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单元测试卷(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候,只是永远不被黑暗________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操纵罢了。
②入夜,月色溶溶,水面________,我们或坐在树下促膝畅谈,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③有一种人,他们________敦厚老实,按书本办事,工作审慎认真。
乍看没什么可挑剔之处,还挺值得我们嘉许学习呢!A. 掩蔽寥廓品行B. 掩蔽辽阔品性C. 掩饰寥廓品性D. 掩饰辽阔品行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这一点突出了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由此可见,曾几何时....,中国是陶瓷大国!B. 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出现了,而且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C. 无论是去大家所熟悉的九寨沟、长白山、泰山看银装素裹,还是前往内蒙古牙克石玩滑雪,这些地方巧夺天工....的景物都会让今年冬季的出游格外精彩。
D. 虽然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种大爱,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今天的许多人似乎对他们的观点敬谢不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被日本审议官斋木昭隆紧急召见,就中国海监船编队4艘船7日进入钓鱼岛12海里海域巡航提出“严重抗议”。
B. 《南方都市报》“时局版”从今天开始推出“展望2013”系列专题报道,就改革的顶层设计、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的问题采访国内顶级专家学者。
C. 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组称,我国只要坚持内修外适、强身健体、“精气神”,预计到2049年,就一定能够全面超越美国。
D. 90后大学生虽然对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推出的“十二星座教学”表现出喜爱,但是任课教师对课程改革还是有不少的困惑。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①一阵晨风拂过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B. ④②①⑤⑥③C. ②⑥⑤①④③D. ③①⑤②⑥④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入一句话,使之观点鲜明,一语中的。
德国首相俾斯麦和清廷重臣李鸿章皆以强硬著称。
1896年6月李鸿章访问德国,会见已退休的俾斯麦。
一见面,俾斯麦对李鸿章说:“你是东方的‘俾斯麦’?”“______”李鸿章自信又坚定地回应。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
要求:①要点全面;②不超过50字。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7.请为下边的漫画拟一个标题,并说说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1)标题:______(2)反映: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6.0分)8.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墙那边是什么罗尼因误伤他人被判入狱5年,女友因此要跟他分手,罗尼想再见她一面,于是开始暗暗琢磨逃跑计划。
他用一张报纸作掩护,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用勺子将墙上的一块砖掏空了一半。
一天,狱警卡托在例行检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但没有揭穿此事,而是小声地对罗尼说:“你知道墙那边是什么吗?”罗尼战战兢兢地回答:“外……外面是自由……”卡托微微一笑:“傻瓜,那边是死刑室。
”很快,卡托给罗尼换了一间囚室,罗尼再也没有动过逃跑的念头。
5年后,罗尼出狱了,他开了一家小咖啡馆,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一天,罗尼在咖啡馆里忙活,一个穿着体面但神情沮丧的男子走了进来,要了一杯威士忌。
当罗尼把威士忌端给他的时候,突然惊呼起来:“卡托警官,是你吗?”那名男子愣了一下,显然他已经认不出罗尼了。
“我是罗尼啊!”罗尼兴奋地说,“谢谢你当年没有揭穿我挖砖的事,要不然我现在可能还在监狱里蹲着呢!”卡托喝了一口酒,慢慢地说:“是吗?祝贺你获得了新生!可是,因为那块砖,我却要进监狱了。
”罗尼大吃一惊,赶紧问:“怎么回事?”卡托面无表情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当年卡托给罗尼换了牢房,并没有将砖头补上。
后来他因为经济上的麻烦,每次新进去的犯人一动那块砖,他就暗示他们贿赂自己,不然就会背上越狱的罪名。
一次、两次、三次……“知道我今天为什么穿得这么体面吗?因为下午我就要上法庭了!”卡托一口喝尽杯中剩下的酒,叹息道:“一块砖头,两种命运。
这可真有意思,不是吗?”卡托向门外走去,一直在发愣的罗尼突然又问道:“那么,你能告诉我墙那边究竟是什么吗,卡托警官?”卡托奇怪地笑了笑:“这已经不重要了。
”(1)狱警卡托发现罗尼将墙上一块砖掏空一半的秘密后,为什么没有揭穿此事,而是小声地呵斥?这一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罗尼询问卡托为什么也要被投进监狱,“卡托面无表情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面无表情”一语刻画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卡托慨叹:“一块砖头,两种命运。
”请结合原文内容简析围绕“那块砖”发生了哪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4)小说的标题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回答“墙那边是什么”的深刻内涵是怎样的?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坐在黑暗中杰罗姆•魏德曼父亲有个怪习惯,他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黑暗里。
有时我回家很晚,家里一片漆黑,我蹑手蹑脚进屋,在漆黑一团里脱衣上床。
睡前我有上厨房喝一杯水的习惯。
我赤脚走路,没有弄出任何声音。
我进厨房的时候,差点给父亲绊了一跤。
父亲穿着睡衣睡裤,正坐在厨房里的椅子上抽烟斗。
“啊,是爸爸。
”我说。
“啊,是你。
”“爸,您为什么不上床?”“我就去。
”他说。
不过他还是坐在那儿。
我睡了一大觉醒来,发觉他还坐在那儿,吧嗒吧嗒抽烟斗。
①我在房间里读书,我听见母亲进屋就寝,听见弟弟上床,听见姐姐进来,卸妆梳洗,窸窸窣窣,她忙完后周围一片寂静。
一会儿,我听见母亲跟父亲说晚安。
我继续读书。
过了一会儿,我口渴了,去厨房喝水。
我差点儿又一次被父亲绊倒。
有好几次他都是这样地使我吃一惊,我忘了他会坐在那里。
“爸,你不睡觉在想些什么?”“没什么。
”他回答。
那么这是在干什么呢?我想象了所有可能情况。
我家不富,但父亲为钱而犯愁时,是不会不声不响的。
不可能是为了自己身体,因为若身体不好,他也不会沉默寡言的。
我们个个身强体壮。
那么会不会是想念他的兄弟,会不会想他的父母亲?不过他们全死了。
而且他也不会那样绞尽脑汁细想他们的。
我说的“绞尽脑汁细想”,那不是真的,他不会冥思苦索。
他看起来甚至从来不曾好好想过什么。
他看上去显得太平和了,唯其太平和以致他不大冥思苦想什么。
父亲的行为着实使我不安。
他为什么会坐在那里,与黑暗为伴呢?是不是他的脑子不如从前一样管用了?他看起来甚至并不比五年前更老。
每个人都注意到这一点,人们都说他保养得很好。
尽管如此他却在深更半夜独自坐在黑暗里,抽烟想心事,眼睛眨都不眨,盯视前方。
终于,我生气了。
“爸爸,出了什么事情?”“没事,儿子。
什么事情也没有。
”但是这次我决心打破砂锅问到底。
“那么为什么一直坐在这儿,冥思苦想到深更半夜?”“儿子,那是休息。
我喜欢。
”我无言以对。
明天他还会坐在那儿的。
我还会被困扰的。
“呵,爸,您想些什么呢?什么事情使您烦恼呢?您在想些什么?”“没什么事情使我烦恼。
我很好。
那真是休息。
就那么回事。
去睡觉吧,孩子。
”夜已深。
屋外街道阒寂无声,屋内一团漆黑。
我轻轻地上楼,楼梯吱吱发出声响。
我脱下衣服,然后又发现自己有点口渴。
我赤脚走到厨房间。
到之前我就知道父亲准在那儿。
我能看见父亲弓背坐在愈发漆黑的黑暗里的身影。
他坐在同一张椅子上,他的胳膊肘支在膝盖上,嘴里叼着熄火的旱烟管,眼睛一眨不眨直盯着前方。
他似乎不知道我在此。
他没有听见我进来。
我静倚门框,注视着他。
②万籁俱寂。
但深夜里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声息。
当我一动不动站着的时候,我开始留心谛听。
冰箱上的闹钟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夜空里间或传来一辆机动车穿街过巷的隆隆声;街上的废纸被微风吹起,窸窸声隐约可闻;人们窃窃私语之声如轻柔的呼吸,此起彼伏。
嗯--这一切让人产生一种愉悦奇妙而又特殊的感觉。
口渴使我从沉迷中醒来。
我轻松愉快地走进厨房。
“喂,爸爸。
”我说。
“啊,儿子。
”他说。
他的声调很低,声似梦中呢喃。
他并未移动身子,也未停止聚精会神地凝视。
我找不到水龙头。
窗外路灯的暗淡光影只是使屋里显得更暗。
我够着了屋中央的一条灯绳。
我拉亮了灯。
父亲身子一阵痉挛,仿佛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
“爸,出了什么事?”我问。
“没事,”他说,“我不喜欢光亮。
”我把灯关上了。
我慢慢地喝水。
我自己对自己说,我必须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为什么你不上床?为什么你这么晚了还坐在这?”“这样对我挺好,”他说,“我不习惯光亮。
我做小孩子那阵在欧洲,那时我们没有照明灯。
”我的心里跳了一下,我快活得连气都屏住了。
我想我明白了。
我想起了父亲少年时代在奥地利的故事。
我看见房梁很宽的那种小吃店,我祖父待在栅栏后面。
天已晚,顾客散尽,而父亲也打起了盹。
我看见那张烧着煤块的睡炕,火苗呼呼窜动着。
那间屋子已很暗,且变得愈来愈暗。
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儿蹲伏在一堆放在一个大壁炉旁边的嫩树枝上,他被照亮了,眼睛一眨不眨地呆望着炉里的灰烬。
那个男孩儿就是我的父亲。
我想起了我静静地立在门边注视着父亲时所感受的那些愉快时刻。
“爸,您的意思是说这没什么不好?您坐在黑暗里只是因为您喜欢吗?”我发现,我要压抑声调中不断增加的快乐似乎挺难。
“当然是呵,我不能在灯光底下想事。
”父亲说。
我放下了玻璃杯,转身回房间时对父亲说:“晚安,爸爸。
”“晚安!”父亲回应。
不多久我又回来了。
“爸爸,您想些什么呢?”我又问。
他的声调似从远方传来。
声音很轻,且是老调重复。
“没什么,”他说得很柔和,“没什么要紧事。
”(选自《外国超级短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版,朱佳良译。
有删改)(1)根据小说内容,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
(2)请对小说画线①处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3)请从句式、用词两方面对②处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