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本2005级大专班行政管理专业陈智伟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一单元一、简答题1、简述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的基本含义。
答:其一是针对其他政治党派而言的,它意味着决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的存在。
其二是针对其他政权机构而言的,它意味着所有其他政权机关,包括政府、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式的会议)、法院和检察院,以及所有武装力量,包括正规军、地方部队、武装警察和民兵,都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简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答: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就是允许业与产生的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存在下去,允许民主党派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自己的成员,扩大自己的组织,政府保护它们的合法活动。
“互相监督”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监督各民主党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遵循宪法和法律的同时,也愿意接受各民主党派对自己的监督。
“肝胆相照”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交往坦诚相见,不稳瞒各自的观点。
“荣辱与共”就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双方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论述题试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答:其一,一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领导力量。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一党领导,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的特征之一。
宪法和法律规定,中国共产党不与其他任何政治力量分享政治领导权,其他政党和政治力量只有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参政议政。
此外,中国共产党在全部国家权力机关中处于领导地位,立法、行政、司法权力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和全部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
其二、议行合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法定的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人民代表大会不仅独享国家的立法权,而且也享有极大的行政权和监督权,它是一个议行合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其三、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二位一体的自治制度。
中国目前主要在两个领域推行自治,即民族区域和基层社区。
相应地,中国目前的自治制度包括两个基本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和城乡居民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城乡居民自治,目前主要是农村地区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地区的居民自治制度。
将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相结合,不仅是中国自治制度的特点,也是整个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
其四、独特的单一制国家结构。
即国家只拥有一个主权机关,中央政府是唯一的国际法主体,国家拥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最高国家权力有中央政府掌控,全部国家政治生活实行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然而,自从香港和澳门回归后,中国开始推行特别行政区制度,中央政府允许香港和澳门保留原来的社会政治制度,享有独立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关税权等。
从而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单一制。
其五、一国两制。
为了顺利实现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和国家的统一,考虑到大陆与港澳台长期实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补贴社会制度的实际情况,中国推行“一国两制”,即允许台湾、香港、澳门在回归祖国后保留其与大陆的社会的社会主义制度截然不同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
这种“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治模式和制度安排,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种味道创造,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
第二单元一、简答题1、简述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答: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简述民主党派参政的原则。
答: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性质、地位,决定了它们在参政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维护共产党的领导,以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为出发点和归宿。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3)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
(4)切实遵循我国政治体系的政治规则。
二、论述题试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主要功能。
答:1、政治稳定功能。
在我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一党执政,能够发挥共产党员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多党合作、多党参政,可以在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增加民众利益表达渠道,有助于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化解利益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党专政体制下因排斥其他党派的存在而容易诱发社会的不满情绪。
2、社会整合功能。
在我国党政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内集中了大量的民族优秀分子,组织的十分严密和广泛,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具备很强的领导能力、社会动员力和号召力;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特点。
执政党与参政党亲密合作,在共同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有助于各阶层、各领域群众的要求和愿望经常地、畅通地反映出来,体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中,进而把社会方方面面的政治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
3、政治参与功能。
政治参与是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政治活动,并试图影响国家决策的行为。
政党制度是现代社会实现民众参与的有效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为社会政治参与提供制度化的组织、程序和途径,在我国政治体系形成了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的又一重要的民意吸纳、提取机制和和政治参与机制,把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拆求及时纳入到政治体系之内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推动着我国政治民主化、政治社会进程。
4、民主监督功能。
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民主党派成员以参政党的身份参与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机关和司法机关,就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产生进行协商,就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和实施情况以及中共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履行职责、遵守法规等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或批评,这实际上就是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一种监督,是一种同共产党内部监督相区别的党际监督、异体监督。
第三单元一、简述题1、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决定着我国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形式: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为同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法理上具有全权性。
第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法理上具有至上性,高于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
2、人民政协的监督具有哪特点?答:人民政协的监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由于人民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这使得它向国家行政机关提出的批评和建议充及它所实施的民主监督,能够充分代表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意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次,人民政协的政协委员们是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民主观念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他们在进行民主监督和提出批语建议时,能够坚持原则,直言不讳;最后,人民政协委员们绝大多数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对国家政权的各级组织和运用情况比较熟悉,对各方面工作比较了解,他们提出的批评往往较为中肯,建议比较合理。
使这种民主监督有相当的价值。
二、论述题试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答: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其主要特点是:1、这一制度充分贯彻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体现了最广泛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能够便利人民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能够便利人民参加国家的管理,便于人民经常的经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的管理。
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从而得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人创造性。
根据法律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除规定的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民有权选出自己的代表,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去行使国家权力,参加国家管理。
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我国的各政党、阶级、阶层、地区、民族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人民基础,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运行,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二,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三,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内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性和主动性的原则。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因而能够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使其他国家机关按照各自的职权开展工作。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一院制。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我国国情出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一院院制,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各级国家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党对国家事务实行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重要特点。
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党首先提出建议,再由人民代表大会或它的常委会讨论决定。
二是党培养和选拔优秀干部到国家机关去工作,这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
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大优势。
第四单元一、简答题1、行政机构设臵的原则有哪些?答:(1)适应性原则;(2)协调性原则;(3)精干高效原则;(4)完整统一的原则;(5)法制化原则;(6)权责相称原则。
2、简述当代中国行政制度的特点。
答:当代中国行政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属于中央高度集权型的行政体制。
(2)纵向上三种行政模式并存。
(3)党政一体化的行政体制。
(4)地主政府的身份独特。
二、论述题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今后行政改革的目标与措施。
答:1、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行政的规范化。
首先,改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单一的行政指令式的管理为法律、经济、政治与行政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管理。
其次,在实现结构和职能配臵合理化以及管理方式多样化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监督、服务等各项职能。
2、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实现纵向行政权力结构的合理化。
今后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着两个基本的前提性问题:一是政企关系问题。
二是党政关系问题。
3、规范行政行为,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今后深化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立法,建立健全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和工作规则,实现行政组织设臵的法制化、行政权力配臵和划分的法制化,从而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政府与社会各基层单位之间的关系,逐步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