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第一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第一课时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1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部分知识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以及初步认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和2、3、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为后面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中,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心,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迫切地希望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

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通过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
过程。

因此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要学数学,会学数学和乐学数学,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自主学习-——提出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分类、比较——抽象——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学习过程,动手操作、观察和概括能力,积极探究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体验与探究的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具使用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什么叫因数?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

1:1。

6:1,2,3,6。

11:1,11。

16:1,2,4,8,16 2:1,2。

7:1,7 。

12:1,2,3,4,6,12。

17:1,17
3:1,3。

8:1,2,4,8 。

13:1,13。

18:1,2,3,6,9,18 4:1,2,4。

9:,1,3,9 。

14:1,2,7,14。

19:1,19
5:1,5。

10:1,2,5,10 。

15:1,3,5,15。

20:1,2,4,5,10,20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填写下表)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教师:从此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例题1。

(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2)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汇报: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所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