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风消毒工作制度

通风消毒工作制度

连云港市徐山中心小学
通风消毒工作制度
为保证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参照《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特制订本制度。

一、室内空气消毒
1.日常消毒:自然通风,每天至少三次,每次打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

2.当有呼吸道传染病等疫情发生时,对室内空气可用以下方法消毒:
①75%的医用酒精消毒:将房间的门窗全部关闭,食物等物品放入柜中,避免与酒精接触。

将酒精倒入喷壶中,对房间进行喷洒。

将酒精倒在抹布上,对课桌凳、讲台等地方进行擦拭。

将房间密封一小时,再开窗通风。

②含氯消毒液喷洒: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用量为15ml/m3,喷雾后密闭30min再开窗通风。

③紫外线灯管照射:选择低臭氧紫外线灯,在灯管上装上铝制反光罩,悬挂于天花板下,离地2~2.5m处。

也可用移动式紫外线灯装置,消毒时灯的功率以每立方米不少于1.5W计算,每次照射时间≥30min,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在无人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使用寿命一般在1000h,使用时应做好时间记录,以便及时更换。

二、物体表面消毒
1.日常消毒:每日安排值日生使用清洁抹布对教室、宿舍、教师办公室、图书室、卫生保健室(卫生室)、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
体如门窗、讲台、课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等物体表面进行湿性扫除;
2.有疫情发生时:对上述物体表面用75%的医用酒精、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消毒。

消毒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由内向外进行擦拭或喷雾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三、卫生间的消毒方法和要求
1.日常消毒:卫生间的地面每天用清水拖擦清洁,便池用后及时用清水冲洗;
2.有肠道传染病等疫情发生时:可用含有效溴500mg/L的含溴消毒剂拖擦,每天2次,便池可用有效溴含量5000mg/L的二溴海因消毒粉消毒1~2h。

四、餐饮具、厨具等消毒
1.日常消毒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清洁消毒顺序;当发现传染病时,则应采取消毒―清洗―再消毒的顺序进行。

2.消毒方法首选物理消毒。

流通蒸汽100℃作用20~30min,或煮沸消毒作用15~30min,或用餐具消毒柜进行消毒。

3.不能使用物理消毒的餐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min,消毒后用清水冲洗,以去除残留消毒剂,保洁备用。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