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力培养案例

领导力培养案例

很有意思的管理故事:仇人与恩人你喜欢逞强斗狠吗?你总是心有不平吗?你要知道,许多怨仇、不平,其实问题都出在你自己。

你更要知道,这世间最好的“报复”,就是运用那股不平之气,使自己迈向成功,对待你当年的敌人,且把敌人变成朋友。

本文将为你讲述一个真实的管理故事。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某电视公司请我去主持个特别节目,那节目的导播看我文章不错,又要我兼编剧。

可是当节目做完,领酬劳的时候,导播不但不给我编剧费,还扣我一半的主持费。

他把收据交给我说:“你签收一千六,但我只能给你八百,因为节目透支了。

”我当时没吭声,照签了,心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后来那导播又找我,我还【照样】帮他做了几次。

最后一次,他没扣我钱,变得对我很客气,因为那时我被电视公司的新闻部看上,一下子成为了电视记者兼新闻主播。

我们后来常在公司遇到,他每次笑得都有点尴尬。

我曾经想去告他一状,可是正如高中那位同学所说,没有他我能有今天吗?如果我当初不忍下一口气,又能继续获得主持的机会吗?机会是他给的,他是我的贵人,他已经知错,我何必去报复呢?后来我到了美国留学。

有一天,一位已经就业的同学对我抱怨他的美国老板【吃】他,不但给他很少的薪水,而且故意拖延他的绿卡(美国居留权)申请。

我当时对他说:“这么坏的老板,不做也罢。

但你岂能白干了这么久,总要多学一点,再跳槽,所以你要偷偷学。

”他听了我的话,不但每天加班,留下来背那些商业文书的写法。

甚至连怎么修理影印机,都跟在工人旁边记笔记,以便有一天自己出去创业,能够省点修理费。

隔了半年,我问他是不是打算跳槽了?他居然一笑:“不用!我的老板现在对我刮目相看,又升官,又加薪,而且绿卡也马上下来了,老板还问我为什么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变得那么积极呢?”他作了“报复”,只是换了一种方法,而且他自我检讨,当年其实是他自己不努力。

大概前五年吧!我遇到个有意思的事。

一位老友突然猛学算命,由生辰八字、紫薇斗数、姓名学到占星术,没一样不研究。

他学算命,当然不是觉得算命灵验,而是想证明算命是骗人的东西。

原因是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师为他算命,算他活不到四十七,他发誓,非打烂那大师的招牌不可。

你猜怎样?他愈学愈怕,因为他发现自己算自己,也确实活不长。

这时候,他改了,他跑去做慈善,说:“反正活不久了,好好运用剩下的岁月,做点有意义的事。

”他很积极地投入,人人都说他变了,由一个焦躁势利的小人,变成敦厚慈爱的君子。

不知不觉,他过了四十七、过了四十八,而今已经五十三,红光满面、生气勃勃,比谁都活利健康。

“你可以去砸那大师的招牌了!”我有一天开他玩笑。

他眼一亮,回问我:“为什么?”又笑笑:“要不是那人警告我,照我以前的个性,确实四十七岁非犯心脏病不可,他没有不准啊!”各位年轻朋友!你喜欢逞强斗狠吗?你总是心有不平吗?你有【此仇不报非君子】的愤恨吗?一点心得你要知道,【敌人、仇人】…都可以【激发】你的【潜能】,成为你的【贵人】。

你也要知道,许多怨仇、不平,其实问题都出在你自己。

你更要知道,这世间最好的“报复”,就是运用那股不平之气,使自己迈向成功,以那成功和成功之后的胸怀,对待你当年的敌人,且把敌人变成朋友。

当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双赢,能成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

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吗?企业经营:犹太商人的经营智慧犹太商人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犹太式的企业经营管理是千年不衰的智慧与实践。

可如果你去分析那些各自不同的“传奇成就”背后,你就会看到,是警觉与奋进成就了他们独树一帜的管理风格。

本文将问你详解犹太商人的经营智慧。

首先的这个比较著名,流传得很广:一个犹太商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贷款部经理问:“请问先生有什么事吗?”犹太商人答:“我想借些钱。

”“好啊,你要借多少?”“1美元。

”“只需要1美元?”“不错,只借1美元。

可以吗?”“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

”犹太商人掏出50万美元的国债、股票等,作为担保,而接过1美元,年息为6%。

银行老板们怎么也不明白,犹太商人为什么有50万美元还要借1美元的事实。

那个犹太商人说:“请不要为我操心。

我来贵行之前,问过好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贵。

所以嘛,我就准备在贵行寄存这些股票。

租金实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须花6美分。

”这则笑话说明:犹太商人的这样的精明是一般人所学不到的,因为它不仅是盘算上的精明,而更重要的是思路上的精明。

犹太人在从事商业伊始就会有目标地去建立一个“商业帝国”。

犹太人对“商业帝国”管理架构的铺设是无以伦比的,这种架构能使其抵抗来自于政治、经济、法律甚至自然灾害的种种风险,被戏称为“抗8级地震”的管理模式。

很多年以前,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惟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三。

”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

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

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应该说成是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2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

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哂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这时他已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

然而,真正使他扬名的,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

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

正在法国旅行的他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未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了字。

纽约许多运输公司对他的这一愚蠢举动暗自发笑,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

就在一些人要看这个犹太人的笑话时,他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

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块和木头加工底座;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

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来的灰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现金,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生在犹太家庭里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要求他们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富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孩子们少不更事,天真无知,自然会想到钱这个好东西,因为没有钱哪能有吃的穿的玩的?也有孩子说要带着钻石或者其他珍宝出逃,有了它,还愁缺啥?可这些显然不是母亲们所要的答案。

她们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

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在聪颖、精明的犹太人眼里,任何东西都有价的,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无价的财富。

李嘉诚:成为华人首富的秘密企业家究竟该如何利用资产运作管理自己所拥有的企业和财富呢?为此,我们挑选了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华人首富李嘉诚,究竟他是怎样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华人首富呢?秘密有两个:资本杠杆的运用和资产配置。

每个企业家都在用自己毕生的精力积累更多的财富。

但纵观众多企业家的发展历程可以了解到,财富的积累不仅依靠企业自身的业务运作,对资产的投资运作也是财富管理的重要措施。

企业家究竟该如何利用资产运作管理自己所拥有的企业和财富呢?为此,我们挑选了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李嘉诚,究竟他是怎样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华人首富呢?秘密有两个:资本杠杆的运用和资产配置。

资本杠杆李嘉诚对资本杠杆的首次运用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

1972年,李嘉诚的长江地产上市了。

他在上市前有一个动作,将长江地产改名为长江实业。

为什么要改这个名字呢?当然最主要的是战略转型,但还有一个很现实的目的提高发行市盈率。

地产企业是周期性行业,平均市盈率偏低,在全球都是如此,仅此改名,就可以让发行市盈率提升好些百分点。

融资后,他并没有轻易扩张,更没有奢侈斗富,而是韬光养晦,他在等待什么呢?他在等待在滞胀时期寻找低价优质资产的机会!李嘉诚于1974年买入希尔顿旗下的永高酒店;1978年长江实业蛇吞象,借贷买入了资产数倍于他的和记黄埔,一战成名,奠定了家族的基石。

李嘉诚的买入时机都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节奏把握得极好。

李嘉诚不仅精于实业经营,更善于资本运作。

据港媒2010年12月22日报道,长和系主席李嘉诚将筹备分拆旗下内地出租物业,于2011年上半年以人民币计价的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方式香港上市。

李嘉诚2011年1月7日表示,分拆内地商业物业,在港以人民币计价方式上市的REITs计划进展良好,预示着该计划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

该信托基金拟初步筹资约100亿元人民币,市值最多330亿元人民币。

此次REITs上市筹备方案是在两次成功打包香港物业REITs上市之后,李嘉诚打造的又一杰作。

资产配置如果说上面的例证还只是证明李嘉诚投资节奏把握得很好,是一个低买高卖(低迷买入、高价增发上市)的高手。

那真正促使他保值增值的就是资产配置了。

长江实业并购和记黄埔之后,不断地进行战略调整,以平滑现金流,抵抗产业周期风险。

以1998到2001年为例,和记黄埔下属有七大行业。

如果仅仅观察单个行业的盈利增长率,七大行业的最低增长率是-50%(1998年的零售生产),最高成长率是200%(2000年能源行业)。

不难发现,和记黄埔的七大行业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

比如1998年零售差,基建和电讯业务好;1999年物业和财务投资差,但是零售却很好;2000年零售、物业和基建都差,但是能源好;2001年零售和能源比较差,但是其他五个行业都很好。

和记黄埔、长江实业不同业务有着不同的回报期,确保每段时间都有足够的现金流,以资助回报期长的业务的资本投入。

从对比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与恒生指数的走势来看,李嘉诚的多元化风险分散策略几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从1980年至今,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与恒生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相关度分别高达96.4%和84.89%。

这说明李嘉诚产业的分散效果几乎达到了整个市场的分散程度。

想要做一个经济市场上姿态优雅的舞者,必须将资本杠杆和资产配置相互配合,在分散企业相关风险的同时,加快了家族企业财富积累的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