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参考答案

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参考答案

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4、5参考答案(2016秋财务管理课程使用新教材和新形考册,常州开大常月琴老师、徐州开大张建伟老师、江苏开大孙凤琴老师把新形考册答案商讨如下,同学们如有问题欢迎在课程非实时讨论答疑区提出)财务管理作业31、某公司发行一种1000元面值的债券,票面利率为8%,期限为4年,每年支付一次利息,问:(1)若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是15%,则债券价值是多少?(2)若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下降到12%,则债券的价值是多少?下降到8%呢?每年票面利息=1000×8%=80元(1)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15%债券的价值=票据面值的现值+每年利息的现值=80×(P/A,15%,4)+1000 (P/F,15%,4)=80×2.855+1000×0.5718=800.2(元)(2)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12%债券的价值=票据面值的现值+每年利息的现值=80×(P/A,12%,4)+1000 (P/F,12%,4)=80×3.0373+1000×0.6355=878.48(元)(3)如果市场利率为8%债券的价值=80×(P/A,8%,4)+1000 (P/F,8%,4)=80×3.3121+1000×0.735=1000(元)2、已知某公司2015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销售净利率为10%,净利润的60%分配给投资者。

201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表4-3:表4 资产负债表(简表)2015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该公司2016年计划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0%。

据历年财务数据分析,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随销售额同比率增减,公司现有生产能力尚未饱和。

假定该公司2016年的销售净利率和利润分配政策与上年保持一致。

预测该公司2016年外部融资需求量。

外部资金需要量△F=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自然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其中增加的资产=增量收入×基数期敏感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1000×20%)×(100+200+300)/1000=120(万元)增加的自然负债=(1000×20%)×(40+60)/1000=20(万元)增加的留存收益=1000×(1+20%)×10%×(1-60%)=48(万元)外部资金需要量△F=120-20-48=52(万元)3、F公司拟采用配股的方式进行融资。

假定2015年3月25日为配股除权登记日,现以公司2014年12月31日总股本5亿股为基数,拟每5股配1股。

配股价格为配股说明书公布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平均值(10元/股)的80%,即配股价格为8元/股。

假定所有股东均参与配股。

要求根据上述计算:(1)配股后每股价格;(2)每份配股权价值。

(1)配股后每股价格=(10××20%×8)/(×20%)=9.667(元/股)(2)每份配股权价值=(9.667-8)/5=0.33(元/股)4、某公司发行面值为一元的股票1000万股,筹资总额为6000万元,筹资费率为4%,已知第一年每股股利为0.4元,以后每年按5%的比率增长。

计算该普通股资本成本。

普通股成本K E=D1/P E(1-f)+g=0.4×1000/[6000×(1-4%)]+5%=11.95%5、某公司发行期限为5年,面值为2000万元,利率为12%的债券2500万元,发行费率为4%,所得税率为25%,计算该债券的资本成本。

债券成本K=I(1-T)/L(1-f)×100%=2000×12%×(1-25%)/[2500×(1-4%)]=180/2400=7.5%6、某公司拟筹资2500万元,其中发行债券1000万元,筹资费率2%,债券年利率为10%;优先股500万元,年股息率7%,筹资费率3%;普通股1000万元,筹资费率为4%,第一年预期股利10%,以后各年增长4%。

假定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试计算该筹资方案的加权资本成本。

债券成本=1000×10%×(1-25%)/[1000×(1-2%)]=7.65%优先股成本=500×7%/[500×(1-3%)]=7.22%普通股成本=1000×10%/[1000×(1-4%)]+4%=14.42%加权资本成本=7.65%×1000/2500+7.22%×500/2500+14.42%×1000/2500=3.06%+1.44%+5 .77%=10.27%二、案例分析题已知某公司当前资本结构如下:长期债券1000万元(年利率8%),普通股4500万元(4500万股,面值1元),留存收益2000万元,现因发展需要需扩大追加筹资25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相关的发行费用,有如下两种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增发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市价2.5元;B方案:按面值发行每年年末付息、票面利率为10%的公司债券2500万元。

要求计算:1. 两种筹资方案下的息税前利润无差异点;2. 处于无差异点时A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3. 若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200万元时该采用何种融资方式;4. 若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700万元时该采用何种融资方式。

1.两种筹资方案下的息税前利润无差异点(EBIT-1000×8%)×(1-25%)/(4500+1000)=[EBIT-(1000×8%+2500×10%)]×(1-25%)/4500解之得: EBIT=1455(万元)或:A方案年利息=1000×8%=80(万元)B方案年利息=1000×8%+2500×10%=330(万元)(EBIT-80)×(1-25%)/(4500+1000)=(EBIT-330)×(1-25%)/4500解之得:EBIT=1455(万元)2.A方案财务杠杆系数=1455/(1455-80)=1.05823.因为预计息税前利润=1200万元<EBIT=1455万元所以应采用A方案。

4.因为预计息税前利润=1700万元>EBIT=1455万元所以应采用B方案。

财务管理作业41、某服装厂工人的工资发放政策:每月固定工资600元,每加工一件衣服支付10元/件,本月某工人共加工200件衣服、要求计算:该服装厂应支付其多少工资。

600+10×200=2600(元)2、某小型企业的财务部门测定,该企业每年发生的固定成本为20万元;营销和生产部门测算其所生产的A产品(公司单一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

根据市场预测,A产品未来年度销售为3000件。

要求测算:该企业未来年度的预期利润是多少?3000×200-3000×100-200000=100000(元)3、某公司在2015年年初为产品G确定的目标利润是80万元,已知:A产品市场价格为2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其分担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测定为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完成的销售量计划、销售额计划。

设销售量计划为x件(25-10)×x-300000=80000015x=800000+30000015x=1100000x=73333.33取整数为73334件销售额为73334×25=1833350(元)4、A公司2014年的信用条件是30天内付款无现金折扣。

预计2015年的销售利润与2014年相同,仍保持30%。

现为了扩大销售,公司财务部门制定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信用条件为“3/10,N/30”,预计销售收入将增加4万元。

所增加的销售额中,坏账损失率为3%,客户获得现金折扣的比率为60%。

方案二:信用条件为“2/20,N/30”,预计销售收入将增加5万元。

所增加的销售额中,坏账损失率为4%,客户获得现金折扣的比率为70%。

要求:如果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10%,确定上述哪个方案较优(设公司无剩余生产能力)。

方案一:信用条件变化对信用成本前收益的影响=40000×30%=12000(元)信用条件变化对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影响=40000×(1-30%)×10%=2800(元)信用条件变化对坏账损失的影响=40000×3%=1200(元)信用条件变化对现金折扣的影响=40000×60%×3%=720(元)信用条件变化对信用成本后收益的影响=12000-2800-1200-720=7280(元)方案二:信用条件变化对信用成本前收益的影响=500000×3%=15000(元)信用条件变化对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影响=50000×(1-30%)×10%=3500(元)信用条件变化对坏账损失的影响=50000×4%=2000(元)信用条件变化对现金折扣的影响=50000×70%×2%=700(元)信用条件变化对信用成本后收益的影响=15000-3500-2000-700=8800(元)所以方案二较优。

二、案例分析1.ABC公司于2xx3年成立,生产新型高尔夫球棒。

批发商和零售商是该公司的客户。

该公司每年销售额为60万美元。

下面是生产一根球棒的资料:表 5. 生产球棒的基本资料单位:万元ABC公司的资本成本(税前)估计为15%。

ABC公司计划扩大销售,并认为可以通过延长收款期限达到此目的。

公司目前的平均收款期为30天。

下面是公司3种扩大销售的方案:表6.公司扩大销售三种方案除了考虑对客户的政策外,ABC公司还在考虑对债务人的政策。

在最近几个月,公司正面临短期流动性问题,而延长供货商的付款期限可以减轻该问题。

如果能在发票日后10天付款,供货商将给予2.5%的折扣。

但如果不能于发票日后10天付款,供货商要求于发票日后30天全额付清。

目前,ABC公司一般在发票日后10天付款,以便享受折扣优惠。

但是,公司正考虑延迟付款到发票日后30或45天。

要求:(1)用资料说明公司应该给客户哪种信用政策?(2)计算延迟付款给供货商的每个政策的每年内含平均利息成本,并加以说明。

(1)增量收益=增量销售×单位边际贡献延长10天收款期增量收益=30000/36×(36-18)=15000(元)延长20天收款期增量收益=45000/36×(36-18)=22500(元)延长30天收款期增量收益=50000/36×(36-18)=25000(元)增量成本平均收款期30天的应计利息成本=600000/360×30×18/36×15%=3750 (元)延长收款期10天时应计利息成本=630000/360×40×18/36×15%=5250 (元)延长收款期20天时应计利息成本=645000/360×50×18/36×15%=6719 (元)延长收款期30天时应计利息成本=650000/360×60×18/36×15%=8125(元)比较3种方法最终收益1)收益期40天时15000-(5250-3750)=13500(元)2)收益期50天时22500-(6719-3750)=19531(元)3)收益期60天时25000-(8125-3750)=20625(元)所以,应采用方案3即收款期延长30天(采用60天收款期信用政策)(2)延迟付款30天的内含平均利息成本2.5%×360×100%=46.15%(1−2.5%)×(30−10)延迟付款45天的内含平均利息成本2.5%×100%=26.37%(1−2.5%)×(45−10)以上计算表明延迟付款到发票日后30天,公司付出相当高的利息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