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熊猫的生存现状_1

大熊猫的生存现状_1

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

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动物学上,大熊猫属食肉目。

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貘、白豹、虞等。

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如何?
大熊猫在几百万年间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

究其原因,除了外界环境的恶化以外,也有自身生育繁殖能力方面的问题。

据有关专家对大熊猫所作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和内分泌学等方面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

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生不育。

大熊猫性喜独居,发情后才愿意进行异性间的接触。

雌性大熊猫每年只发情一次,且其择偶性极强,非见“白马王子”不抛
“绣球”。

在野外,公兽们往往须通过残酷的斗殴竞争,最后的胜利者才能获得雌兽的亲睐。

如果一个小种群内缺乏足够优良的雄兽,显然就会大大降低雌雄正常交配的机会,并降低交配后的受孕率。

大熊猫产仔多数为单胎,即使产下双胎也往往只能抚养其中一只。

大熊猫幼仔非常脆弱,很易因缺乏营养、患病、气候恶劣或遭遇天敌而夭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