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笔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笔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1章信息化基本知识1.1信息化基础知识1.1.1信息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论的奠基者香农(Claude E. Shannon):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1.1.2信息化信息化的主体: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

时域:一个长期的过程;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手段: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1.1.3国家信息化体系6要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信息技术应用是龙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信心网络是必要手段;1.2电子政务G2G G2B G2C1.3企业信息化企业资源计划(ERP)4个阶段:MRP(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闭环MRP、MRPII、ERP ERP的功能:财会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物流管理(销售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管理理念客户管理管理(CRM):基于方法学、软件和因特网的以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

CRM的功能:自动化的销售、自动化的市场营销、自动化的客户服务电子商务:B2B B2C C2C G2B企业信息系统:以企业信息战略规划为指导、起点是企业战略目标及企业的信息需求转换为信息系统目标,坚持为业务服务的原则,以应用为中心1.4商业智能商业智能的实现涉及到软件、硬件、咨询服务及应用,是对商业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和洞察力,促使他们做成对企业更有力的决策。

一般由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

第2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2.1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信息系统服务管理内容:(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2)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格管理(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4)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格管理三方一法:主建方、承建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办法2.2 信息系统服务资质管理一、二级资质申请,由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初审,报信息产业部审批。

三、四级资质申请,由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审批,报信息产业部备案。

获得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由信息产业部统一颁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2.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监理单位分为甲、乙、丙三级监理内容概况为四控三管一协调:四控: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变更控制三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一协调: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

2.4 ITIL和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审计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基础设施库)第3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3.1 信息系统集成简述分类:设备系统集成、应用系统集成3.2 信息系统建设生命周期:立项、开发、运维、消亡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SA)由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构成。

面向数据流,指导思想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基本原则是功能的分解及抽象,特别适合于数据处理领域。

3.3 软件工程3.4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及设计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UML图形:1、用例图:涉及的关系有关联(association)、泛化(inheritance)、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2、类图:描述了类、接口、协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对象图:描述了类图某一时刻的实际例子4、组件图5、部署图6、状态图7、序列图:描述对象间动态交互关系,着重体现对象间消息传递的时间顺序8、协作图: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及链接,能够表示消息的顺序和嵌套关系9、活动图UML视图:用例视图、设计(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现(构件)视图、实施视图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统一开发过程):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造阶段、交付阶段RUP目标:在可预见的工期内、在确定的预算内提交能够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3.5 软件架构架构模式:管道/过滤器模式、面向对象模式、事件驱动模式、分层模式、知识库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间件:数据库访问(ODBC、JDBC)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RPC)面向消息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MOM)分布式对象中间件(object request broker,ORB)事物中间件(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nitor,TPM)3.6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常用构建标准:OMG组织提出的CORBA,微软推出的COM,Sun公司推出的EJB3.7 计算机网络知识ISO OSI/RM7个协议功能:1、物理层:规定了网络设备之间物理连接的标准,在网络设备之间透明地传输比特流(调制解调器)2、数据链路层:提供相邻节点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功能(交换机、集线器)3、网络层:在通信子网中进行路由选择和通信控制4、传输层:提供两个端系统之间的可靠通信(TCP、UDP)5、会话层:建立和控制两个应用实体之间的会话过程6、表示层:提供统一的网络数据表示7、应用层:提供两个网络用户之间的分布式应用环境和应用开发环境层次化网络设计:核心层(Core Layer)、汇聚层(distribution Layer)、接入层(Access Layer)网络设计一般遵循一些原则:先进性、开放性、经济性、高可用性综合布线系统分6个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机房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第4章项目管理的一般知识4.1 什么是项目项目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使用一定资源,在确定的期间内、为特定发起人而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

项目目标要遵守SMART原则,即项目的目标要求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测量)、agree to(需相关方的一直同意)、realistic(现实)、time-oriented(有一定的时限)。

项目目标特性:(1)项目的目标有不同的优先级(2)项目目标具有层次性项目特点: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明细4.2 项目的组织方式4.3 项目的生命周期4.4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生命周期模型瀑布模型:V模型:原型化模型螺旋模型迭代模型4.5 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4.6 项目管理高级话题第5章立项管理5.1 立项管理内容项目建议书(立项申请)内同:(1)项目的必要性(2)项目的市场预测(3)产品方案或服务的市场预测(4)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可行性研究内容:(1)投资必要性(2)技术的可行性(3)财务可行性(4)组织可行性(5)经济可行性(6)社会可行性(7)风险因素及对策5.2 建设方的立项管理项目评估方法:项目评估法和全局评估法、总量评估法和增量评估法、费用效益评估法、成本效用分析法、多目标系统分析法5.3 承建方的立项管理项目论证内容:(1)技术可行性分析(2)人力及其他资源配置能力可行性分析(3)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4)项目风险分析(5)对可能的其他投标者的相关情况分析5.4 签订合同中标通知书发出30日内,订立书面合同。

第6章项目整理管理6.1 项目整理管理的主要活动和流程主要过程:项目日常管理、项目知识管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6.2 项目启动项目启动的依据:合同、项目工作说明书、环境的和组织的要素、组织过程资产。

项目启动的成果是项目章程。

6.3 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输入:项目章程、工作说明书、环境和组织要素、组织过程资产。

输出:项目范围说明书6.4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输入:项目章程、项目范围说明书、来自各计划过程的输出、预测、环境和组织要素因素、组织过程资产、工作绩效信息输出:项目管理计划、配置管理系统6.5 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输入:项目管理计划、已批准的纠正措施、已批准的预防措施、已批准的变更申请、已批准的缺陷修复、确认缺陷修复输出:可交付成果、请求的变更、已实施的变更、已实施的纠正措施、已实施的预防行动、已实施的缺陷修复、工作绩效数据6.6 监督和控制项目输入:项目管理计划、工作绩效信息、绩效报告输出:请求的变更、项目报告6.7 整体变更控制输入:项目管理计划、申请的变更、工作绩效信息、可交付物输出:变更申请被批准或被拒绝、项目管理计划(已批准更行)、已批准的纠正措施、已批准的预防措施、已批准的缺陷修复、可交付物(已批准的)6.8 项目收尾输入:项目管理计划、合同文件、组织过程资产输出: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的移交、管理收尾办法和合同收尾办法、已更新的组织过程资产第7章项目范围管理7.1 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产品范围:表示产品、服务或结果的特性和功能。

项目范围:为了完成具有规定特征和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项目工作。

7.2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输入:项目章程、项目范围说明书、组织过程资产、环境和组织因素、项目管理计划输出:项目范围管理计划7.3 范围定义7.4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最底层的工作单元称为工作包。

表示形式:分级的树形结构、列表形式。

输入: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管理计划、组织过程资产输出:WBS和WBS字典、范围基准、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7.5 范围确认输入:项目管理计划、可交付物输出:可接受的项目可交付物和工作、变更申请、更新的WBS和WBS字典7.6 范围控制输入:项目管理计划、工作绩效数据、绩效报告、已批准的变更申请输出:变更请求、工作绩效、组织过程资产更新、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第8章项目进度管理8.1 项目进度管理概述6个管理过程:(1)活动定义(2)活动排序(3)活动资源估算(4)活动历时估算(5)制定进度表(6)进度控制8.2 活动定义检查点: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对项目进行检查,比较实际及计划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差异进行调整。

离成本:完成阶段性工作的标志。

基线:指一个(或一组)配置项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

输入: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项目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输出:活动清单、活动属性、里程碑清单、请求的变更技术:分解、模板、滚动式规划、专家判断、规范组成部分8.3 活动排序输入:项目范围说明书、活动清单、活动属性、里程碑清单、批准的变更请求方法:前导图法、箭线图法、计划网络模板、确定依赖关系输出:项目进度网络图、活动清单、活动属性、请求的变更8.4 活动资源估算方法:专家判断、多方案分析、出版的估算数据、项目管理软件、自下而上估算输入: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活动清单、活动属性、资源可利用情况、项目管理计划输出:活动资源要求、活动属性、资源分解结构、资源日历、请求的变更8.5 活动历时估算方法:专家判断、类别估算、参数估算、三点估算、后备分析输入: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项目范围说明书、活动清单、活动属性、活动资源要求、资源日历、项目管理计划输出:活动历时估算、活动属性8.6 制定进度计划技术:进度网络分析、关键路线法、进度压缩、假设情景分析、资源平衡、关键链法、项目管理软件、应用日历、调整时间提前及滞后量、进度模型输入:组织过程资产、项目范围说明书、活动清单、活动属性、项目进度网络图、活动资源要求、资源日历、活动历时估算、项目管理计划输出:项目进度表、进度模型数据、进度基准、资源要求、活动属性、项目日历、请求的变更、项目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8.7 项目进度控制技术:进度报告、进度变更控制系统、绩效衡量、项目管理软件、偏差分析、进度比较横道图、资源平衡、假设条件情景分析、进度压缩、制订进度的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