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DPSK实验

2DPSK实验


二、实验内容:
(1). 在 “数据入” 端分别加入三种规则基带信号(1、 0、1:1 码)时,用示波器观察调制器及解调器各测试点上 的波形; (2). 在“数据入”端加伪随机码(63位m序列)时,用
示波器观察观察调制器及解调器各测试点上的波形和基带
信号眼图--理想信道下的眼图。 (3). 在“数据入”端加入噪声时,观察不同信噪比下
2DPSK系统性实验
韩宝彬
2DPSK和2PSK
• 2PSK存在的问题
– 绝对相位表示0,1,在相干解调时存在相位模糊,即“ 倒Π ”
• 2DPSK
– 首先查分编码,然后仍用绝对相位表示编码后的0、1 ,从而解决了相位模糊现象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二相移相键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与 及其电路组成。 学会利用示波器观察系统各单元电路的工作过 程、学会利用示波器检查系统的方法。 学会利用示波器观察基带信号眼图的方法,熟 悉2DPSK的抗干扰性能。 学会利用数字示波器观察基带信号频谱、已调 信号频谱、分析传输频带的测量方法。
1K 2× 1K 1K 1K 2× 0。1μF 载波 差分码 8 10 1 4 2 MC1496 6 14 5 6K8 -12V 0.1μF 2DPSK信 号输出 3 12 3K 9 3K9 +12V
1K
2× 10K
1K
3 0.1μF
7908 2
1
(3).解调方案 相干解调器的原理方框图如图所示。它是由带 通滤波器﹑相乘器﹑低通滤波器﹑抽样判决和差分 解码等电路组成。
2PSK/2DPSK实验箱
示波器
接收端低通滤 波器输出信号 发定时脉冲 CH1 EXT
图4
观察眼图(不加噪声)的连接图
理想情况下的眼图照
5. 调整“噪声信号产生器”输出的幅度 大小,用示波器观察其眼图张开度的变化。 其方法是:示波器 y 轴仍接“基带信号”, “恢复定时出” 接示波器 x 轴(触发源选外触 发)屏幕上即可观测到加噪情况下的基带信号 眼图。要注意的是,此时的“眼图”应与无 噪时的眼图相比较。
63位伪码的频谱结构照
已调信号的频谱照
调制信号为1:1码型时已调信号的频谱照
实验任务书
数据输入为1:1码时,观察差分编码器输出、
带通滤波器输出、解调端低通滤波器输出及解调输
出波形;观察差分编码器输出和带通滤波器输出端
的频谱。
数据输入为63位伪随机码且噪声最小时,观察
解调端低通滤波器输出的眼图;增加噪声幅度,观
察眼图的变化;观察差分编码器输出端与带通滤波
器输出端的频谱,测出频带宽度。
基带信号的眼图和测量系统的误码率;
(4).在“数据入”端加入63位伪随机码时观察调制信 号、已调信号的频谱结构。
三、实验方案
(1)实验箱调制端的原理框图
信码 产生
19.2kHz
数字基带信号
差分 编码
K
调相器
2PSK/2DPSK
分频器
分频器
76.8kHz
76.8kHz
晶振
11. 0592MHz
(2). 平衡调制器实现2DPSK的实验方案
注意:观测差分编码前后的波形变化;“差
分信号”与“调相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调相 信号”和“带通滤波器输出”的波形; “数据入” 与“数据输出”的波形,从而加深对系统工作原理 与工作过程的理解。
五、使用仪器介绍:
差分编码器输入输出波形
2DPSK相对调相波形
4. 示波器和实验系统的连接方法如图4所示, 即将接收端“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接示波器y 通道,“恢复定时输出”接示波器外触发端,并 将示波器扫描触发开关置外(EXT)位置。再将实 验箱上的信号选为63位伪码,此时在示波器荧 光屏上可观测到无噪情况下的基带信号“眼 图”。
解调输出
相加器
2PSK/2DPSK
带通 滤波器

相乘
低通 滤波器
抽样 判决
差分 译码
解调输出
噪声
恢复载波
19.2kHz
(4)实验使用仪器与实验系统的连接图
(5) . 2DPSK实验系统的面板图
图3 实验系统的面板图
四、 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
1. 检查电源电压:在实验系统未加前,先打开稳
压电源开关,将电源电压分别调到+12V和-12V,并
关闭电源。
2. 正确连接电源:将电源、示波器和实验装置
三者的地线可靠的接在一起, +12V和-12V分别接 到与实验装置相对应的接线柱上。打开稳压电源、 示波器的电源开关。
3. 使实验箱上的信号源依次输出“1”,全“0” 和“1:1”码,然后连接导线,用双踪示波器两两对 应地观测2PSK和2DPSK调制方式下,各观测点波 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