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丽萍白鹅第一课时教案(1)

王丽萍白鹅第一课时教案(1)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福利一校王丽萍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理解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孩子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动物朋友,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课件)2.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妙笔生花,为他们写下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

本单元,我们就一同跟随作家的脚步,走进动物世界。

3.来看这幅画面,(课件)用自己的语言鹅是什么样子的?说到鹅,老师就想起我们学过的一首关于鹅的古诗,能背诵这首古诗吗?4.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都不一样,所以,大家眼中的鹅也各不相同。

唐朝诗人骆宾王用纯真、自然的语言向我们勾画出一只美丽、可爱的大白鹅。

大作家丰子恺自己养了一只鹅,还用漫画把它画了下来呢。

请看。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留心看这个“鹅”字,是我在上面,鸟在下面,好象人骑在鸟的身上很不尊重,人与鸟是平等的,所以今天这种写法已经被废除了。

规范的写法是“鹅”,请同学们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

(板书)5.简介作者:(课件出示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

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自己读文字介绍,读了关于丰子恺先生的简介,你了解到什么?6.丰子恺先生在漫画、音乐、文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一生出版了许多著作,《白鹅》就是其中一篇。

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笔下的鹅是什么样的,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1.打开书63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新词第一组左顾右盼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局促不安大模大样(指名读,你发现了什么?)(成语)第二组:净角看守大模大样供养不周(指名读,你发现了什么?)(多音字)第三组:侍侯窥伺譬如堂倌狂吠第三组词语对于我们而言,挺陌生,现在的人也很少用。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读对呢,谁敢试试。

(指名读、齐读)3.请问把这些生字词放回到文中,你们还会读吗?速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这篇课文里面的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至四自然段1.(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知道什么是高傲吗?生:就是傲慢的意思生:就是架子十足……师:对,看不起别人,自以为了不起,特别骄傲,就是高傲,把这个词送给你,你愿意吗?师:都不愿意,那作者把这样一个词语送给白鹅,难道是作者讨厌白鹅吗?不急着回答,当我们细细品味了课文,就会明白了。

2.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这只白鹅高傲的特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交流(板书:叫声步态吃相)3.师:其实还有一个方面描写了它的高傲,你知道吗?它藏在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赶紧去找一找吧。

(姿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白鹅姿态的高傲?(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师:你抓住了重点词句来理解,真好。

谁还想读师: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白鹅也这样左顾右盼,难怪作者这样想到:(课件: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读出来。

4.师:那,同学们,作者又是用什么句子把这4个方面连接起来的呢?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思考: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吗?是什么句?师:这样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句子叫过渡句,如果这个句子独立成段,那就叫过渡段。

这样的过渡句我们在《赵州桥》一课中也学过,还记得吗?5.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和步态高傲的特点写具体的呢?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寻找答案。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画出作者具体描写白鹅高傲的词或者句子,认真体会,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

)6.交流:关于鹅的叫声,你找了那些词?(1)厉声呵斥A为什么这个词语表现白鹅的高傲?厉声呵斥是什么意思?B朗读指导,读出凶恶、生气的语气。

(2)厉声叫嚣A找到了这个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那么你说说白鹅好象在怎样厉声叫嚣啊?B(出示象形字的“嚣”)“嚣”中间是一个页,表示人怒气冲天时候的样子,那么人生气的时候是忍不住大喊打叫,就好像有许多人在吵闹,大声喧哗。

C那么这时候白鹅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谁能用很凶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3)引吭大叫鹅是怎样引吭大叫的?想不想听一听啊?(放鹅引吭大叫的声效)。

再听狗的狂吠。

听了这声音,让你有什么感受?(4)出示课件:如果白鹅能说话,想象一下它会大叫什么。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在说:“”,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他也要引吭大叫,仿佛在说:“”。

(5)升华“高傲”,体会作者对白鹅赞美之情:再自读第三自然段,看看白鹅现在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新的感受了?(我觉得鹅的叫声很大。

我觉得鹅的叫声非常凶。

我觉得鹅对主人很忠诚,尽职勇敢)。

(6)小结:同学们,我们读书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上写这只鹅很凶,很高傲,实际上是在赞扬它非常勇敢,对主人非常忠诚、尽职。

带着对白鹅的喜爱之情齐读这段(7)正因为它的勇敢尽职,它的高傲才显得可敬,带着敬意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7.交流:关于鹅的步态高傲又体现在哪儿?(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什么是净角?(出示净角的图片)教师作解释净角出场通常都是大模大样、威武、骄傲自大、神气。

想象着鹅大模大样的,咱们一块来读。

(2)作者在写鹅的同时还写了鸭的走路,谁能读出鸭与鹅的不同?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写鸭?(体会作者对比的写法)。

(3)哪一句能感受到高傲呢?指名说(课件出示:他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来了也毫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脖子来咬你一口。

)读着这句话,再想到鸡鸭遇到人的时候是怎样的?可是这鹅却……难怪作者这样想到:(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8.你觉得作者说白鹅是高傲的动物,是讨厌它吗?这背后藏着一份怎样的情感呢?(是啊,作者表面上好像在批评白鹅的高傲,其实说的是反语,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五、小结全课,拓展文本1.鹅单调的叫声,却被作者写得如此传神,这说明他在写文章之前,认真观察过这只鹅,仔细得听过鹅的叫声。

大家要向丰子恺爷爷学习,在描写动物前,先要细心观察一下,再动笔写,这样才能写好习作。

2.确实,丰老对白鹅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当时正当抗战时期生活条件很艰苦,丰子恺迁到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他在读书、作画之余,对外间绝少往来,每日只是读书作画,饮酒闲谈而已。

在作者苦闷的时候,养鹅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成为他消除苦闷的开心果。

正如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因为它有那么雄壮的叫声,那么轩昂的态度,那么高傲的脾气和那么可笑的行为。

在这荒凉岑寂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

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所以面对着这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无穷乐趣的白鹅,作者怎能不满怀喜爱之情地说(齐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师:作者的赞叹,就是我们的赞叹(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师:下节课,我们将联系白鹅有趣的吃相去体会它的高傲。

板书设计:叫声白鹅——高傲——步态吃相教学反思:《白鹅》是丰子恺的作品。

丰子恺的《白鹅》幽默风趣,使人百读不厌。

他笔下鹅的形象活灵活现,意蕴更是深刻。

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

大量运用了对比等手段从叫声、步态、吃相中表现鹅的高傲。

抗战时期,丰子恺以白鹅为喻,以朴素的笔调展示他对生活的热爱及中国文人处惊不乱的泰然。

陌生字词的重点引导,化抽象为形象。

让四年级的孩子理解课文对白鹅的“高傲”却是一种赞美,难度不小。

于是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先让同学们在课外进行预习,以便能更好地在课上理解和学习。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设计了《白鹅》的第一课时的教学。

现在静下心来反思,从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字词的学习是基础,没有这个根基,学生很难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究,因此我接着设计了“生字词”的学习环节。

先让学生进行分组读词,然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出有疑难的词语,共同探究。

这一环节不精彩,但是让孩子的“学”与我的“教”更加脚踏实地。

其中对“净角”这个最陌生的词语,我采取了直接播放“净角”脸谱的图象,使得学生懂得“净角”就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也叫花脸,多指一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男子。

这个环节化抽象为形象,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画面观赏代替枯燥的解说。

二、紧抓主线,推波助澜,层层设疑。

学生初步朗读课文以后,提问“这是一个怎样的动物”,要求进行归纳,交流白鹅的总体印象。

学生不难找出“好一只高傲的动物!”这是全文中心句,以下的设计就是以“好一只高傲的动物!”为主线,贯穿始终,例如下文是从“叫声、步态和吃相”等几个方面表现它的“高傲”的。

本课教学目标我就将之定为“品白鹅的高傲”。

针对“高傲”一词进行设疑“高傲是什么意思?你愿意别人说你高傲吗?”用学生的亲身体会来突显这个词语用特别含义。

于是对于这个“高傲”应该如何品读,如何理解呢?一系列的问题水到渠成地出来,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强了。

三、想象、解说相结合,品读“高傲”的精彩。

在引导学生学习“白鹅的叫声很高傲”的时候,我让学生对“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

”这句话进行理解,设计了学生对“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比较陌生,我让学生想象白鹅可能说什么?自然地引导了课堂的思路,学生都明白了“原来鹅的音调‘严肃郑重’是因为它在尽职尽责地看守门户啊!”在引导学生学习“步态高傲”的时候,我重点运用了对比等方式进行引导。

我首先让学生感受“鸭”的步态以及“鹅”的步态。

通过朗读的指导,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与提高;通过感悟,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而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对鸭那“局促不安“的步态,更对鹅那“从容、大模大样”的步态有着深刻的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