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专题八人生观和价值观贺丹一、专题备考引擎1.考向预测:2011年备考要注意运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和集体主义的知识说明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说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理,说明倡导低碳生活的意义。

2.考向储备:本专题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合理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通过对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探究,引导学生树立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立足人民群众的价值观。

同时以此为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3.复习策略:本专题核心内容在如何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容包括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复习时,可以从人生观与价值观两条线展开,先从理论着手,进而掌握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体系。

命题选用的“情景”多为社会生活中的事例,有较强的时代性,因此复习时要注意结合当前弘扬的社会精神,分析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注意联系新涌现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尤其要关注本年度出现的如抗震英雄等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分析人生真正价值的内涵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提高运用能力,如人生价值的实现,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多进行概括总结,总结出答题套路,例如只要在材料中看到关注民生之类的,那历史唯物主义道理一定有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观点。

二、专题网络构建三、重点要点探究1.价值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价值观的标准(“两个符合”) →现阶段应该提倡和奉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2.人生价值观: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要求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分为静态:人与社会的关系;动态: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树立崇高的理想3.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自觉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想结合→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两个统一,达到两种境界4.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1)历史唯物主义的含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

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

(2)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哲学常识》第一课中的“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第六课中的“价值观”,第七课中的“人生价值观、人生观”和第八课第一节第二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节“在实践中锻炼成才”,都列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联系辩证唯物主义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它的理论适用于各个领域。

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

主要观点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发展、矛盾、实践和认识等。

历史唯物主义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只说明人类社会的现象,主要观点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理想、人民群众等。

四、时政热点链接:2010年上半年,陈光标向社会捐助总额近1.5亿元【时政要闻】作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中国首善、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切实做到为党和政府分担重任,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2009年,他以年度捐赠3.17亿元再获“中国首善”荣誉称号。

2010年上半年,陈光标向社会捐助总额近1.5亿元。

陈光标同时向全国企业家朋友发出倡议:作为党的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企业家朋友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财富观,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一个人的存在,如果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并使得他们幸福与快乐,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财富如水,如果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有钱人不能做守财奴,要用自己的行动消除老百姓对有钱人“为富不仁”的偏见。

受人尊重的慈善家,比孤独僵死在存折上的守财奴更光荣、更伟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我们的财富都是党和人民给予,当她需要的时候就应该慷慨付出。

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富而有德,德富财茂: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命题视角】视角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党和国家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因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不同的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道德模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进的社会意识。

学习道德模范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视角二:谈谈自己如何实现“道德模范”人物追求的人生观境界①在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经受着强烈的冲击和考验。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②人生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人的价值体现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视角三:陈光标的事迹对我们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同一中实现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客观条件,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五、备考演练1.2010年以来,从大蒜、大豆、玉米、姜、白糖到苹果,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市民的菜篮子和钱袋子承受了一波波“涨”的冲击,网友创造了诸如“蒜泥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等新名词,黑色幽默中折射出对现实的感慨。

这体现的哲理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根本2.2010年5月,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从西雅图的“太空时代的人类”,到日本爱知的“自然的睿智”,再到上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历届世博会的主题,反映的都是当时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表明()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③社会意识能够反映社会存在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③B②③ C ①④D③④3.在今年“两会”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谈到如何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时,温家宝总理以《离骚》名句“亦余心之所以善兮,岁九死其尤未悔”明志。

这句话表明()A.投身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C.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4.“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

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这是给予2009年度感动中国“年度特别奖”获得者——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的颁奖词。

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人生价值观道理有()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要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和索取的统一③精神贡献往往比物质贡献更重要、更伟大④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高三学生王某每天用手机上QQ空间,玩“偷菜”的游戏,目前他已拥有一套“花园别墅”和“千万资产”,心中很有成就感。

但一谈到将要面对的高考就害怕,因为他在高考的模拟考试中只能打200多分。

这启示我们()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看具体场合②感性认识是更个认识的起点③在立足现实基础上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④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处理好虚拟与现实的关系A 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6.2010年1月14日《扬子晚报》报道,提前推出的新版《英汉大字典》收录躲猫猫一词,译为hide-and-seek。

其他如房奴、宅男、山寨版等词也被录入词典。

这些词语之所以录入词典,说明了()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任何认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①④B ①②C ②③ D③④7.著名画家范曾先生在《自述》中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有人认为我的成功是由于钻营,由于机会,其实,人们应该记住我的一首抒怀诗:作画平生万万千,抽筋折骨变堪怜。

在艰难之时,我追逐着希望和光明。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①正确发挥意识的调节和控制作用②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主次矛盾的转化③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促成质变④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A ①③B ①② C③④ D②④8.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青年志愿者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培育优秀青年人才的途径和舞台。

在广州亚运会上,“绿羊羊”志愿者们又一次让志愿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感动了亚洲,感动了世界,更赢得了“大拇指一代”的赞誉。

“绿羊羊”志愿者们的事迹()①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现②表明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③表明青年的价值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④表明人们对社会的贡献仅限于精神层面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9.一次灾难会带来哀恸,也会带来共度时艰的温情.一次浩劫会生出疮痍,也会迸发强大的精神力量。

“每一次磨难,每一次走过,每一次洗礼和升华”,这是某网友对民族精神的真情概括。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这句话说明()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最终归宿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同步性D.民族精神具有社会历史性,岁时代的变迁而变迁10.2002年12月,国际展览局举行第132次成员国代表大会,对2010年世博会举办地进行投票表决,中国上海最终胜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