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缸体的选材及加工黄文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要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汽车的行驶性能,故有汽车心脏之称。
而缸体又是发动机的基础零件,通过它把发动机的曲轴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以及供油、润滑等系统连接成一个整体。
一般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为20%-25%,即使是高性能的发动机,其热效率也不到30%。
大量的热量散失,其中排气损失约占总能量的40%左右,运动机件的摩擦损失10%左右,最后20%是冷却损失。
本文将综述介绍该零件在不同汽车公司的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同时也将展望未来可能应用在发动机缸体上的新材料。
英文摘要 A very popular subest abred for investigation at present is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ceramics-new high temperature structural materials as subetites for metals in the manufacture of engines.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outstaying features,mufacturing.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缸体;铸铁;铝合金;陶瓷;性能;制备;正文1 零件的工作条件、失效方式及性能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零件,通过它把发动机的曲轴连杆和配气机构以及供油、润滑等系统连接成一个整体,缸体内部气缸与活塞相连,长期处于高温、高压、润滑不良条件下工作。
气缸外部与大气相连,因此需要冷却。
带走大量的热能。
气缸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因为磨损、剥落、拉缸、腐蚀、气蚀而失效。
因此,发动机气缸应达到耐高温、耐磨、热胀系数小、抗热胀性能好、化学稳定性能好等诸多要求。
而随着对汽车轻量化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发动机气缸材料日新月异。
2 国内车用发动机市场需求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汽车企业(集团)2011年年底形成整车产能1 841万辆,相应发动机产能已达到年产1 671万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汽车保有量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2006年至2010年,汽车保有量年均增加951万辆;据分析,目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为7 000多万辆,到2020年将达到2亿辆,也就是每年将净增1 300万辆,考虑到汽车报废等因素,每年净增量将在2 000万辆左右。
巨大的汽车市场保有量,必将促进汽车发动机缸体市场的大发展,现在常用的有灰铸铁、铝合金,而随着近几年工艺的进步,蠕墨铸铁和镁合金也逐渐使用到发动机缸体中。
陶瓷发动机也在紧密地研制中,已经生产出了样机,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相信未来以钛合金和复合材料为首的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也会逐渐运用到发动机缸体中。
3 灰铸铁汽缸体材料3.1 灰铸铁材料简介灰铸铁由于具有良好的铸造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越的耐磨性、减振性和导热性,而且生产方便,价格便宜,在很多工业领域的铁系零件中被选为复杂形状零件的首选材料,特别是发动机缸体、缸盖。
铸铁铸件一般占各类铸件总产量的75%以上;而灰铸铁产量又占铸铁件总产量的75%以上。
发动机缸体一般采用HT250或者更高牌号的低合金铸铁,金相组织为98%以上的珠光体;为保证良好的铸造工艺性能,在化学成分的控制上采用较高的碳胆量(3.9%-4.1%CE),在化学成分中绝大多数含有Cr0.15%-0.40%和Cu0-0.8%,有的还含有Mo、Ni、Sn等元素,以提高铸件本体的强度、硬度极其均匀性以及薄断面处的珠光体量(一般大于95%),铸铁本体监测点硬度以185HB-235HB居多,很少低于180HB。
3.2 熔化工艺和设备缸体铸造所用的熔炼设备大多为冲天炉—中频感应炉双联熔炼,也有采用中频感应炉—中频感应炉双联熔炼,而使用变频感应炉作为保温炉的企业亦在不断增加。
为了节能和环保,部分企业的冲天炉采用水冷热风除尘方式,用具有高发热值的铸造焦取代冶金焦,以提高铁液温度,保证铁液质量,增强熔化效率。
一汽铸造公司的冲天炉熔化过程控制采用微机等集散式控制系统。
哈尔滨东安机械厂、上汽通用和安徽奇瑞等许多车间的熔化设备多数以中频炉为主。
从熔炼质量看,这些熔炼设备都能满足供货需求,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接近。
随着工业废钢的生产量增加,国内已经采用以废钢增碳的熔化工艺来生产缸体等薄壁高强度合金铸铁件,这为提高铸件质量和稳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一汽铸造公司使用国产10 t中频熔化炉,采用废钢增碳熔化技术生产高强度灰铸铁,铸件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水平,抗拉强度达230-320 MPa,硬度达180-220 HB,内腔清洁度要求小于3 000 mg。
目前,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的汽车铸造行业采用大吨位中(变)频炉熔化也是一种趋势。
如安徽芜湖奇瑞60万台发动机缸体铸造及原一汽大宇发动机有限公司铸铁厂(现为上海通用烟台动力)熔炼炉和保温炉全部采用美国应达8 t容量的中频炉和20 t容量的保温炉。
近10年来,随着静态变频装置的发展,其效率和安全性能不断提高而投资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使得铸造厂采用中频感应电炉来代替工频感应电炉熔炼铁合金和非铁合金变得越来越普遍。
3.3 造型工艺和设备缸体是发动机上最关键、最复杂的铸件,其壁厚最薄处往往不到3 mm,缸体铸件生产应用最广的仍然是湿型粘土砂,具有成型性能好、能耗低、噪音小、污染少、效率高、运行可靠等优点的静压造型线及气冲造型线使用较为广泛。
近年来,国内外造型线制造厂家对造型机的不断改进,先后已出现气冲加压实、气流增益气冲加压实、静压加压实、主动多触头压实、成型挤压等加砂方式,砂型硬度更加均匀化,成为缸体铸件生产首选的造型设备。
另外,对于发动机缸体铸件年产量万台左右的厂家,如潍柴四川柴油机厂和康明斯四川五粮液等大中型柴油机缸体铸造企业,均采用pepset自硬砂工艺和三乙胺冷芯盒工艺,这也是节能低碳的最佳选择。
国内清华大学、济南铸锻所等早已研制静压造型线,苏州铸造机械厂和保定维尔的静压造型线以及无锡华佩线已有数条投入使用,但他们在整线性能和铸型质量一致性方面还显得不足。
因此,国内汽车铸件生产所用造型线多以进口为主,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捷迈铸造工程公司为扬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一条砂箱尺寸为1 000 mm×750 mm×320 mm的静压造型线,该线主机选用德国HWS 公司的静压造型机,辅机由国内提供,是国内单主机布线生产率最高的造型线,代表了当今世界的最高造型技术水平。
气冲造型问世几十年,其技术发展也在不断提高和进步,与其它现代化湿型砂造型方法一样,都是追求提高砂型紧实的均匀性,从而保证砂型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内部致密。
3.4 制芯工艺和设备目前,国内汽车铸造厂缸体生产所用砂芯如水套砂芯、曲轴箱砂芯、缸筒与顶端砂芯、前后端面砂芯等依各厂条件不同,分别采用冷芯盒制芯、热芯盒制芯或覆膜壳芯制芯。
冷芯盒工艺因其芯砂流动性、溃散性、生产率、节能和砂芯精度优于其它制芯工艺,在国内汽车发动机缸体铸造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从今后趋势看,其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另外,采用锁芯工艺,利用砂芯上开设的工艺孔,二次填砂固化,使多个砂芯组合为一个整体组合砂芯,然后整体涂料、烘干,这样铸件尺寸精度可大大提高,总体尺寸误差不超过0.3 mm。
多数厂家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制芯中心”使全部制芯过程实现自动化。
制芯等设备主要有德国兰佩冷芯制芯机、西班牙洛拉门迪制芯中心、日本浪速等,国产热芯设备有单工位、两工位、四工位等,壳芯设备有K763/874壳芯机等,可满足复杂、薄壁、高精度铸件对砂芯质量的要求。
3.5 砂处理工艺和设备砂处理工艺对铸件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在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条件下,型砂周期循环使用,国内汽车行业都非常重视反复使用过程中型砂性能的变化规律,力求选择好的砂处理工艺流程,并采用逐级多点检测和自动控制。
随着高压、气冲及静压造型工艺对型砂要求严格性的不断提高,相当多厂家进口了大容量高速混砂设备,如一汽二铸厂采用2套200t/h砂处理单元,分别都配有美国国家工程公司辛普森22G高效混砂机和连续双盘冷却器,整个系统配有各种检测仪器,通过中央控制室模拟控制;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和天津内燃机厂等引进日本新东公司SSD型砂处理系统,回砂采用测温加水(MIA)和测湿加水(MIC)装置以及型砂成型性控制仪,配以先进的检测系统,通过自动化监控向静压造型线提供合格的型砂;上海通用、烟台动力、安徽奇瑞等公司采用塔式结构的砂处理单元,使用国外公司的高效混砂机,旧砂冷却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并将旧砂破碎、磁选、筛分、增湿冷却、辅料定量、混砂等工艺布置在24 m×24 m×25 m 左右的空间内,这也是目前国外较先进的布置形式。
常州法迪尔克公司开发的MXC 30~120 t/h系列变频式冷却混砂机实现了混砂机创新性的突破,在沈阳华晨、常柴股份等20余家发动机铸造厂得到推广。
其砂处理系统布置简单,减少了设备、厂房的基础投入;采用调速变频,降低能耗,型砂混制更均匀;充分发挥膨润土的效率,降低加入量,有效控制型砂温度。
国内一些汽车发动机铸造厂由于使用砂芯数量较多,落砂时有大量溃散砂芯(这些砂芯几乎都是树脂砂芯)流入到旧砂中,使旧砂量远远超过砂系统的容纳量,迫使必须抛弃大量的旧砂以保持砂处理系统平衡,在所抛弃的旧砂中,不仅有芯头、清理的废砂以及除尘细粉,还有许多落砂时不易破碎的型砂块,形成混合型旧砂。
如果把这种混合型旧砂作为废砂(废弃物)抛弃,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废弃旧砂堆放既占场地,又污染环境,还需大量的运输费用。
为减少这类混合型旧砂的产生,有的发动机缸体铸造厂采用热法再生:如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公司引进意大利的热法再生设备已在生产中应用;一汽铸造公司引进日本热法再生和机械再生结合技术,处理芯砂和型、芯砂混合砂已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粘土湿型旧砂再生技术的应用近年来有了突破,实践证明湿型粘土旧砂经热法再生后的LOI值、热膨胀率、发气量、角形系数及灰分含量等指标都优于新砂。
但就目前国内铸造行业现状而言,粘土湿型砂热法再生技术的推广仍不如预期的那么广泛,仅有宜宾五粮液康明斯发动机缸体铸造厂以及东风、一拖等大型铸造厂、长三角地区的吴江、昆山等地建有热法焙烧炉用于旧砂再生。
最近国外流行一种集铸造与热处理于一体,即落砂、再生和热处理三合一的工艺,国内已陆续有一些采用自硬砂工艺生产铝缸体的铸造厂在落砂清理工序中推广这种工艺。
在焙烧炉中,砂型和砂芯的树脂粘结剂所含有的许多能量在与炉中高温及富氧气氛接触燃烧后会被释放,而伴随着粘结剂的燃烧,砂型和砂芯中的型砂就会散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