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整体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整体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1)课程指导中心
是区域课程规划、课程建设、课程指导和教材研发中心
•承担区域课程规划、建设、实施、资源整合的研究以及部 分地方课程教材研发任务。
•指导学校优化课程方案,形成与育人目标一致课程方案。 •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并组织课程建设相关交流活动。 •指导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 教育教学全过程。
2.调整研训部门职能定位
• 理念:做好转型期服务,做中发展、共同发展是主旋律 • 四个转变:“知识传播”向“知识生产”转变 “补充短缺”向“挖掘潜力”转变 “传承经验”向“创新实践”转变 “经验指导”向“实证改进”转变
• 服务:满足需求并引领需求,创新内容形式。
“五个中心”的职能定位 课程指导中心 教学研究中心 质量评价中心 资源建设中心 教师发展中心 2012年提出,校庆40周年
十年基础教育课改回顾
• 2002年,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区小学和 初中从一年级全面开展实验。 • 2007年,实施高中新课程,全员行动,逐步推进。 • 2002年,以理念更新为主题推进课程改革 • 2003年,以科研方式推进课程改革 • 2004年,以基地校引领模式推进课程改革 • 2005年,以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为核心 • 2006年,以评价制度变革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
分阶段重点推进课改
• • • • • • • • 2007年,以经验提升为中心推进课程改革 2008年,以高中课改为重点引领课程改革推进 2009年,以教师队伍能力再建设为主题推进 2010年,以教师队伍能力再建设为主题推进 2011年,以基础教育改革项目深入推进 2012年,以横纵整合为重点深度推进 2013年,名师团队培育引领 2014年,教育资源布局调整
4.综合素质评价功能不足。
5.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6.学校教育管理出现断层。。
分析:
• 挑战巨大: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充分满足群众需求依然是 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内涵发展是必走之路。 • 基本理念:着眼未来,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本。 不削峰填谷,而是扬长补短;不平均发展,而是各有特色 • 基本思路: 1.拓宽视野,大背景下整体规划 2.遵循规律,倡导教育家办教育 3.项目载体,破解教育难点问题 4.协同创新,开放发展提高质量
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开发建设,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共 性需求和个性需求,是提高质量、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 措施。
思考几个现象
• • • •
• • • •
阿里巴巴和余额宝 腾讯和微信 苹果、索尼、诺基亚 美国金融危机
未来的发展:跨界思维与现代发展 未来:需要跨界创新 现在:基于学科和跨学科学习的跨界思考和行动 需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经历综合性强、复杂性强 的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建设。
(3)质量评价中心
• 负责区域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和各学段各学科的学业质 量监测。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 体系。 转型: 选拔甄别——诊断改进 单一评价——多元评价 绝对成绩——增量分析 定性评述——基于标准
(4)资源建设中心
负责区域内课程、教学和教师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工作
• 内容:主要有课程资源、教学资源、质量评价资源、教 师培训资源等。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师德修养、学科教 学、班级管理、教师成长等)。 • 形式:包括文本资源、多媒体资源、视频资源(微课程、 moocs)等。
项目引领解难题 协同创新促发展 —— 整体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主要内容
• 海淀教育基本情况和新挑战
• 顶层规划整体推进课程改革 • 项目引领破解难题提高质量
一、区域教育基本情况和面临挑战
• 1.类别较全:学前、小学、中学、职高、特教、工读、 成教、社会培训机构,500余所。
• 2.规模较大:28万余人。中小学在校生总数25万人,占 全市21%;各类培训机构培训150万人次/年。 • 3.水平较高:素质教育各方面,课程、教学、评价、科 技、艺术、体育、中高考情况等。 • 4.差异仍在:城乡差距、校际差距、类别差距。
(5)教师发展中心
• 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及区域教师队伍特点,整体规 划区域教师培训,建立分层次、分学段、分学科教师 培训体系。 • 开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组织实施培训。 • 指导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化 水平和终身学习能力。 • 强调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新任教师、区级骨学提升空间很大。
• • • • • 关注具体内容多,忽视课程整体价值。 关注知识解析多,忽视知识形成过程。 关注教学技能多,忽视学科思想方法。 关注教师的教多,忽视学生学的方法。 关注单课时改进,忽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结果:解题尚可,解决问题能力不够
目标:关注学科素养不够。 方式:关注学习过程不够。
二、顶层规划整体推进课程改革
1.绘制“海淀教育”新地图
•近三年,调整教育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以优 质、均衡、公平为特征“教育新地图”。南、北、东。 (1)市级示范校、素质教育先进校。 (2)高校对口支援中小学:25、40。 (3)教研部门对口支援初中校:2所。 •未来:调整学区划分,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促进海淀 区基础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
回顾十年课改,初见成效
• 学生为本教育观已被广泛认同理解
• 从执行国家课程走向自主规划课程
• 从讲授式为主的教学转向多种形式教学
• 教师专业素养整体提升
• 探索教育家办学
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新挑战
• 基本矛盾:海淀优质教育资源 过于多、过于好;不够多、不够好; 上学难、上好学难并存。 • 教育教学问题和挑战: 1.学校课程方案有待优化。 2.学段割裂阻碍学生发展。
是帮助各个学校为达成育人目标的关键部门(新)
(2)教学研究中心
• 是海淀区教师教学研究与学生学习研究中心。 • 内容:聚焦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与方法,指向学科能 力发展、指导教师开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优化课 堂教学,关注学法指导,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特别强调学的经历和过程。 • 形式:校本教研、学区教研、区域研修、国际研修、 网络研修等。以项目为载体的“学区跟进式”将教研 的重心下移,持续改进,点对点帮助学区提高教研的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