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工程领域

地质工程领域

地质工程领域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工程领域包括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几个主要二级学科。

主要内容涉及到石油、天然气、煤田及其它金属与非金属矿床勘探、地质评价,地质设计与部署、勘探技术与设计、资源定量评价与决策管理等各个方面,体现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应用为主的特点。

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地质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地质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1、工程硕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企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的地质工程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地质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入学要求:
1、招收对象主要为取得学士学位后,从事3年或3年以上工程实践工作,经所在单位推荐的优秀在职人员。

2、报考人员须参加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为外语、数学和专业综合考试。

专业综合考试的重点是考核考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时间各占一半。

硕士生应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

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系学位委员会审查,学校批准,可进行论文答辩毕业,通过者获得工程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
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当前发展的方向,地质工程学科设置下列5个研究方向。

1.矿产普查与勘探
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四、课程设置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工程领域设置。

教学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

其中外语课程的要求是比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数学课程的要求是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专业课程应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实践。

2、攻读工程硕土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

3、课程设置框架及必修环节
(1)必修课程
①政治理论2学分
②外国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3学分
③知识产权1学分
④信息检索1学分
⑤基础理论类课程4学分
⑥专业技术课程(不少于4门)12学分
注:专业基础和专业类课程由学校与企业协商,并报学校相关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后确定。

(2)选修课程(至少3门)14学分
①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②经济、管理、法律和环境保护类课程
③行业发展概论类课程
④相关学科课程
注:选修课按方向设置几个课程模块。

(3)必修环节
①开题报告
②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4、课程管理有关规定
(1)所有课程均按本培养方案规定执行供学生选择。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订必须以培养方案为依据,不得随意增设课程和更改课程名称。

(3)对于跨学科录取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补本科相应专业主干课程四门,但不记学分。

5、免修、重修制度
(1)免修制度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课程可以提出免修申请,经导师、系和研究生处同意可以免修,但不免考,必须参加相应课程的考试,考试合格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

(2)重修制度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学期若有一门课程考试不及格(仅允许一门考试不及格),允许随一次课程进行重修,经考试合格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五、培养方式
l、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六、中期筛选
对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分流制,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所谓“筛选分流”是选拔优秀,促进多数,淘汰个别的一种鞭策机制。

研究生的素质应从品德、学识、能力三个方面来衡量,通过中期筛选对研究生进行一次全面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培养目标教育。

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学习成绩综合评定,对本年级学习成绩较差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按10%的比例进行分流考试,考试合格者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不合格者将学分修满并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后,发给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书。

七、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
(1)工程设计。

(2)研究论文。

3、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应有两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附表:
地质工程领域(地球探测信息技术方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一览表
附表:
地质工程领域(矿产普查与勘探方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一览表
附表:
地质工程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方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一览表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