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暑假作业语文测试卷1.在下面括号内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0分)(1)(),千里共婵娟。
(2)了却君王天下事,()。
(3)(),却道海棠依旧。
(4)笙歌散尽游人去,()。
(5)烽火连三月,()。
(6)(),归思欲沾巾。
(7)(),不求闻达于诸侯。
(8)受任于败军之际,()。
(9)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
(10)妈妈,如果您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宁静淡泊严厉茁壮挥洒B.抑扬顿挫摇曳懈怠振憾C.深恶痛绝绮丽了结挟制D.惶恐不安蜿蜒小憩逊色3.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你的表白应该田野爆裂的豆荚,();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1)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2)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3)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4)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A.(3)(4)(1)(2)B.(2)(1)(3)(4)C.(3)(2)(1)(4)D.(4)(1)(3)(2)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花园中心那环形路灯的映照下,他的影子似乎有三头六臂了。
B.英语课代表怒气冲冲地冲学生喊道:“现在就把英语作业交上来,刻不容缓。
”C.见是洋人到了,原本傲慢的制台立即变得大惊失色。
D.王老师杀鸡骇猴,让那个捣蛋的学生当众承认了错误。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她的自尊心很强,请同学们说话要多留心,以免不要伤害她。
B.班长征求和采纳了同学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办好学习园地的意见。
C.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
D.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6.解释下列词语。
(5分)凛冽:耕耘:蠢笨:诬蔑:丰功伟绩:7.按要求回答问题。
班上开展“师恩难忘”的感恩活动。
请把这次活动的内容、收获制作成手抄报,作为毕业时送给的特殊礼物。
(1)为手抄报设计报名和栏目。
仿照下面示例,写出报名和四个栏目名称。
(2分)报名:栏目:A()B()C()D()(2)为手抄报写一段“编者的话”,说明这期手抄报的主题。
(4分)(3)你在调查中发现了哪些问题,把最突出的一个问题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2分)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片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片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2分)(2)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的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的委任,到边疆抗敌的愿望。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 )岂他人之过哉!(1)本文的作者是()(时期)文学家()。
(2分)(2)在下面括号内,将文中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3分)A.送东阳马升序B.媵人持汤沃灌C.寓逆旅主人(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日再食(5)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6)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和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3分)10.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消失的故乡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
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分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
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
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
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
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
【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
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
我们亲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
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
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
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
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
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
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
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
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
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
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
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看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
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
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域,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
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
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
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
【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
人们以自己的万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
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选自谢冕随笔集《流向远方的水》)(1).综观全文,面对“消失的故乡”,作者表达了()、()的情感。
(2分)(2).阅读③-⑦段文字,将“故乡消失的风物”填写完整。
(4分)故乡消失的风物有:老家屋后的梅林,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妈妈洗菜、洗衣的水井,①( ),②();长满水草的河渠,③();充满欧陆风情的的街巷、教堂;“我”北上求学时走过的通向江边的石阶道,④( )等。
(3).根据第⑨段的内容,简要说说是什么“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
(2分)(4).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作简要点评。
(3分)【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
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
我选__句。
点评:(5).城乡的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难免产生矛盾冲突,对此,你有何感想或思考?(2分)11.作文(50分)在暑假里,你们首先完成了暑假作业,并阅读了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在学习和品德方面有所进步;另外你们在假期里参加了大量的户外活动,身体长高了也长壮了,为新学期的开始准备好了充足的精力和体力,希望你们在新学期里,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取得更大的进步!请以“我的暑假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自身经历或体验,抒写真情实感。
2.抒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100200 300 400 500600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