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件]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综述PPT

[课件]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综述PPT


测控技术与仪器
实现方法
运动法:
基于运动的建模(shape-structure from motion)通过在2 幅或多幅未定标图像中检测匹配的特征点集,使用数值方法, 同时恢复出相机运动参数与场景几何,并得到物体三维模型。
鲁棒性差 精确性差 (窗口形状、大小)
1998
重庆科技学院
Boykov
基于图割的全局优化 (添加平滑性约束)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亮度法
亮度信息 无手工交互 没有严格的 光照条件要求 灵活性低 建模精度高
优点
缺点
鲁棒性低
全自动
复杂性高
应用于文物数字化、 人脸自动建模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于立体视觉的建模 由于匹配点的搜索是一个高自由度的问题,简单的搜 索方法极易陷入局部最优,这将极大地影响重建效果。因 此,逆向法主要需解决匹配特征点的高效搜索问题。 搜索的空间由二维降低到一维 图像间极线的对应关系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极线几何约束 图像校正
测控技术与仪器
单点比较
点匹配 窗口比较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1997
Seitz
体素颜色法
2000 1999
Kutulakos Culbertson
空间雕刻法 通用体素颜色法
2003
1998
重庆科技学院
Cheung
Faugeras
搜索空间由三维降至一维
水平集的局部优化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逆向法
在图像中搜索满足亮度一致性的匹配点,使用立体视觉的 三角测量原理,由这些特征点反算其对应的三维点位置。
Company
LOGO
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综述
目 录
引言
基本分类
实现方法 应用
总结与展望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引 言
对于计算机而言,其所能够直接获取到的数据源仅为二 维平面图像,相对于真实的三维景物无疑会存在着一定程度 的信息丢失,因此利用二维图像来重建三维物体便不可避免 的成为一个重点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对同一物体从不同 的角度分别成像,进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来恢复出 被摄物体的三维信息。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建模速度快
鲁棒性高 复杂性低 效率最高
轮廓法
输入源要求高
优点
缺点
精度低 物体大致的 三维轮廓 与拓扑
通用性好 透明、 纹理欠缺、 特征点较少 的物体的建模
重庆科技学院
应用于人机交互、 运动跟踪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实现方法
亮度法:
基于亮度的建模(shape from illumination)通过分析物体 多个视角下图像中亮度特征的一致性关系,恢复出其表面的深 度信息,并得到其三维几何模型。 亮 度 亮 一 Concept 度 致 一 性 致 算 性 对于满足 子 朗伯表面假设 颜色绝对差值算子 的物体,不论光源方向如何, 误差平方和算子 相同的表面点从任何方向观 归一化互相关算子 察都具有同样的亮度 特殊算子(特殊物体)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正向法
对物体所在的三维空间进行均匀采样,将各采样点投影到 所有可见的二维图像中,若其投影满足亮度一致性,则说明该 三维点属于物体表面,将其保留,否则,将其剔除。 基于图像一致性的重建
图像壳(photo hull) (物体的三维采样表示) 三维模型
由于采样点在投影过程中存在的互相遮挡现象会破坏 亮度一致性的判断,因此,正向法主要需解决遮挡问题 。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基本分类
基于图像的建模
基于图像的建模能够生成物体精确的三维几何模型, 根据图像采集时对光源是否进行主动控制,基于图像的几 何建模可以分为主动法与被动法2 种。
基于图像的建模
主动法
被动法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主动法
激光扫描法 优点
可视壳是所有轮廓图像反 Laurentini 投影到三维空间中形成的 三维锥壳的交集。 Martin 将物体所在的三维空间离散化成 体素,并使用正向试探,剔除投 影在轮廓区域外的体素,从而得 到物体的三维模型。
测控技术与仪器
1994
1983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1993
2002
2003
Szeliski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实现方法
轮廓法 运动法 亮度法
明暗法
实现方法
变焦法
纹理法
交互法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实现方法
轮廓法:
基于轮廓的建模(shape from silhouettes/contours)通 过分析物体多视角下的轮廓图像(contour)或侧影轮廓线 (silhouette),得到物体的三维模型。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基本分类 1、传统的三维建模技术
传统的三维建模主要使用基于几何造型的建模方法,由专 业美术人员通过使用几何造型软件(如AutoCAD,3DsMax, Maya等),运用计算机图形学与美术理论,创建出物体的三维 模型。
Tarini Marching Intersection 结构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Franco
八叉树 数据结构
兼顾速度 与精度
重庆科技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2001
Matusik
多边形逼近侧影轮廓线 消除锯齿现象
2000
Snow
背景减除算子实现亮度图像建模
2004 2006
重庆科技学院
Sinha 从未定标图像中生成三维可视壳 Forbes

缺点
Text
得到物体 精确的表 面细节特 征
成本很高 •操作不便 •后期处理 •有损处理

阴影法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基本分类 被动法
并不直接控制光源,而通过被动地分析图像中各种特征信 息,逆向地重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
对光照要求低
被动法 Text
技术成熟
成本较低
操作简单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基本分类 2、非传统的三维建模技术
三维漫游效果
三维全景漫游是指在由全景图像构建的全景空间里进 行切换,达到浏览各个不同场景的目的。 目前,实现三维全景漫游的技术有两种,一是在三维 全景或地图中添加其他三维全景的链接。第二种方法是采 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获取全景图像 对应的环境模型,实现全景空间与真实环境的一一映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