类型准确作答。
(1)做漫画类选择题时,我们要根据设问的限定性,结合漫画寓意,逐个地分析选项,然后决定取舍。
做漫画类单项选择题时,我们只需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做漫画类不定项选择题时,只要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我们都要选。
排除法是解答漫画类选择题的一种好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排除错误的选项(逆向选择题除外),也要排除与题意无关的选项和模棱两可的选项。
(2)做漫画类简答题、漫画类辨析题、漫画类分析说明题等开放性试题时,我们不仅要准确地挖掘出漫画蕴含的深刻道理,而且要运用课本知识对漫画所揭示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析(剖析漫画)、二联(联系课本)、三解(解答问题)是解答漫画类开放性试题的三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做限制性试题时,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相关限制性条件来组织答案;做拓展性试题时,我们要学会运用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创造性(勇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地来组织答案。
实践探究题实践探究题的主要类型有:社会调查、倡议书、小论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设计、口号和标语、演讲词的设计等形式。
(一)主题班会型主题班会一般由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步骤四部分组成。
1、主题——主题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教材和教材内容,中心思想明确,切中要害,可以单句式,也可以是对联(对偶)式的,但不能过于冗长。
2、活动目的——依据主题确定3、活动准备——就是要做好思想发动和各项组织工作,使各项活动落到实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程序:(1)进行社会调查;(2)发动学生查阅、搜集资料;(3)准备好相关的文字资料;(4)写发言稿等。
(6)老师做活动总结。
(二)设计辩论会(或辩论赛)方案型辩论会方案包括组织报名、划分小组、公布比赛规则、确定比赛时间地点、确定评委、比赛过程、总结发言及设计辩论题等许多内容。
设计辩论会方案应注意:1、明确辩论观点。
辩论的观点必须明确,正反方的观点应该是两个不相容的判断,否则就辨不出来或辨不出结果。
如:正方:男生聪明;反方:女生聪明。
2、叙述辩论过程。
在辩论过程中,可以简要叙述辩论前的准备情况,以及辩论中其他同学的发言等内容,但基本的、关键的内容是正方和反方的发言。
双方的发言实际上谈的是辩论理由。
辩论的理由,既要结合所学知识,又要结合事例或事实。
做到论证鲜明,重点突出,旁征博引,论证严密。
3、总结活动收获。
每项具体的辩论活动不同,其具体的收获也不同,但一般说来,活动收获不外乎增加知识,增强认识,加深理解、培养能力、激发感情、提高觉悟、获得了体验、得到了锻炼等内容。
(三)设计调查方案型撰写调查报告的活动课。
调查报告是人们通过活动对每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的调查而写的文字材料。
撰写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标题。
要根据给出的材料内容定好标题;2、写出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3、列举事例和数据进行分析,概括出经验或规律。
4、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一般要对全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说明,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
思想品德答题的关健在于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广泛汲取课外知识,结合当今的热点、焦点问题,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中熟练运用,通过训练,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强调知识间的联系、综合与运用,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测试。
作为学生,必须关心社会、关注未来,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而不是机械地抄书、死记硬背。
因此,中考解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4、认识式简答题。
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材料,设问上一般是“如何认识……”,不公要求考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简答题形式。
回答时要运用课本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几个角度全面地进行回答。
例:我国首次发布《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
我国政府初步确定了新世纪头20年全民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把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寄宿生活费);2010年,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教育投入将占GDP的4%,财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
(1).教育“三步走”战略提出的依据是什么?(2).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3).青少年应怎么珍惜受教育权利和珍惜受教育的义务?参考答案:(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义务教育不仅是适龄儿童、少年应该履行的义务,而且是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履行的义务;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国家的职责。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要求、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要求、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
(3).①要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
②要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
③要自觉维护好学校教育环境。
④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实现终身受教育。
2.漫画型:这类题是通过直观生动、极富趣味和幽默感的漫画创设某种情景,从而引导学生揭寓意、析现象、谈启发、提建议、说做法等。
作答时应注意:仔细观察漫画,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要揭示出漫画的真正或主要寓意,而且观察时多注意图中的说明性文字和提示性文字或话外音以及漫画的“题目”等;开动脑筋,找出教材中的哪些观点或原理与漫画的寓意相吻合或有联系;看问题,明确答题范围。
3、活动型:活动题的主要特征,表现在试题情境是由野外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情景、直接交往情景所营造的,或者经过一定的设计和真实活动情景的改造,但活动的进行仍是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
如以学生各自亲身经历的讨论、辩论、演讲、主题班会、编报、参观、调查、访问等内容营造情境的试题,均属于参与式活动题。
解答这类试题应该注意:例:本学期,学校倡导我们过安全、文明的校园生活。
有些同学因课间哄闹、说脏话、玩暴力游戏等行为,受到老师严厉批评,他们很不服气地说:“这都是些小事,老师真是小题大作。
”请回答:1、上述同学的言行,我认为:2、我提议以“净化我们的语言”为主题,开展一项活动,帮助这些同学改掉说脏话的不良习惯。
①、活动形式:(提示:写出一种具体活动形式)②、活动意义:(要求: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知识阐述)③、我准备这样组织开展好本次活动:(要求:应从活动准备及活动注意事项两方面阐述;应围绕主题,符合活动形式的要求,具体可行)参考答案:1、①、上述不良行为并非小事,这些行为严重影响我们中学生自身形象,如果人人都有这些不良行为,将严重影响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如果任上述不良行为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我们违法,甚至犯罪,我们应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②、课间哄闹、说脏话、玩暴力游戏等行为,与学校倡导的过安全、文明校园生活相违背,是违反《中学生守则》及相关校纪校规的行为。
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应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同时应主动帮助同学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2、鼓励创造性思维,答案不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活动形式不限,但应具有可操作性;活动意义应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活动准备与注意事项要能围绕主题,讲究实效,与活动形式相一致,具有可操作性,陈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