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初中生因钢琴考级压力而产生情绪困扰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一名初中生因钢琴考级与考重点高中相联系而产生压力,因存在不合理信念而产生心理问题进而紧张、焦虑、学习效率下降。
不良情绪影响了钢琴考级进程。
心理咨询师通过观察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放松训练与合理情绪疗法相结合。
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引导求助者降低情绪反应,从容应对压力。
一、一般资料苏某,女,12岁,初中一年级学生,身高1.54米,体态正常,身体健康。
性格内向,进取心强、自制力强做事追求完美。
家住威海市区,家庭经济状概况良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庭无精神病历史。
二、个人陈述与主诉主诉:一想到要考过钢琴十级就有压力,紧张、焦虑,不想练琴。
上课也不能集中精力,无心学习。
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睡不着觉。
个人陈述:父母教育严格,上小学父母为其买了钢琴。
小学成绩很好,并通过了钢琴六级考试。
上初中后知道钢琴考过十级,升重点高中时可优先入取。
决心一定要考过十级,压力很大。
近一个月来,心情一直很烦躁,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无心学习,一想到要过十级,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特来求助。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及母亲的反映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由母亲陪伴而来,体态正常,衣着整洁,说话时一直低着头,叙述时无精打采,但提到与钢琴考级有关的话题时就紧张焦虑,表现出烦躁与不安。
母亲反映:求助者从小听父母老师的话,做事追求完美、要强,学习很好并且在小学就考过钢琴六级。
受到邻里表扬,同学的羡慕。
因工作忙只对她学钢琴和考试成绩过问较多,近来成绩不理想、常受到钢琴老师的批评,干什么事也没精神。
四、评估与诊断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于钢琴考级压力而带来的焦虑情绪;持续一个多月;影了文化和钢琴学习效率,给求助者带来了痛苦,但未泛化。
根据以上分析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1、对考过钢琴考级的过分担心、害怕,产生不良情绪。
2、想到钢琴考级就紧张、心慌,焦虑不安。
3、对钢琴考级的过分焦虑是表层出现的情绪反映,实则是对考能否考入重点高中的担心。
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并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虽然与钢琴考级、入重点高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相关,但持续时间不到两个月,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问题也未泛化,所以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的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
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也未泛化。
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原因分析:1、生理因素:该求助者为女性,12岁以来月经,刚步入青春期,自尊心比较强,心灵容易受到伤害,且内容容易泛化。
2、社会因素:(1)父母对其要求严格;(2)父母对求助者关心、沟通不够,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正确的指导;(3)钢琴考级与升学相联系。
3、心理因素:(1)存在不合理信念,一定要过钢琴十级;(2)认为考不上重点高中,一切努力就白费了,自己就完了;(3)求助者的性格内向,缺少交往,做事追求完美也是造成心理困扰的一个重要原因。
(4)对钢琴学习缺乏正确的理解与对待。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本人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1)分析产生钢琴考级紧张的原因,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2)增进与父母、同学的交流沟通,扩大社会支持。
(3)通过放松训练帮助求助者解除对钢琴考级的紧张害怕心理,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2、最终目标:在近期目标的基础上构建求助者的合理信念并应用于生活中其他方面;提高求助者的沟通能力,进而提高生活适应能力,促进全面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1、主要的咨询方法与适应原理采用放松训练和合理情绪疗法相结合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1)合理情绪治疗是本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的,基本理论主要为ABC 理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ABC来自 3个英文字的字首,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过钢琴十级可以优先入取重点高中(A),引起了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反应(C),产生这种负性情绪的真正原因是苏某的“我一定要考入重点高中”、“我一定要考过钢琴十级”和“进不了重点高中我就完了”错误认知信念,而不是钢琴考过十级可优先入重点高中这件事本身。
(2)放松训练是一种自我调整方法,通过机体主动放松来增强对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般是在安静的环境中按一定要求完成特定的动作程序,通过反复的练习,使人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增强适应能力,调整因过度紧张而造成的生理心理功能失调,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
(放松训练方法)2、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的与咨询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1)有权了解的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等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执业资格等相关的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果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咨询次数:5次,每周1次,每次1小时;咨询收费:50元/次;心理测量收费: SCL-90:60元/次。
七、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咨询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
三个阶段的咨询自2008年12月20日开始,前两次属于诊断阶段,中间两次为心理帮助阶段,后一次属于结束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一、心理诊断和评估阶段第一次咨询(2008年12月20日)1、目的:(1)建立咨询关系;(2)收集资料;(3)澄清问题。
2、方法:会谈法;3、过程:(1)通过热情、尊重、积极关注等方式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与求助者的母亲交谈,了解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3)进行摄入性会谈,全面了解求助者问题。
摄入性会谈过程如下:咨询师(以下简称“咨”):请进,请坐,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的帮助?求助者(以下简称“求”):你能让我别烦、别紧张,顺利考过钢琴十级吗?咨:能说具体点吗?求:一想到要考过钢琴十级就心里难受,晚上睡不着觉,白天也没精神。
咨: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求:一个月以前吧。
咨:以前有过这样的经历或感受吗?求:以前没有。
咨:你自己感觉这样的原因是什么?求:考过钢琴十级就可以优先入取重点高中,所以我要求自己一定要过十级,之后就很烦,不想练了,但我一直强制自己,最后干什么都烦。
咨:你的意思是要求自己一定要过十级,所以很烦,是这样吗?求:好像是。
咨:为什么一定要过十级,别的途径不能入重点高中?求:学习也可以但考过钢琴十级把握大些。
咨:你的意思是就是一定要进重点高中?求:是呀,那样才有前途,不然我就完了。
咨:你觉得还有什么让你烦或让你担心吗?除了考十级、考高中好像没什么了。
咨:再想想。
求:(沉思)……没有了。
咨:这种情绪影响你的学习或是生活其他方面吗?就是说你干别的什么也那么烦吗?求:不大影响吧,就是没心思干,以前很快干完的事现在老半天才能干完。
咨:好,今天谈到这里吧?求:好的。
(4)家庭作业:书面总结出使你焦虑、烦的事件,及其原因。
第二次时间:2008年12月27日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结合收集的资料及咨询师观察、分析、诊断,对问题定性;(3)确定咨询目标;(4)制定咨询方案;(5)学习放松训练;(6)介绍合理情绪疗法,找出不合理信念并帮助改善不良的人际交往。
方法:会谈法放松训练过程:(1)对求助者的问题定性并做出初步分析;(2)与求助者一起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3)与助者者的父母交谈,对产生钢琴考级焦虑心理及交流不良等问题进行分析;(4)学习放松训练,并告诉求助者在每次想到要考过钢琴十级焦虑不安是就做;(5)求助者简单讲解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寻找不合理的信念;作业:(1)每天要和父母交流10分钟,在校尽量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
(2)反复练习放松训练;(3)列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试着与之辩论。
第三次时间:2008年12月24日目的:(1)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2)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分析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3)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辩论;(4)让求助者学会自己与不合理情绪辩论。
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过程:(1)结合求助者自己列出的问题,以合理情绪疗法为指导,使求助者认识到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导致了自己的情绪困扰;(2)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与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辩论,使求助者进一步认识到使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导致自己现在的不良情绪;辩论片段:咨询师(以下简称“咨”):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下你的钢琴考级焦虑问题。
求助者(以下简称“求”):以前我可喜欢练琴了,现在一想起练琴就紧张、焦虑而且特别烦……咨:你感觉是什么原因使你现在练琴特别烦?求:因为我现在要求自己一定要过十级,以前练琴是出于兴趣,现在不是了。
咨:为什么一定要考过十级?求:考过十级可以优先入取重点高中。
咨:要是考不进重点高中会怎么样?求:那就完了吧,没什么前途了,以后的人生就没什么意义了,很糟糕,不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