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面铣刨施工组织设计

路面铣刨施工组织设计

0海南西线高速公路白莲立交至白马井立交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路面铣刨施工技术方案建设单位: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监督单位:海南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监理单位:海南海通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长沙市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日期: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六日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 (2)第二节、施工技术方案 (8)第三节、保证措施 (11)第四节、安全保障和交通管制措施 (18)第五节、文明施工 (19)海南西线高速公路白莲立交至白马井立交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路面铣刨施工技术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海口至洋浦一小时交通圈西线高速公路白莲立交至白马井立交段改建路段全长99.791km,起点桩号为K487+899 (白马井立交),终点桩号为K587+690,其中我标段起讫桩号为K508+840-K537+494,建设里程28.654km,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100km,路面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本次设计为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全面改建,总工期8个月。

根据省交通厅规划,首先对本项目左幅(即海口至三亚方向)全线封闭,作为施工作业区,封闭时间为2011年12月15日至2012年4月30日,2011年4月30日至2012年9月30日,封闭右幅并完成右幅(三亚至海口方向)所有工程量。

铣刨工程量:2 cm 厚30399m2;10 cm厚20716.2m2;12cm厚564028.8m2。

铣刨位置及宽度、厚度详见下表:第二节、施工技术方案(一)、铣刨旧路面时间及顺序安排左幅(即海口至三亚方向)施工:2011年12月16日至2012年2月20日;先选取K522+335至K523+193.8段作为铣刨的试验段,该段离泡沫沥青冷再生拌和站较近,便于组织施工;于2011年12月16日组织进行试验段的铣刨,待试验段铣刨完成后,由试验室立即对铣刨料等进行检测,确定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再确定由此段向起讫桩号分别铣刨。

右幅2012年5月10日至2012年6月15日。

(二)、人员、机械及试验检测设备组织1)、人员组织王启云:路面铣刨总负责,管理施工组织、机械调度等工作。

黄品良:项目总工,全面负责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刘小平:主要负责拌合站的生产、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和前场施工总负责。

刘昭太、丁秀娴:专职安全员,负责交通管制及疏导;胡瑜:主要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评定,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本项工作的质量管理。

陆剑霞:机械工程师负责调配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的调配等王广志:试验检测工程师,主要负责工程原材料的试验和检验,配合业主和总监代表,中心试验室选定各种面层混合料的配合比,以及施工中各种试验检测工作。

达勇:测量工程师,负责工程控制测量,指导各个施工段的位置、标高和厚度。

熊述华:路面工程师,负责施工,配备一个30人的路面施工队。

路面铣刨总负责由项目副经理王启云;总工黄品良负责技术指导;达勇负责放样;熊述华;配备一个20人的路面底基层施工队;质检工程师胡瑜负责铣刨质量及堆放处理;;王广志负责试验。

2)、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3)、试验、测量仪器一览表(三)、施工技术方案对铣刨路段提前进行高程、厚度、宽度及每段的长度测量,并做好标记,向监理工程师申请后进行铣刨旧路面施工。

原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分别采用3台维特根W2000型铣刨机(见下图)根据路面破坏的程度选取三种铣刨速度作为试验段进行路面的铣刨,自卸汽车装车运输至光村拌合站铣刨料仓堆放。

1、施工前,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交通组织设计》封闭交通及引导、分散车流,严格按照安全施工要求设立相关安全标志牌,建立工作区。

2、根据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技术服务组和监理工程师的意见,采取4ms的速度进行铣刨。

每次铣刨段长200m,宽2m。

3、测量:通过测点高程的比较来确定补修的面积、铣刨的面积和铣刨深度。

并用油漆对需要进行铣刨的路段做上标记,标明起止位置及铣刨的宽度、深度。

3、根据设计路段铣刨总宽度一般为路面设计宽度10.5m,安排3台维特根W2000型铣刨机往返共5次铣刨后,铣刨宽度10.0m,剩余边部0.5m宽沥青混凝土及夹层用人工配合装载机清除沥青砼;路面结构Ⅳ-1及Ⅳ-2型段落,边部的0.5m宽沥青混凝土可以留着在特殊路基处理时直接用挖机挖除。

4、不管铣刨厚度为多少,我标段均一次铣刨到底,不分层。

5、铣刨机铣刨:依据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的铣刨面积和铣刨深度沿着行车方向逐刀地进行铣刨。

沥青面层铣刨厚度>2cm,采用标准铣刨鼓的铣刨刀头间距为15mm,适用于整个面层的铣刨;面层铣刨厚度≤2cm采用精铣刨,精铣刨鼓的铣刨刀头间距为8mm。

6、实施连续铣刨时,在铣刨中调整铣刨深度,保证路面纵向平顺。

在开始铣刨过渡段,铣刨机铣刨深度要从零缓慢调整到计算的铣刨深度;在进入连续的下一个铣刨区间时,无论是增大还是减小铣刨深度,从原铣刨深度逐渐调整到新的铣刨深度,严禁突变,这就要求在划定铣刨区间时标定好调整过渡段的位置;结束铣刨过渡,铣刨机将原铣刨深度缓慢降低到零。

7、铣刨厚度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得将基层的铣刨料混入,对于可能存在的残留软弱夹层,路面结构Ⅳ路段可通过挖除基层时一并清除,路面结构Ⅱ需要通过人工凿除或挖机挖除的方式清除软弱夹层。

8、桥面及明涵刨铣:桥面铣刨施工基本同路面,但必须严格控制铣刨厚度,宁可少铣刨,也要保证不破坏桥面板或出现安全事故,必要时采用人工挖除。

9、铣刨料运输及堆放。

根据路面病害程度、铣刨面积及铣刨料运输距离,配备15吨运输车辆10辆。

铣刨机铣刨时,通过传输皮带将废旧混合料装上运输车辆,运到泡沫沥青冷再生拌和站按标准堆放。

堆放中对于铣刨料最大粒不能大于37.5mm,必要时进行筛分,剔除大粒径料,用装载机铲运到料仓后均匀地铺开,并堆成圆锥形料堆。

堆料高度不能能超过2m,料堆上方加盖棚布或搭设临时防雨棚,堆放场地应在场地稍高处,四周设临时排水沟。

10、整幅铣刨完成后,立即组织人工配合路面清扫机对下承层顶面进行及时清扫,清扫时应避免扬尘,采用洒水车洒水。

确保表面无杂物、无大面积灰尘覆盖,空压机要适当加大油门,以确保有足够的气压,清洁要做到不留死角,彻底清除表面浮尘、浮石。

11、质量控制:为保证铣刨料能回收利用,铣刨速度不能过快,通过试验才能确定铣刨速度。

铣刨料的最大粒径不能大于37.5mm,以节约铣刨料在筛分时不致过量浪费,得到铣刨料的最大利用率,所以铣刨时要做到车车有人跟踪。

12、施工工艺流程:13、当采用相同的铣刨速度时,路面越是破损严重的地段,所得到的铣刨料使用率越低,我标段拟采用4mmin为最佳铣刨速度,是结合江苏交通科学研究院技术服务组的试验结论及我标段路面破损程度决定的。

第三节、保证措施一、工期保证措施我标段按计划工期,将旧路面铣刨定为左幅65天,右幅35天。

为确保按期、优质完成合同段工程,拟制定以下保证措施。

1、积极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运输车辆进场,2、运用网络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应用统筹法、网络技术、系统工程等新技术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施工中适时根据工程进展,调整劳、材、机等资源配置,实现工期目标。

3、采用先进的设备及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配备性能良好、高效先进的施工机械,实行机械化作业;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将施工段落划分为3段,开展多工序同步施工、平行作业,控制作业循环时间,合理安排作业层次,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二、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管理好质量的关键,体制健全,程序合理,质量情况才能得到人为的控制。

本项目我们采用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标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按业主及监理要求完成项目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1、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实行技术人员承包责任制,确保技术工作的严密性与正确性。

2、推行现代化的技术管理,并严格按照网络计划实施,使整个工程处于受控状态。

3、建立施工方案数据库和信息反馈机制,实施动态管理。

4、坚持设计文件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

5、建立能满足各项实验要求的试验室,随时对铣刨料取样,切实把好试验关。

6、严格工序控制。

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工序交接检”、“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制度。

“三检”即:施工中的自检、互检、交接检。

工序交接检即: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合格检验,并经质检工程师或监理签证,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工序交接制度坚持做到“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位和资料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质量保证体系流程图(二)、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及各科室负责人和施工班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分项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数据检测。

每道工序质量检验流程如下框图所示。

(三)、工作人员管理工程开工前,组织进场的职工认真学习本工程关于质量管理的文件,明确本工程持质量目标,让全体职工心中有数,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鼓励职工为质量管理献计献策。

1、组织全体职工、合同工学习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

施工技术方案在实施前进行认真、详细的交底,确保方案实施顺利。

利用雨天和施工间隙,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2、对现场施工人员,尽量使其从事单一化施工项目,不随意调换工作,以提高生产熟练程度和稳定施工质量。

对于承包人雇请的合同制员工,承包人将尽量使其从事的施工项目单一化,以此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稳定施工质量。

3、项目工程质检小组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坚持以预防为主,深入认真开展质检小组活动,做好班组自检、互检、专检工作,执行谁负责,就负责工程质量的原则,建立以技术施工,检验为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4、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选派责任心强的检测员,建立工地试验室,按规范要求进行各项试验,提供科学依据,做好各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从方案,技术上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方案报总工程师审批,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方可实施。

各种材料进场,由试验室对该项目所需各种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抽检,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对混合型材料由试验室进行配比,其数据经计算机分析对比后,选择质量可靠性高的配比经自检工程师的审查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实施。

5、质检员,试验人员必须跟班作业,每一工序完工,经自检人员自检合格,报主任工程师复合签字后,填写报检单,由全面质量小组复合,确认合格,再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工程师代表检查合格后,方克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对于关键工序的工程质量,必须采用双控措施,经项目总工程师同意后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