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25
经济性审计
11 结果沟通
26 效果性审计
12 遵循性审计
27 效率性审计
13
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 量
28
信息系统审计
14 利用外部专家服务 29 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15 分析性复核
第一层次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架构
(二)调整变化
2.结构调整


1
6
PPT文档演模板
借鉴
《企业内部控制 基本规范》及配
套指引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架构
(二)调整变化
2.结构调整


2
7
PPT文档演模板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架构
(二)调整变化
2.结构调整


3
8
PPT文档演模板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架构
(二)调整变化
信息与沟通
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
递的及时性
内部监督
反舞弊机制的健全性
内 部
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日常监督 专项监督


程序和方法:(与一般审计项目相似)

重大缺陷

内控缺陷认定: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重要缺陷 (性质、影响程度) 一般缺陷
12
PPT文档演模板
内控审计报告:全面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一般应当报送组织董 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包含有重大缺陷认定的专项内部控制 审计报告应当报送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
指为了能使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总体作出审计结 论所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
18
PPT文档演模板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三、几个关键点介绍
(二)审计抽样 4.固定样本量抽样应用举例
固定样本量抽样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属性抽 样,常用于估计审计对象总体中某种误差发生的 比例,一般用“多大比例”来回答问题。以下结 合一个具体例子来介绍固定样本量抽样。 (1)确定审计目的
3 审计证据
18 审计抽样
4 审计工作底稿
19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5 内部控制审计
20 人际关系
6
舞弊的预防、检查与 报告
21
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 估法
7 审计报告
22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 观性
8 后续审计
23
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 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9 内部审计督导
24 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
10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 的协调
假定审计人员测试支付工程物资采购款的内部 控制程序,一般将该审计目的确定为该程序的准 确性与否,采购发票与验收记录相核对的控制程 序是否正常运行等。
19
PPT文档演模板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三、几个关键点介绍
(2)定义误差 该误差可界定为: ①未附验收单据的任何发票; ②验收单据与发票不符合,包括业务不符和金额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架构 (二)调整变化 3.内容修订
概念:界定为对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 果性进行的评价

数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

审计方法:列举了常规审计 方法以外的绩效审计方法
专题讨论会、标杆法 调查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目标成果法
不符。 (3)定义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该项审计中总体可界定为全部凭单,抽样单位则 为个别的采购凭单。 (4)确定抽样方法 假如采购单是连续编号,则可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 取样本。
PPT文档演模板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三、几个关键点介绍
(5) 确定预期总体误差、可信赖程度与可容忍误差 假定审计人员根据前3年审计发现该项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目标:“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 标”
报告准则:不再保留审计报告分级复核制度及后续审计方 面的内容
内部管理准则:增加了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者最高管 理层的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等内容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架构 (二)调整变化 3.内容修订
编制原则:吸收原《2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准则和《29-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准则的部分内容, 同时充分借鉴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
变量抽样
在实质性测试中,检查 目标金额的真实性与正 确性
固定样本抽样
停走抽样
发现抽样
单位均值抽样 差异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 新(内部P审P计S准抽则介样绍)
三、几个关键点介绍
(二)审计抽样 2.抽样程序
PPT文档演模板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三、几个关键点介绍
(二)审计抽样 3.几个概念
2.结构调整


9
PPT文档演模板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架构 (二)调整变化 3.内容修订
内部审计职能:“监督和评价”→“确认和咨询”
基 本 准 则
10
PPT文档演模板
内部审计范围:增加了对“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 的审查和评价。在“业务准则”部分增加以风险为基础组 织实施审计、关注组织舞弊风险等内容。
PPT文档演模板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95%的可信赖程度下控制测试样本量表
预期总
可容忍误差率
体误差
(%) 2%
3%
4% 5%
6%
7%
8% 9%
0.00 149(0) 99(0) 74(0) 59(0) 49(0) 42(0) 36(0) 32(0)
0.25 236(1) 157(1) 117(1) 93(1) 78(1) 66(1) 58(1) 51(1)
*
15%
19(0)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40(2) 40(2) 40(2) 50(3)
20%
14(0)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30(2) 30(2)
三、几个关键点介绍
(7) 确定样本量 以上因素确定后,审计人员可根据已制定的“控
制测试样本量表”,查出预期总体误差1%、可容忍 误差率为4%、可信赖程度为95%时的样本量156, 样本预期误差数为1%。
如果根据156个样本单位审计发现误差小于或等 于1%时,则样本结果支持审计人员信赖该项内部控 制制度;如果发现误差大于1%时,则该次样本结果 不能支持审计人员信赖该项内部控制制度。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1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目录
CONTENTS
一、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架构 三、几个关键点介绍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一、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
3
PPT文档演模板
2010年9月修订, 2011年1月开始实施
2010年10月修订, 2012年1月开始实施
14
PPT文档演模板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三、几个关键点介绍
(一)重要性水平
准则条款: 1.《1101基本准则》第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运 用重要性原则,考虑差异或者缺陷的性质、数量等因素 ,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2.《2108审计抽样》第十二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审 计重要性水平,合理确定预计总体误差、可容忍误差和 可靠程度。

公众评价法

评价标准:规定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来源,以及确定绩 效审计评价标准时应当注意的原则
报告:应当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根 源,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个体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
13
PPT文档演模板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架构 (二)调整变化 3.内容修订
2101审计计划准则:将审计计划由原来的年度审计计划、 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三个层次调整为年度审计计划和 项目审计方案两个层次
PPT文档演模板
新内部审计准则介绍
三、几个关键点介绍
如果审计人员通过对156个样本审计结果是发现 误差数为1个,且没有发现欺诈舞弊或蓄意逃避内部 控制的情况。由于发现的误差数目未超过预期误差 数,因此审计人员可形成审计结论:工程物资采购 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总体误差率不超过4%(可容忍 误差率)的可信赖程度为95%。
2.50
*
*
*
*
150(4) 109(3) 77(2) 68(2)
2.75
*
*
*
*
173(5) 109(3) 95(3) 68(2)
3.00
*
*
*
*
195(6) 129(4) 95(3) 84(3)
3.25
*
*
*
*
*
148(4) 112(4) 84(3)
3.50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167(4) 112(4) 84(3)


2102审计通知书准则:明确了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实

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送达审计通 知书 ”的要求


2103审计证据准则:增加 “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