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蚌埠二中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科学素养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1年蚌埠二中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科学素养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1年蚌埠二中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科学素养物理试题及答案◆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卷中g 均取10N/kg 。

一.选择题(本项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我市胜利路高架桥通车后给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两侧居民带来了噪声影响,有人建议相关部门考虑在道路旁安装如图所示的隔声板,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与下列相同的是A .摩托车上的消声器B .车辆进入闹市区禁止鸣笛C .高速公路两旁种植树木D .工厂里操作机器的工人带上耳罩2.1961年4月12日,空军少校加加林乘坐的飞船搭乘火箭起飞,绕地飞行一圈后重返大气层,安全降落到地面,铸就了人类进入太空的丰碑。

下列关于这次飞行的说法正确的是A .飞船搭乘火箭上升时,飞船相对火箭是静止的B .飞船绕地飞行时受力平衡C .飞船绕地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D .飞船在绕地飞行时的运动状态不变 3.如图,物体甲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B ,再从B 点沿直线运动到C ,物体乙沿直线直接从A 点运动到C 。

如果有方向的线段AB 可以表示从A 到B 过程中物体位置的变化,则从A 到C 的运动过程中,甲、乙的A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B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C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D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4.如图所示,某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较小时推不动,当增大推力时木箱开始运动,停止用力,木箱又会停下来,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这一现象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 .停止用力,木箱会停下来,是因为木箱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 .推力较小没推动木箱时,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D .木箱运动后停止用力,木箱不会立即停下 5.质量一定的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则冰在熔化过程中A .放出热量,内能减小B .吸收热量,内能增大C .因为温度为0℃,所以没有内能D .因为温度为0℃,所以内能不变O第1题图ACB第3题图第4题图第10题图b6.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危机引起世界对安全利用核能的关注。

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裂变才能释放出核能B .裂变和聚变都能释放出核能C .核能和电能都是二次能源D .核能和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7.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都是膨胀的。

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 和宇宙年龄t 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 为直线,BC 为向上弯曲的曲线,则A .AB 和BC 均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 B .AB 和BC 均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C .AB 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 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D .AB 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 说明宇宙在减速膨胀 8.如图所示,物块A 、B 叠放在固定的斜面C 上,若A 、B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A 、B 保持相对静止),设A 、B 间的摩擦力为F 1,BC 间的摩擦力为F 2,则A .F 1≠0,F 2=0B .F 1≠0,F 2≠0C .F 1=0,F 2=0D .F 1=0,F 2≠0 9.如图所示,AB 为一轻质杠杆,O 为支点,BO =2AO ,AB 两端分别悬挂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某液体中,液体的密度小于铜和铁的密度,则A .杠杆仍能保持平衡B .铜球一端下降C .铁球一端下降D .液体密度未知,故无法判断哪端下降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和R 2为定值电阻,L 1和L 2为小灯泡。

闭合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 向b 端滑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是A .L 1变亮,L 2变暗B .L 1变暗,L 2变亮C .L 1变亮,L 2变亮D .L 1变暗,L 2变暗11.法国和德国科学家费尔和格林贝尔由于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研究发现磁敏电阻(GMR )的阻值随所处空间磁场的增强而增大。

图示电路中,GMR 为一个磁敏电阻,闭合开关S 1和S 2,滑片P 向左滑动时A .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指示灯的亮度变暗B .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指示灯的亮度变亮C .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指示灯的亮度变暗D .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指示灯的亮度变亮RtAB C第7题图A BC 第8题图第11题图BA第9题图铜球12.某小组根据实验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此图给出的信息,以下有关小灯泡功率P 的图像正确的是二.填空题(本项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3.小明在参加“鸡蛋撞地球”比赛时,设计的作品重为G ,该作品在竖直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

若该作品在落地前已经匀速下落,则作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

14.如图,一个用细线悬挂的小球从A 点开始摆动,记住它向右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然后用一把直尺在P 点挡住摆线,小球能继续向上达到相同的高度,原因是 。

1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U ,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

现用一只电压表进行检测,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和3根导线。

若只有一处存在故障,开关闭合时,测得5、6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U ,则故障为 。

16.如图所示,重为500N 的某人站在重为350N 的木板上,木板成水平状态,整个装置在空中保持静止,每个滑轮自重为50N ,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人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N 。

17.如图,xOy 平面内有一以原点O 为圆心的圆,动点P 在圆周上沿顺时针方向做速度大小始终为v 的圆周运动,另一动点Q 沿x 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A 、B 为圆与x 轴的交点,某时刻P 、Q 在A 点相遇,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在B 点相遇,则Q 的速度大小为 。

第16题图1 2 5 3 6 4 第15题图 第12题图OxyAB第17题图POU 2 A B C DPOI 2 PU 2 O PI 2O 第14题图 A P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项共3小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9分,第20小题9分,共24分。

) 18. 当两个力F 1和F 2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F 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时,F 叫做F 1和F 2的合力,F 1和F 2叫做F 的两个分力。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验时,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用细线固定在弹簧秤的挂钩上。

第一次用两根弹簧秤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同时拉(为方便观察,图中直线稍错开),将弹簧由A 拉伸到B 位置(如图a ),弹簧秤示数分别为3N 和1N ;第二次只用一根弹簧秤也将弹簧由A 拉伸到B 位置(如图b ),这样做是为了 ,若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4N ,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19.如图,凸透镜L 的焦距为f ,F 为焦点,在离透镜1.5f 处垂直主光轴放置一平面镜M ,左侧焦点F 的正上方有一点光源S ,试通过作图确定在凸透镜右侧所成像点的位置,要求作出两条光路。

20.图示电路中,E 为电源,R 1为滑动变阻器,R 2为电阻箱,电流表A 的量程为0.1mA ,内阻约为100Ω。

用此电路,经以下步骤可近似测得A 的内阻R A :① 闭合S 1,断开S 2,调节R 1,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 0;② 保持R 1不变,闭合S 2,调节R 2,使电流表读数等于2I ,读出R 2的值,等于R A 的大小。

试分析:(1)R 2与R A 相等的原因是: 。

(2)该实验测量出的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 (填“大”或“小”)。

(3)要减小由于设计方案带来的测量误差,R 1与R A 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OA B F 2=3NF 1=1N F =4N第18题图A ES 21R 21第20题图FFOMSL2f2f第19题图四.计算题(本项共3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共38分。

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 21.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 与压力N F 成正比,即N F μf =,其中比例系数μ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如图所示,AB 与BC 是粗糙程度不同的两段水平路面,AB 段长2000m ,05.0=AB μ,BC 段长3000m ,1.0=BC μ。

汽车由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速度保持20m/s 不变,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500kg 。

(1)汽车在AB 和BC 段发动机的功率分别为多大?(2)若汽车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汽油的热值为J/kg 10×6.4=7q ,已知汽车的效率为25%,求汽车由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消耗汽油的质量。

22.图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为U ,r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U 1=105V 时,电流表示数I 1=1A ,当电压表示数U 2=100V 时,电流表示数I 2=2A 。

(1)求电源的电压U 和电阻r 的阻值。

(2)利用该电源给电阻R 1=180Ω的电水壶供电,经过9分钟可以使250g 的水温度从30℃升高到60℃。

若利用该电源给电阻R 2=360Ω的电水壶供电,要使同样多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应该加热多长时间?设两次加热时水每秒钟散失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 g ·℃)。

23.声源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频率即为每秒钟发出声波的数目,声源每秒钟发出的波数不同,发出声音的频率就不同。

对观察者而言,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即为每秒钟接收到的声波数目,例如我们听到频率为50Hz 的声音,每秒钟接收到的声波数即为50。

当声源靠近或远离观察者时,人耳听到的频率不再等于声源发出的频率,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经验:高速驶来的火车“呼啸而来,扬长而去”。

试定性分析当火车靠近我们时,我们听到的鸣笛声与火车发出的声音频率相比有何不同? (2)观察者静止在路旁,一列动车以速度v 向观察者驶来,动车发出的鸣笛声频率为f 0,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为f ,声音的速度为u ,试推导f 与f 0的关系。

(3)利用多普勒效应可以测定动车的速度。

观察者坐在速度为80km/h 的普通列车上,从对面开来一列动车,迎面时听到动车鸣笛声的频率为f 1,动车向后奔驰而去时听到的频率为f 2 ,若B 第21题图f 1∶f 2=2∶1,声音的速度为1200km/h ,求动车的速度大小。

2011年蚌埠二中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科学素养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项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本项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3.kG。

14.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5.开关断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