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1. 实验室管理制度1. 实验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本室相关安全制度、仪器管理、药品管理、玻璃器皿管理制度等相关要求。
2.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佩戴个人防护用具,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桌柜等表面应每天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
4. 实验室应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合理,并有固定位置。
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餐、会客、喧哗,或作为学习娱乐场所,不得存放实验室外个人用品、仪器等。
严禁在冰箱、烘箱等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5. 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应依据相关规定分类处理。
6. 试剂应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填写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等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或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
7. 进行高压、干烤、消毒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压力等。
8. 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于有毒、有害、易燃、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应按有关要求执行,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
9. 离开实验室前,尤其节假日应认真检查水、电、气、汽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关好门窗方可离去。
10. 部门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予奖惩,出现问题应立即处理、上报。
G02. 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化学试剂、药品的管理确保试剂、药品的安全,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药品的分级、分类以及使用和贮存环节中的管理。
3、职责3.1 试剂管理员负责本实验室的试剂保管及发放。
3.2 检测人员负责检测区域存放的试剂的现场管理。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实施和检查。
4、管理制度4.1 实验室试剂存放、使用要求4.1.1 贮存环境:4.1.1.1 化学试剂贮存室应避光,通风良好,有适宜的排气设施。
4.1.1.2 室内严禁烟火,消防灭火设施器材充备,以防一旦事故发生造成伤害和损失。
4.1.1.3 盛放化学试剂的贮存柜需用耐腐蚀材质制成,防尘、避光,取用方便。
4.1.1.4 特殊试剂应贮存于专柜(室)中,按相应规定贮存。
易燃、易爆品应贮存于防火的专室或专柜内,有降温、通风设施。
4.1.2 贮存保管4.1.2.1 化学试剂的贮存保管由专人负责。
该专职负责人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高度责任心,保证化学试剂按规定的要求贮存。
4.1.2.2 化学试剂须严格按其性质和贮存要求分类存放,造册登记。
注意不得将化学性质互相抵触的化学物品贮存在同一柜内。
4.1.3 贮存条件:4.1.3.1 在空气中易潮解、易变质的化学试剂,需密闭或蜡封保存。
4.1.3.2 见光易分解、变质、易燃易爆的化学试剂需避光保存。
4.1.3.3药品柜和试剂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
4.1.3.4各种试剂均应包装完好,封口严密,标签完整,内容清晰。
4.1.4 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4.1.4.1 所有试剂必须有标签。
标签要完整、清晰,标明试剂的名称、规格,配置的溶液标明名称、溶剂、浓度、配制日期、配制人等。
4.1.4.2 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
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4.1.4.3严格按照药品性质及级别配制试剂。
4.1.4.4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液体药品用量筒取用。
打开的瓶盖倒放,取完药品后塞紧瓶塞,剩余试剂不得倒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
4.1.4.5指示剂的使用:使用试纸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检液,滴在放于玻片上的试纸条中间,观察变化稳定后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板)对照得出结果。
试纸不能提前润湿,不能用试纸直接检验浓硫酸等有强烈脱水性物质的酸碱性。
4.1.4.6不得使用变质或已超出使用期限的药品。
4.2 化学试剂的流通管理4.2.1 化学试剂的购买:每月由管理部负责人,根据库存量及化学试剂检验需要量提出采购计划,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统一购买。
4.2.2 化学试剂的入库:购买后由化学试剂管理员接收并入库,入库后填写入库记录。
4.2.3 化学试剂的发放:化学试剂管理员填写领用记录,化学试剂管理员与领用人分别签字。
5、支持性文件《采购服务与供给程序》6、质量记录《采购申请表》《试剂耗材登记表》G03.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1、目的控制实验室的废弃物,确保有毒有害废弃物得到正确处理,避免造成人体伤害和环境污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3、职责3.1 检测人员;负责本实验室实验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收集、移交,及时清理本试验室的有毒有害废弃物,避免形成不明废弃物。
3.2 废弃物管理员:负责实验室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收集、保管、登记和向委托单位移交,并按时完成有毒有害废弃物的交接记录。
3.3 质量负责人:监督检查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收集移交。
4、处理制度4.1检验分析中废液,只含一般酸、碱,要经过中和处理并稀释到符合标准后排放,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液集中倒入分类回收容器内:对检验过程中需处理的废渣、要集中管理,无毒的倒入垃圾箱,可能污染环境的废渣统一存放保管。
4.2实验室应委托专业废弃物处置单位对本实验室产生的固体、液体有毒有害废弃物进行处置。
4.3实验室内应设有专门的废弃物管理人员对实验室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进行收集、登记、保管和向委托单位移交。
4.4实验室应设有专门有毒有害废弃物收集存放地点,集中存放和管理未移交前的有毒有害废弃物。
4.5检测人员应及时将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收集在废弃物收集容器中,标注成分、含量等相关信息。
4.6 实验室集中存放的废弃酸碱液及有机溶剂应有专用容器,注明主要成分、数量,移交废弃物管理员统一保管存放,最后由废弃物管理员集中移交委托单位处理。
4.7 填写有毒有害废弃物信息记录。
5、支持性文件《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废弃物处理记录表》G04. 实验室安全应急措施1、目的为规范本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增强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对实验室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做出及时的响应和处理,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将发生事故造成的灾害损失和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不断提高处置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范围内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
3、职责坚持“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逐级管理,分工到人。
实验室负责人为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负责人,实验室全体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
4、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措施4.1 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4.2 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等当茶具使用。
4.3 浓酸、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使用浓硝酸、盐酸、硫酸、高氯酸、氨水时,均应在通风厨或在通风情况下操作,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纳溶液(酸腐蚀时采用)或5%硼酸溶液(碱腐蚀时采用)冲洗,最后用水冲洗。
4.4 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使用明火。
切忌将热电炉放入实验柜中,以免发生火灾。
4.5 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
空试剂瓶要统一处理,不可乱扔,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4.6 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开启,严禁用锤砸、打,以防破裂。
4.7 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
4.8 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布时应垫有棉布,两手都要靠近塞子或用甘油、甚至水,都可以将玻璃导管很容易插入或拔出塞孔中,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4.9 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口对人。
4.10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要严禁烟火,不准吸烟或动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必须符合安全存放要求。
4.11对于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容器破损,使有害物质撒泼或倾翻在地上造成实验室污染,应及时迅速清除这类有害物质。
办法是先用药剂进行中和、氧化或还原以及破坏或减弱其危害性,再用大量水喷射冲洗。
如为固体污染物,可先扫除再用水冲:如为黏稠状污染物、油漆等不易冲洗可用沙揉搓和铲除,如为渗透性污物联苯胺、煤焦油等,经洗刷后再用蒸气促其蒸发来清除污染。
4.12 严禁用湿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凡漏电仪器不要使用,以免触电。
4.13 消防器材要放在明显位置,严禁将消防器材移作别用。
4.14 发生事故,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好现场。
4.15 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走道畅通,设备器材摆放整齐。
实验室用的所有仪器,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仪器使用完毕后拔出插头,将仪器各部旋钮恢复到原位。
4.16 下班时,整理好器材、工具和各种资料,切断电源,关好门窗和水龙头。
5、应急预案5.1应急处理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应急处理预案的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
一旦发生实验室意外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
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5.2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组长:张敬忠副组长:潘玉芹成员:梁家洪(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2)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6)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
应急电话:火警:119 匪警:110 医疗急救:1205.3 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发生意外事故,部门负责人应当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相应的人员实施相应的处理。
5.3.1 发生火灾,初期时当事人及相邻人员应及时扑救(扑救办法见附录A)并及时报告实验室主任。
5.3.2 发生剧毒化学品或放射源丢失,马上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实验室主任。
5.3.3 发生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根据化学品性质不同做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转移、收集等相应处理。
5.3.4 实验室意外伤害事故,根据伤害程度立即采取自救或呼救等措施(处理方法见附件B)并通知相关责任人。
5.4 事故分析意外事故处理完毕后由管理部部长组织相关人员填写《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记录》。
6、支持性文件《实验室安全和内务管理程序》7、质量记录《安全卫生检查记录》附录A 火灾的扑救措施A1 实验设备初起火灾的扑救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在场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迅速采取如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