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

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

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政策的定义
社会政策公共政策的一个领域。

(一)社会政策的定义 5
1、从概念上看,社会政策中的“社会”一词是取其狭义的用法
2、从政府公共政策实践的角度看,社会政策是政府向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服务和实施社会管理的政策体系。

3、从运行原则上看,社会政策属于福利性原则的领域。

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一定范围内的公共权威机构制定的使个人或家庭可以在市场之外以非等价交换的社会供给方式得到可以直接支配或使用的资源,以满足社会性地认识到的个人需求,增进公民的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的政策。


(二)社会政策的实质
实质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

政府“干预”社会福利事务——残余式社会福利
政府“包揽”社会福利事务——制度式社会福利
二、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
1、社会保障政策
2、公共医疗卫生政策
3、公共住房政策
4、公共教育政策
5、劳动就业政策
6、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求的个人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7、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
8、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越轨的行为矫治)
三、社会政策与其他类似概念的关系
(一)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
1、社会福利的概念的含义
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低偿提供物质或服务产品的制度和过程。

2、关系
联系
区别:表达问题的角度不同;各国的外延不同。

(二)社会政策与社会保护
1、社会保护的基本含义
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类型
预防性——原则:基本权利保护;增能
治疗性——原则:补偿;社会关照
2、关系
(三)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
1、社会行政的基本含义
一般指政府行政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代表国家和社会事务方面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2、关系
(四)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
(一)区别 6
所谓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区别,准确地说是指社会政策与不包括社会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的区别。

1、二者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具有不同的性质
公共政策主要涉及的是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的公共供给,而社会政策主要涉及的是可以排他性地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和服务,即私益物品和收费物品,这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供给的物品和服务。

私益物品和收费物品之所以要依据社会政策来供给,是因为对这些物品或服务的需求中某些部分已经成为社会性地认识到的需要,并以社会供给或公共供给的方式来满足。

这样就使社会政策成为一类特殊的公共政策。

2、二者增进社会福利的路径不同
社会政策供给一部分私益物品和服务,因此,从道理上说,它增进社会福利主要是通过满足个人的某些需求,通过增进个人福利来增进社会福利;而不包括社会政策的其他公共政策则是通过增进社会福利来增进个人福利的,如维持了社会安全、社会秩序,控制了具有有害的外部效应的社会经济活动,推进了具有有益的外部效应的社会经济活动,协调了公共资源的使用等,都是通过增进一定范围内的公共福利、集体福利来增进个人眼前的或长远的福利。

3、决定二者的大前提不同。

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从一开始提出就是“科学范式”,通过科学方法来制定公共政策。

社会政策研究并不排斥实证研究,而且还需要大量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但是社会政策的产生和形成经常是由于提出它们的人的信仰体系或价值观念。

(二)共同点
主要是指它们的形成过程的共同点。

主要体现在:
1、一项具体的政策的确定往往是各种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

2、确定下来的政策的设计、执行都应该主要以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的运用为主,以此来保证政策的科学性。

(三)二者之间不确定的界限
实际上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政策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和不确定的。

原因之一就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不确定。

从定义上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是否具有使用上的排他性;或者说,如果每个人对某种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这种物品就可以被称为纯公共物品。

以纯公共物品作为一端,另一端就是私人物品,其特点是一个人消费增加一个单位就使得他人的消费减少一个单位。

在这两个端点之间的一些物品往往是既可以由公共供应的方式提供,也可以通过市场获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