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古诗词总复习

初中语文古诗词总复习

初中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初中古诗词题材丰富,体裁俱备,意象众多。

A、题材:⑴爱情诗:《关雎》《蒹葭》《无题》等。

⑵思妇诗:《醉花阴》《望江南》等。

⑶思乡诗:《次北固山下》《渡荆门送别》《黄鹤楼》《相见欢》等。

⑷思亲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望月有感》《夜雨寄北》等。

⑸送赠诗:《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元二使安西》等。

⑹爱国诗:《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别云间》等⑺忠君题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雁门太守行》等。

⑻忧民题材:《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刈麦》《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⑼边塞诗:《从军行》《雁门太守行》《渔家傲·秋思》《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⑽田园诗:《归园田居》《过故人庄》《游山西村》等。

⑾咏史诗:《赤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等。

⑿写景抒情诗:《观沧海》《使至塞上》《望岳》《钱塘湖春行》《西江月》等。

⒀叙事诗:《木兰诗》《石壕吏》《观刈麦》等。

B、体裁:⑴四言古诗::《关雎》《蒹葭》《观沧海》《龟虽寿》等。

⑵五言古体诗:《归园田居》《饮酒》《石壕吏》《观刈麦》等。

⑶歌行体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雁门太守行》《行路难》等。

⑷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使至塞上》《春望》等。

⑸五绝:《竹里馆》《送灵澈上人》等。

⑹七律:《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无题》《黄鹤楼》《过零丁洋》等。

⑺七绝:《夜雨寄北》《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观书有感》等⑻词:《望江南》《相见欢》《渔家傲·秋思》《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明月几时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卜算子·咏梅》《西江月》《清平乐·村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等。

⑼曲:《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朝天子·咏喇叭》等。

C、意象:根据意象背出原诗句。

⑴鸟类:关雎、青鸟、苍鹰、飞鸟、归鸟、雁、凫雁、子规、鹤、黄鹤、黄鹂、早莺、燕子、新燕、鸥鹭、惊鹊、鸣蝉、昏鸦。

⑵花:葵、菊、黄花、杨花、枳花、梨花、枣花、藕花、稻花、落花、落红、乱花、百花。

⑶草:荇菜、蒹葭、征蓬、白草、芳草、青青草、幽草、兰芽、枯藤。

⑷树:松、柳色、古柳、烟柳、折柳、暖树、病树、烟树、老树、绿杨、槲叶、梧桐、梅、竹、幽篁。

⑸日:初日、日升、白日、落日、落晖、斜晖、日暮、日夕、夕阳。

⑹月:明月、月光、婵娟。

⑺风:秋风、北风。

⑻云:浓云、愁云、浮云、曾云、黑云、白云。

⑼雨:小雨、暮雨、夜雨。

⑽径:幽径、曲径、香径。

⑾舟:帆、轻舟、扁舟、沉舟、舴艋舟。

⑿马:班马、瘦马、铁马、千骑、马蹄。

⒀其他动物:神龟、腾蛇、熊、鹿、虫声、蛙声、春蚕、鸡(鸡笼、鸡鸣、黄鸡)、鹅。

⒁其他意象:星汉、湖、江水、流水、溪头、小桥、露、雪、烟(长烟、孤烟)、烽火、青山、茅屋、茅檐、茅店、春泥、剑、雕弓、角、沙场、酒……(二)课标要求:理解诗文大意。

古诗中有的字词词义区别甚微,有的释义全同,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更可能使人错解。

为了准确理解诗意,故略举几例以明之。

1、《诗经》中有几个的词义差别难辨。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洲:水中的陆地)溯游从之,宛在水中zhi。

(zhi:水中的小块陆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坻:chi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②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si。

(si:水边)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流:择取。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采:采摘。

)参差荇菜,左右mao之。

(mao:挑选。

)2、不同字却解释相同的词。

①次北固山下。

(次:停泊。

)泊秦淮。

(泊:停泊。

)②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妪:老妇。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翁媪?(媪:老妇人。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

(樽:酒杯。

)引觞满斟,颓然就醉。

(觞:酒杯。

)觥筹交错。

(觥:酒杯。

)3、同一字不同释义的词。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乘:乘坐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乘:驾着,乘坐。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乘:趁着。

)②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悠:思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闲静。

)③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许:答应,允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许:这样。

)④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流:择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流:流走。

)4、古今异义词。

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今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的人。

)②酒酣胸胆尚开张。

(开张:古义——宽阔,豪壮。

今义——店铺开业。

)③最喜小儿亡赖。

(亡赖:古义——顽皮,淘气。

今义——放刁撒泼,蛮不讲理;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般:古义——一种。

今义——一样,普通。

)⑤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前途:古义——前面的路程。

今义——将来的光景。

)五、第四轮复习:学以致用。

课标要求“在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和吸收”。

作文中能恰如其分地引用古诗词,是作文得高分的一大亮点。

既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精神,又凝重了文学底蕴,还精练了文笔。

现就作文中可引用的古诗举隅在下。

1、写愁苦的诗句:①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④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⑤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⑧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富有哲理的诗句: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带酒的诗句: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笆与羌笛。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⑤一曲新词酒一杯。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⑦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⑧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⑩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4、写月的诗句: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⑤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⑦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⑨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⑩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串古诗词语句成文一例:走进新版初中语文,倘徉于古诗苑中,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壮美风光尽收眼底,春夏秋冬的斑斓色彩令人目不暇接。

吟诗忆境,神游古今,心潮澎湃,感慨良多。

(1)生机盎然,鲜艳盈目的江南好春光。

《次北固山下》,目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兴奋不已,决意明儿《钱塘湖春行》,哇!好不美哉,真是“西湖美景三月三”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登临《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前访湖阴先生故里,王荆公说的一点不错:“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转《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泛舟溪头,“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饱赏湖光山色,踏遍名胜古迹,足涉乡村野里,再去入寺参禅,“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漫步破山寺,令人心旷神怡——“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是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劝君切莫伤惜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还是乐天说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山清水秀,炙日炎炎的乡村好天气。

“杨花落尽子规啼”之时,游蕲水清泉寺,又是一番景致:“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当夜行黄沙道中,江南山村盛夏之夜映眼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小住几日,高唱《清平乐·村居》《过故人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穿梭乡村间,早晨《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采桑,采桑城南隅。

”午去《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乐天真伟大——“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秋思百万,悲秋南北的秋日愁风景。

在南方,登《宣洲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沿江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往庐山,《饮酒》陶公旧宿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醉翁之意不在酒,只为《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匆匆往北走,羁留在成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亲人相思见不得,惟有《夜雨寄北》表心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再北行,进东京,“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还要走,只身一人上征途,《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跋山涉水,《使至塞上》,是另一番景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