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方案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方案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方案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目的和意义:
1、促进校内师生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校园。

2、有利于了解全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防患于未来,构建安全校园。

3、提高学校素质教育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4、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减少长期教学所造成的疲劳感,帮其获得动力和幸福感。

6、帮助教师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上所遭遇的困惑,树立良好的形象,以积极的姿态影响引导学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三、培训内容:
1、教师心里减压
2、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3、如何识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4、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技巧
5、教师人际关系疏通
四、培训形式:
1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讲座
2本校参加培训教师分组讨论
3.个别辅导
五、培训流程:
(一)成立领导小组,提高思想觉悟
学校将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导小组,抓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求全
员参与。

我们要切实加强和提高教师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全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做
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二)骨干教师讲座
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做专题讲座,并现场解答相关问题。

讲座的安排、布置,由政教处负债。

(三)心理培训学习,提高活动质量
(四)、开设”心育”课
我们要认真按照课程计划开足、上齐、上好心理活动课,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
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淡化理论,强化行为指导和行为训练,进
行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
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

同时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
手段辅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从而更加全面提高学生的
心理素质。

(五)、开展心理咨询辅导
心理咨询辅导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学校准备利用“心理咨询室”、
“悄悄话信箱”以及电话专线、“心育知识专栏”、校广播对学生
和家长开放,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并动员全体教师加强对本班
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心理档案和典型案例做好跟踪记录,帮助学
生接触心理烦恼、困惑、焦虑。

(六)培训后跟踪
一、现状分析
我校自2011年在全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经过长
期的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
良好的影响。

教师的心理环境稳定、乐观和积极,对学校管理、同
事工作、个人生活、学生成长的心理状态都有很大影响,并左右其
行动。

因此,有效克服教师心理障碍,塑造教师良好心态,成为学
校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教师的职业发展来看,提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校面对教师所表现的现状,对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教师的不良情绪产生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与工作适应问题。

(1)由于教师岗位调整,教师感到自己很
难胜任学习与工作,心理压力较大。

(2)班容量过大,家长期望值过高,给教师带来教育管理的难度。

(3)教师自我专业化发展规划不明晰,产生职业倦怠。

人际适应问题。

(1)教师处理班级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时偏激或
不当,使学生及家长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困扰教师的情绪。

(2)教
师与家长沟通缺乏自信与必要的技巧,影响职业形象,自我适应问题。

(1)教师对自己不断增长的愿望一时得不到满足产生困惑。

(2)学生的表现与教师的期望值相差较大等,使教师产生焦虑、急躁等负
性情绪。

二、指导思想
三、工作目标
依托“教师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与自我调节”研究课题,继续通过教师负性情绪产生原因的静态和动态研究,总结探究教师负性情
绪产生的原因,并对上述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调节教师负性情绪的
有效方法,让教师在激烈竞争中学会微笑面对工作、微笑面对生活,学会与他人友善相待、和睦相处、真诚交流、协作共事。

遵循“阳光、健康、快乐”的宗旨,塑造教师阳光心态,促进教师身心和谐
发展。

四、工作方法
行动法调查法观察法谈话法
一、说苦恼,谈不解师:同学们,词语“苦恼”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苦恼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自己的苦恼?(老师可以结合实际,先说一说自己的苦恼,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你说的是自己真实的苦恼,此环节重在营造真诚的氛围,让学生敞开心扉说真实的感受。

)学生可能的苦恼:
1、害怕考试,更害怕考差后挨批。

2、爸妈给的零花钱太少。

3、长的不漂亮,同学不太喜欢我
4、作业多
5、不喜欢家长逼着上辅导班。

二、了解心理健康师:我们的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

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行为协调,5人际关系适应,6反应适度,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下面我们来做两个小测试:
第一个,你习惯怎样走路?是抬着头走路,还是低着头走路?请抬头走路的同学举手,好!同学们,抬头走路的人呢可以看到眼前的大片风景,那是内心自信、愉快、乐观、开朗的表现;而低头走路的人看到的只是脚下那一小块土地,那是内心忧郁、苦闷的写照
第二个,你的面前有一个杯子,杯子里有半杯水,你会说杯子里只有半杯水,还是会说杯子里还有半杯水呢?显而易见,前者是消极态度,而后者则是一种积极态度。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乐于学习;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意志健全,树立自信。

三、认识自己,对症下药了解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我们的苦恼,怎样才能不再苦恼呢?1、注意异常。

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比如,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当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劳、力不从心、心烦意乱等,从而无法田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厌学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桌上的东西尽量减少。

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学习工具外,尽量少摆东西在课桌上,这样可以减少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4、人际关系紧张。

与好朋友、同学之间、与老师之间、与家人之间等,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条件是相互的尊重。

对同学道句“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一定会为你赢得不少朋友;对老师说句“您请”、“您辛苦了”、“谢谢您”等,会拉近你和老师的距离;在家里,给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你会觉得更加温暖。

看过“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方案”的人还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