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输尿管结石病人的健康知识宣教
一、诱发因素:
1、长期食入高糖、高脂膳食者,可造成胆汁中三种脂类(胆固醇、卵磷脂、胆汁酸)的比例失调,胆固醇过饱合而引起结石;
2、惯用低蛋白,粗碳水化合物饮食者,容易发生胆红素结石;
3、不按时进餐,胆汁在胆囊内存留时间过长易成结石;
4、长期禁食,缺乏营养,可导致胆囊内胆汁郁滞,结石形成;
5、某些溶血性疾病或肝硬变时,也可导致胆囊结石(但这种结石多半是黑色结石);
6、胆道感染,胆囊壁发炎,其收缩功能减退,胆流障碍;
7、由于细菌的感染,可使结石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颗粒,以脱落细胞。
寄生虫卵等为核心,在胆汁中粘蛋白的帮助下,不断沉积,形成结石。
二、主要症状:疼痛、血尿、脓尿
三、因对措施:
1.多饮水,至少每日饮水2000~3000ml,以稀释尿液,使结石易于排出,除白天大量饮水外,睡前也须饮水500ml,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饮水200ml.多饮水可冲洗泌尿系统结石,又可稀释尿液,改变尿pH.如长期酸性尿易致尿酸结石,长期碱性尿易
2.适当调节饮食,可以预防结石的再生。
含钙结石患者应少吃牛奶等含钙高的饮食,草酸盐结石患者应少吃菠菜、马铃薯、豆类和浓茶等。
磷酸盐结石患者宜用低磷、低钙饮食,并口服氯化胺使尿液酸化,尿酸盐结石患者应少吃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
肉类及豆类,口服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亦利于尿酸盐结石的溶解。
3.观察排石现象,如绞痛部位下移,表明结石下移,疼痛突然消失,结石可能进入膀胱,这时病人应努力排尿,使结石排出。
4.增加体育活动。
除多饮水外还要增加休育活动,如跳跃等使结石易排出。
5.为排出结石病人增加日饮水量,如突然出现心慌、胸闷、脉博细弱等症状,应注意可能由于大量饮水而致使心脏负担过重,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6.经皮肾镜或经膀胱输尿管肾盂镜取石或超声碎石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恐惧焦虑心情,术后患者常伴有尿漏、出血,甚至肠穿孔或其他周围脏器损伤的并发症,应加强观察。
7.肾盂切开取石术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的护理:
①肉眼血尿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肉眼血尿。
②应保持引流管通畅,必要时用针筒生理盐水作冲抽。
③有无漏尿。
一般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尿液漏出,最好术中伤口内放置负压球吸引,术后可以作持续吸引漏尿,正确记录漏尿量,并可避免多次伤口换药。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病人,术后漏尿在3周以上,应作膀胱镜输尿管内插导管作内支架,可促使输尿管壁切口愈合而停止漏尿。
④高热。
外渗尿液引流不畅或有残余结石引起感染可发生高热,应严密观察体温、血象,必要时作B型超声波检查,了解肾周有无积液,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8.肾部分切除术和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护理:
①出血情况。
由于肾脏血流丰富,组织脆嫩,缝合止血不易,术后48小时内大出血者。
多因术中止血不够完善,应注意引流液血色深浅、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血尿程度,如有进行性出血者,有时需再次手术止血。
②术后应绝对卧床2周,7~10日是肠线吸收期,尤其要定期测血压、脉搏,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灌肠。
因便秘或咳嗽在用力时可致出血。
③预防感染。
④预防尿漏。
肾周围引流管应至少保留4日,确实无渗液后,才可拔除。
9.体外震波碎石术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常规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血尿进展、肾绞痛、发热,在碎石术及中西药总攻治疗情况下,要特别注意病员心肺功能的改变
四:出院指导:
1.多饮水,进清淡饮食
2.适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3.定期门诊复查,门诊时间安排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