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条例讲解课件
四、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提出信 访事项
现场处理
交办转办
提请会办
限期处理
责成控防
提请会办
会办结论
督查落实
备案回访
五、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 • • • • • 1.信访人的权利 信访事项的提出权(信访权) 不受报复权(要求保密权) 请求复查权 了解权(要求答复权) 申诉权(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出行政 诉讼) • 反应重大、紧急信访事项权 • 受奖励权
•听
证
公示
• 所谓公示,它就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 位、社会团体等事先预告群众周知,用 以征询意见、改善工作的一种应用文文 体。
公示
经本人申请,党组织长期培养考察,近期确定×××等3名 同学为拟发展对象,根据中央及我乡党委发展党员公示制的规定, 现公示如下: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单位 职务 入党时间 ××× 男 1985.6 ××塔斯卓勒村××××治保主任 2007.9.1 ××× 女 1985.7 ××萨依博依村××××团支书 2008.10.1 ××× 女 1985.8 ××阔克托汗村××××妇联主任 2008.11.1 公示期自即日始5个工作日,即12月6日—12月10日,凡对 发展上述同志入党有意见者,请及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系 党总支反映,也可直接向党委组织部反映。 接待时间:每天8:00—12:00,14:00—16:30 联系电话:××党支部:×××××××× 乡党委: ××年××月××日
• [案情]某单位职工杨某等10多人因单位未缴养 老保险于2005年向县劳动局申请仲裁,县劳 动局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劳动法和州有关文件 裁决该单位为这批职工补缴自2001年起的养 老保险。但是,杨某等人对县劳动局的仲裁决 定不服,认为他们从1998年就已经进单位, 单位应该从1998年开始帮他们补缴养老保险。 在杨某的挑唆下,该批人员直接冲到自治州政 府门口要求找领导反映问题,并拦阻自治州领 导车辆,造成自治州政府门口交通堵塞,严重 影响了自治州政府的日常办公。 • [问题]杨某等人的行为是否合法?违反了《信 访条例》中的那些规定? • 按照正常渠道杨某等人应该如何反映自己的诉 求?
信访事项的对象和范围
•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即各级人民政 府、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 (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 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 (3)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 作人员。 • (4)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 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 • (5)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
• 分级:指中央、省(直辖市、自治 区)、市、县(区)、乡(镇)等各 级党政组织该哪一级管的问题就由哪 一级负责处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信访工作的原则
• 谁主管,谁负责:指党委、政府以及下属的 各主管业务部门,如政法、财贸、纪检、统 战等部门,该由谁解决的问题就由谁解决。 应做到层层负责,防止互相推诿。 • 涉及几个部门,情况又较为复杂的信访问题, 应联合办理,由信访人原单位负责处理,有 关部门予以积极的配合和协助。
五、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 • • • • 2.信访人的义务 遵守提出程序的义务 如实反映情况的义务 遵守上访程序的义务 执行行政机关处理决定的义务
• 六、《信访条例》 分章解读问题
信访工作的原则
•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 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 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信访工作的原则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⑸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 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 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 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 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信访条例字词解释
• 听证是指行政机关依《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在 作出决定前,由非本案调 查人员主持,听取调查人 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 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与法 律依据,并听取当事人的 陈述、举证、质证和申辩 及意见的程序活动。
练习
3、根据条例,( )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 A、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4、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 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 )以及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 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 A、通信地址 B、电子信箱 C、投诉电话 D、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 5、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等方式,及时化解 矛盾和纠纷。 A、联席会议 B、建立排查调处机制 C、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
一、信访的受理
• (1)对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 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 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对已经或者 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 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练 习
1、修改后的《信访条例》,从( )施行? A、2005年1月5日 B、2005年4月1日 C、2005年5月1日 2、根据条例,信访人可以采用( )、走访等形式, 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 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 A、书信 B、电子邮件 C、传真 D电话 3、信访人是指根据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 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 )。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一、信访的受理
• (4)对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 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 理的行政机关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 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
二、信访的不予受理
• 第一,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职 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15条)第二,对已经或者依 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 信访事项。(21条)第三,信访人对已经受理或者正 在办理的事项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 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16条)第四,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 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 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35条)
练 习
4、《信访条例》于 2005年 (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 过,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31号国务院令公布。 A、5月1日 B、5月11日 C、1月5日 5、《信访条例》总共有()章()条。 A、6/49 B、7/51 C、8/63 6、贯彻《信访条例》是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 群众的( ),保护信访人的( ),维护 ( )A、密切联系 合法权益 治安秩序 B、信访秩序 密切联系 合法权益 C、密切联系 合法权益 信访秩序
一、信访的受理
• (2)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 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 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 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 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一、信访的受理
• •
(3)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 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 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 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 向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通报转送情况, 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上一级人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的办理 情况。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 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 在15日内分情况进行处理。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 规定
• ⑵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 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 工作机构。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杨某等人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 违反了《信访条例》第18条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 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 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 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第16条信访人采 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 级或上一级机关提出;第20条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 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 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 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 • 杨某等人的问题已经过县劳动局仲裁,按《信访条例》 第21条规定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 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不予受理,所以杨某 等人如果对县劳动局的仲裁决定不服应该依法向法院 提起诉讼,走司法程序。
练习
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信访工作机构;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 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 的机构或者人员,具体负责信访工作。 A:可以确定 B:应当设立 C:可以设立 2、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 当在其( )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 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 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A:办公场所 B:公共场所 C:信访接待场所
练习
1.信访人到哪里走访反应情况?多人走访,不应 超过几人? 2.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 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 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 )。 A、不再受理 B、予以受理 C、不予受理 D、转下级处理
• ⑶信访事项应当自行政机关受理之日起 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 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 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 人延期理由。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⑷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 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 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 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 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 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二、信访工作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