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认证服务方案
服务实施的主体:
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认证,由中国教育学会作为专业第三方开展相应工作。
服务可解决的问题:
●解决培训机构教师教学质量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多数培训机构教师的教学质量没有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同时很多培训机构为了快速扩张,导致师资招聘、培训、管理体系严重滞后,师资靠在校大学生、社会工作人员拼凑等情况。
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导力量和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通过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认证,一方面可以规范课外培训师资队伍,为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培训、教师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培训机构教师的发展指明方向,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的规范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将会不断的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
●解决行业中存在的过度营销的问题。
课外培训市场是在满足学生和家长多元化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学生和家长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同时目前培训机构教师缺乏统一的专业标准和专业水平评价标准。
这些往往导致家长在选在培训机构教师时存在盲目性选择的问题。
这也就为某些培训机构过度的营销提供可空间。
通过培训机构专业水平等级认证,可以逐步建立规范的培训机构教师队伍,有助于让学生和家长真正的了解老师,解决学生和家长之间信息不对称、家长盲目选择教师盲目性的问题,最终使培训机构进行过度营销的空间逐渐的消失。
●解决培训机构教师归属感的问题,促进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的稳定。
培训机构教师不同于公立学校的教师。
公立学校的教师的两个主要职责是教书和育人。
而培训机构教师虽然也承担育人的职责,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更多的注意力会放在教书和服务上,这就导致培训机构教师的身份属性不明确。
社会以及培训机构教师本身对自己的职业的定位存在着疑惑,缺乏归属感。
通过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认证可以让培训机构教师获得规范的身份,同时可以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成就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这将会增强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从而促进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
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服务内容概述
学会按照《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和《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评价标准》,对培训机构教师进行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的认证。
在认证过程中通过过程性材料审核、笔试、面试、成果认定与答辩等形式全方位的考核教师综合素养、学科素养、师德等。
培训机构初级教师专业水平认证—针对有意向从事培训机构教师职业的应届毕业生和培训机构中的准教师;定位为甄别教师是否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培训机构中级教师专业水平认证—针对培训机构中的骨干教师;定位为甄别教师是否具备骨干教师水平。
培训机构高级教师专业水平认证—针对培训机构中的优秀教师;定位为甄别教师是否具备行业引领教师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