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目录 (1)1. 工程概况 (4)2. 编制依据 (12)3.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管理 (12)3.1施工组织机构 (12)3.2施工管理 (13)3.2.1 管理措施 (13)3.2.2 施工过程中人员职责与组织管理 (13)4.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及工期 (14)5. 模板支架施工技术措施 (14)5.1纵向施工缝的设置 (14)5.2模板支撑体系施工 (15)5.3模板施工 (19)5.4立柱模板施工 (19)5.5标准段结构施工步骤及模架搭设方法 (20)5.5.1 底板施工 (20)5.5.2 站台层侧墙及立柱施工 (21)5.5.3中板施工 (21)5.5.4 站厅层侧墙及立柱施工 (22)5.6端头井结构施工脚手架搭设方法 (23)5.7支模架垂直运输措施 (24)5.8施工照明及人员上下通道措施 (25)5.8.1 施工照明措施 (25)5.8.2 人员上下通道的设置 (26)5.9预留洞临边防护措施 (26)5.10作业操作平台的设置 (26)5.11支架模板的拆除 (27)6. 碗扣式与钢管扣件式组合模板支架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 (28)6.1材料要求 (28)6.1.1 钢管 (28)6.1.2 扣件 (28)6.1.3 其他 (28)6.2构造要求 (29)6.2.1 立杆构造要求 (29)6.2.2 剪刀撑 (29)6.2.3 其他 (30)6.3施工检查 (30)6.3.1 钢管、扣件管理 (30)6.3.2 搭设 (30)6.3.3 验收 (31)6.3.5 支模架预压 (32)7.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5)7.1安全生产体系及安全生产责任制 (35)7.1.1 建立完善安全体系 (35)7.1.2 建立健全自检制度 (35)7.1.3 明确安全体系要素职责分配 (35)7.1.4 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 (35)7.1.5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36)7.1.6 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36)7.2模架施工注意事项 (36)8. 模板支架检算资料 (37)8.1墙板模板验算 (37)8.1.1 荷载设计值 (37)8.1.2模板验算(1500mm×300mm×55mm钢模板) (38)8.1.3 竖肋 (38)8.1.4 横带(48mm×3.5mm的钢管两根) (39)8.2顶板模板验算 (40)8.2.1 荷载 (40)8.2.2 模板验算(胶合板δ=16mm) (40)8.2.3 横肋 (41)8.3梁底模板验算 (42)8.3.1 荷载 (43)8.3.2 模板验算(胶合板δ=16mm) (43)8.3.3 横带 (44)8.3.4 纵带 (44)8.4支架验算 (45)8.4.1 顶板模板支架检算 (45)8.4.2 顶板梁支架检算 (46)8.4.3 侧墙脚手架验算 (47)附件1 主体结构施工进度横道图 (47)附件2 大样图 (49)1. 工程概况车站位于庆春东路、钱江路十字路口西南侧,沿庆春东路布置在道路下方,紧靠庆春过江隧道。
车站总长385.1m,最大净宽47.3m,共设6个出入口,3组风亭,均设置在周边地块的绿化带上,对地块的居住、商业建筑没有影响,其中3号出入口预留与新城地下空间接驳的通道。
4、5号通道下穿过江隧道,与其它出入口形成庆春东路过街系统,方便行人过街。
车站主体标准段距过江隧道4.80m,端头井处距过江隧道2.65m。
具体见钱江路站平面位置图1-1-1。
车站范围及附近地下管线众多,走向主要顺庆春东路、钱江路。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车站西北端庆春东路下一条东西走向直径500mm的污水管,埋深约6.19m,以及一条南北走向的直径600mm的雨水支管,埋深约 3.34m。
车站东南端4号线起始里程SDK18+000.218附近有根管顶埋深1.4m,直径Φ1200的压力给水管。
另外,据现有电力资料显示,车站东南端沿钱江路方向有5条110kv和220kv的电力管沟横穿主体,埋深1.8-2m。
车站范围内管线较多且复杂,施工中需采取统筹、合理措施进行迁改。
一、编制依据6图1-1-1 钱江路站平面位置示意图车站主体为地下二层双岛四线同台换乘式车站,车站总长385.1m,最大净宽47.3m,顶板覆土2.4m,底板埋深16.31m(中心里程)。
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五柱六跨闭合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因采用全包防水方案,车站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组成复合双墙的结构型式。
车站主体平面图,剖面图见图1-1-2、图1-1-3车站主体、出入口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布置区段的防水等级为一级,车站的风道、风井防水等级为二级。
场地内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一级。
车站主体结构标准段横剖面见图1-1-5,车站主体结构端头井段横剖面见图1-1-4图1-1-4 钱江路站主体结构端头井横断面图图1-1-2 钱江路站主体结构平面图9图1-1-3 钱江路站主体结构剖面图10图1-1-5 钱江路站主体结构标准横断面图车站主要受力体系由侧墙、立柱、梁和板组成,主要结构尺寸及受力情况如表一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尺寸及受力表12. 编制依据(1)、《杭州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钱江路站站主体内部结构图》(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50214-2001)(3)、借鉴类似工程杭州地铁艮山门、彭埠车站的施工经验。
3.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管理3.1 施工组织机构经理部设经理何秀永抓全盘工作,副经理李昌健、董兆基抓施工生产和安全文明施工,总工程师李剑彤抓施工技术,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设备物资部、计划合同部、财务会计部、环境保护部、综合办公室、工地标养室、医务室。
现场施工负责徐远负责现场施工,张炳炉负责质量控制。
管理层下设土石方作业队、结构作业队、连续墙作业队、桩基作业队、防水作业队、降水作业队、地面运输作业队及机修作业队共8个作业队组成。
施工组织机构图见图3.1-1。
图3.1-1 施工组织机构图3.2 施工管理3.2.1 管理措施实施项目法进行施工管理,从技术、计划、合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成本和信息管理上严格按照建立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3.2.2 施工过程中人员职责与组织管理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要求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加强组织管理及做好工序技术衔接,施工过程中在落实部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行政领导和主要管理人员工地值班制度和工序技术负责制度。
施工过程中,各工序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工序的技术指导、技术监督,并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反馈信息。
质量监察工程师根据质量总目标,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使工程能按合同、设计、规范要求施工;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评定。
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安全检查、安全培训教育、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工作。
物资设备部门负责人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合理组织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和保管;负责各种原材料、机具、设备的合理调配,对工程所用的材料、机电设备的质量和管理负责。
4.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及工期①车站主体结构随基坑开挖顺序,开挖一段施工一段,采取分段平行流水作业方法,共分为17段,计划投入三套模型、支架。
②东端头井计划于2010年1月25日开始施工,2010年5月13日施工完,共计129天;西端头井计划于2010年3月16日开始施工,2010年6月8日施工完,共计85天;标4段至标12段计划于2010年7月8日开始施工,2010年12月19日施工完,共计178天;标1段至标3段计划于2011年6月22日开始施工,2011年10月8日施工完,共计109天;后附施工进度横道图。
5. 模板支架施工技术措施5.1 纵向施工缝的设置车站主体结构分五层浇注。
第一层浇注底板及底板加腋以上20cm;第二层浇筑站台层侧墙至中板加腋以下20cm、站台层立柱浇筑至中板纵梁底标高;第三层浇注站台层剩余侧墙、中板及中板以上20cm侧墙;第四层浇注站厅层侧墙至顶板加腋以下20cm、站厅层立柱浇筑至顶板纵梁底标高;第五层浇注站厅层剩余侧墙和顶板。
纵向施工缝设置见图5.1-1。
图5.1-1 钱江路站结构纵向施工缝示意图5.2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模板支撑采用碗口式与钢管扣件式相结合的脚手架。
杆件基本搭设间距为:支架立杆纵向间距为900mm,横向间距600mm,水平步距为600mm。
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设置1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于4米的支架,其两端及中间每隔4排立杆设置1道横向剪刀撑。
见图5.2-1,图5.2-2,图5.2-3。
模板支架搭设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进行。
立杆脚部设置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字扣件固定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字扣件固定在紧靠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立杆下面放置垫块,以防止下部混凝土被破坏。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处,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图5.2-1 模板支撑体系平面图图5.2-2 模板支撑体系横剖面图图5.2-3 模板支撑体系纵剖面图纵向水平杆应设于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且不小于6m,且其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纵向水平杆作为横向水平杆支座,用+字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支架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字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连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十字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支架外侧立面及纵向每排支架外侧在整个长度和高度上应连续设置剪刀撑。
每道剪刀撑应连接不少于五根立杆,与地面成45°- 60°夹角,剪刀撑采用搭接方式连接,且搭接长度不少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与主搭接杆端距离不少于100mm。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必要的支模架进行监测。
5.3 模板施工结构立柱、结构侧墙采用钢模板,中板及顶板模板采用16mm 厚普通胶合板。
小楞木采用5cm×10cm方木,净间距30cm,大楞木采用7.5cm×15cm方木,间距同脚手架间距,侧墙横带采用外径为48mm的双榀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