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书笔记、感想

读书笔记、感想

学习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历来认为一个人学习和进步的途径不外乎三种:一是向书本学习,吸收数千年人类文明传承下来的精华;二是从自己得失成败的经历中总结分析,发现优点坚持下去,找出缺点坚持下去;三是向别人学习,尽可能地置身于高素质的人群之中,学习他们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且在高素质优秀人群中,不知不觉你就会受到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得益。

平时的学习基础比较扎实,在复习时就把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一下就可以了。

每天晚上一定要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检查当天的功课,然后把认为有问题的地方过一下就行,每周总结本周的进展。

这样,已经掌握的地方就不要再去浪费时间,对没掌握的地方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这样做事半功倍。

学习方法的核心是每天、每周的思考、检查,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漫无目的地重复劳动。

学校著名经济学家历以宁老师谈起自己如何能在短短的时间中接连出版多部专著时说:每次读书都做记录卡片,分门另类地存放起来;每有灵感或者想法,也都用卡片记下来,然后再勤加整理,慢慢写出来,多年如一日的坚持。

我们也许不可能为某些事腾出专门的大块时间,但可把事情化整为零,把时间化零为整。

这个办法受益终身。

灵感和创意总是在瞬间来临,如果你不把它们以最快的速度记下来以备以后的日子使用,你很有可能就会把它们忘记。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自己想到的灵感和创意记录下来,不仅能够时常翻翻加深印象,而且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它们有系统地组织起来,成为自己未来应付各种情况的点子军火库。

可以给自己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工作备忘录,记录每天的日程安排,标好顺序,重要的或能产生直接效益的就做个记号;另一本由是自己的思想库,有好的想法与灵感随手就记起来,给自己以触动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也记起来,累了的时候就可拿出来补充营养。

任何机器设备都会按一定年限折旧,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可很少有人想到自己的知识能力也在折旧。

能变通者才能够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与机器的区别就在于人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如果你不能睁大双眼,以积极的心态去关注学习、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那么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价值被打了八折、七折、六折、半价处理,甚至一文不值。

而这一切也许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就突然来临,因为不可能有一位会计给你的“折旧”做财务报表来提醒你,只有自己主动给自己做帐,时刻提醒自己的知识危机感。

读书学习是一个人终身的修炼过程,也许不可能很快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它会给你的心灵带来无尽的收益,而且会帮助你认识世界和生活,与人交往,对子女的教育及沟通……更重要的是,一旦你读进去,那将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享受。

读书三代雅人多。

习惯、态度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面对问题最顺其自然的方法就是着手去解决它而不是回避它,拖拖拉拉这个坏习惯不是无伤大局的,它是个能够使你的抱负落空、破坏你的幸福、甚至夺去你生命的恶棍。

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拖延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让你习惯于某种糟糕的状况中,无心也无力再去解决问题。

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一个人若得到一份工作,85%取决于他的态度,而只有15%取决于他的智力和所知道的事实与数字。

既然态度是如此重要,为何不对自己的态度积极一点呢?对自己保持积极的态度,认真投入,敬业地去做事情,不仅可以超越自我,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跨越成功的障碍。

在没有别的绝对优势可言时,比别人多投入一些,更积极一些,再耐心一些,这就是优势,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优势。

在生活中,是我们内心世界在起作用,而使我们上进的内部动力就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没有选择,无法改变时,至少还有一点可以选择改变:选择自己是去投入地享受还是被动地受折磨,是否改变自己的心态。

有些不应该的动作或行为潜藏着巨大的危险,也许起初人们对其尚有一份警觉,但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你的潜意识中也许就把不应该当成了应该,把危险变成了安全。

你习惯这样了,没觉着有什么不对,可其中潜伏的危险因素消除了吗?没有,反而在你习以为常的时候,它正一步步向你逼近。

习惯就是力量,有好也有坏。

坏习惯就像一种慢性病,可能一开始并不引起你的注意,但是如果不能引起重视,发现得越晚,损失就越大。

进步、成功一天清晨,有个人到海滩上去散步,他看见许多海星被早潮冲上了海滩,当潮水退去的时候,它们被留在了海滩上。

如果被正午毒辣的阳光照射到的话,它们很快就会死去。

因为刚刚退潮,所以绝大部分的海星都还活着。

那人向前走了几步,捡起一条海星,把它丢进了海里。

他就这样不停地捡啊捡,以一条条把它们扔回海里。

有个人正走在他的后面,不理解这个早来的男人为什么这么做。

于是就追上他问:“你在干什么?海滩上有成千上万条海星,你能够救几条?救不救这几条海星又有什么区别?”这个早来的男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又向前走了几步,捡起一条海星,把它丢向大海。

然后转过头来说道:“对这条海星来说,捡不捡有很大的区别”。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小善终成大德,积小德终成大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过去的事情与流逝的光阴再去追悔已然无用,但明天还有许多的路程要走,设定一个目标,从今天开始坚持做下去。

每天做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终会有巨大的收获。

追求成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理性的战胜本能,克服自身惰性、缺陷,挑战自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与自己的惰性和缺点做斗争的过程。

每天克服自己一点点毛病,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成功就这么简单。

做事情也许只是解决燃眉之急的一个短期行为,做事业则是一个终生的追求。

谚语: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细砂。

成功的经验有千条万条,但都离不开这一点:大处着眼,小处做起,切实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克服自身的各种惰性和小毛病,唯有如此,才能具备成功者的基本素质,可以征服各式各样的高山。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成功的定义。

成功其实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跟失败相对)。

成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种可预见到的必然的结果,其间出现的一些偶然因素会对其进程或结果的量的方面产生影响,而不应对其质的方面产生决定性影响。

或许我们可以给成功做出一个模型:1.有一个明确可行的目标;2.有实现目标的正确的方法和计划;3.有持续不懈的坚持与努力;4.具有或在其过程中不断增强的控制进程抵抗风险的能力;5.实现目标,获得预期的结果。

成功应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必然,只有经过多次磨练,成败的反复考验,我们在各个环节上都完全过关后,才具备了基本的素质。

我们每天都要问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正在做的这些事情与之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衡量自己工作效率的标准不是你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所解决问题的价值高低。

目标是对的,能力是有的,为什么总成功不了呢?人生就像一场激烈的马拉松比赛,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保持耐力而不是在某一个阶段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耗尽所有的体力。

通往成功的道路是一个漫长艰辛的折磨人的过程,有时简直会令人发疯,所有意志的堡垒轰然倒塌。

所有成功者,无一例外都是意志力极强,能耐烦,耐得住寂寞的人。

在做事情时,也许没有一个明显的对手和敌人,但真正的对手其实就是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比的就是意志、毅力,看谁耐得住各种艰辛、折磨、烦恼,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成功是指最终实现了目标,但并不意味着从不受到挫折。

成功是赢得了整场战争,而不是赢得每一场战斗。

如果你有心在你生活的每一天给自己悄悄定下一个小小的目标,当事情长久地发展下去,你就会明白其实我们正在从事一项伟大的工程,我们正在制造差异。

这种差异是大是小没有关系,如果每天都有一点点小进步的话,我们终究会带来巨大的差异。

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上帝似乎在此和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告诉我们人1生的目的地,却拒绝给我们地图。

于是在上帝慈祥而狡黠的目光下,我们在人生的莽原上无助地跋涉。

在跋涉的行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最为辛苦的并非路程本身,而是在路上我们永远不知道是否选对了方向(甚至连证明自己是否对错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人生的困境,我们在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失落了家园,而我们的一生都在找那条路----回家的路。

人生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劳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即便是饥饿感与仇恨感,也是一种强列让人感到存在的东西,但那种疲惫会让人止不住地滑向虚无-----叶天蔚??清晨一口新鲜的空气,雨后一片鲜嫩的绿叶,天上一片变幻不定的云彩,一顿可口的饭菜,一夜好睡,一个老朋友爱问候……怀着感恩的心情去体验造物主的厚赐,带着鲜鲜的态度去体会每一点变化的不同。

你可以有很多适合自己的方法,把一波潭澜不兴的死水变成欢快奔流的小溪。

生活难以改变,但你可以改变你的心情。

每个人都有诸多的遗撼:有时间时没有钱,有钱时却又没有了时间;有能力时没机会,有机会时却又没有能力;年轻时用健康换金钱,老了又用钱来买健康。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算命先生为人算卦,说这个人20多岁时诸事不顺,30多岁时虽多方努力仍一事无成,那人焦急地问:那40岁呢?算命先生:你就已经习惯。

财富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伏难定,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险性,在潮底的时候则要有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

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我还活着,我要努力行动,我有信心。

其次就是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请万分地珍惜它们,你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家人却同样关心你,房子不大,家却温暖,这份亲情是财富,终身值得珍惜。

第三,你的抱怨表示你对现状有所不满,你在试图努力改变它们,在追求你想要的东西,这种欲望、上进心也是财富。

而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是你的财富。

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

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其益所不能”。

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

相对速度今天与昨天相比,我们很容易满足,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是必要的。

但我们还要同别人比,看看自己的相对速度。

《心里的锁》曾经收录过一个故事:甲乙两人到野外游玩,忽然来了只狗熊,甲赶紧换跑鞋,乙不解地问:换鞋有什么用,你还能跑过狗熊吗?甲说: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

确实,在这个故事中,除去道义的因素外,我们相信,甲的速度并不重要,相对速度却很关键,他只要跑得比乙快,就不会葬身熊腹。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想确定自己的位置,必须采用参照物,人都是在比较中生存的。

生存、发展的机会可能只有有限的名额,往往会有一大群人去拼抢,你只是尽力是不够的。

要优秀,要比别人强。

比别人强的捷径是:发现他们的优点,努力学习,把它变成自己的优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