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

后续课程: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育实习。

总学分:2学分。

总学时:36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中学语文教师为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历史和现状、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掌握中学语文教材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能力。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研讨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形成发展过程,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了解本课程的内容结构与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对象。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学。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与标准语文教材研究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与标准语文教材研究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知识点:课程,教学,课程论,教学论,语文教育学,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对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任务。

技能点:理解课程、教材、教学的含义,理解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育学的含义,分析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形成发展过程二、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三、本课程的内容结构与学习方法阅读书目:1.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三卷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钟启泉主编:《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徐林祥主编:《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二章语文课程(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语文与语文课程的含义,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理解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价值。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特点。

教学难点:母语教学,语言与言语,工具性与人文性。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性质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性质论争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知识点:语文,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特点,语文课程任务,语文课程价值,工具性,人文性,母语,语言,言语,文字,文章,汉语,文学,文化,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国文,国语。

技能点:分析语文的含义,分析语文课程的含义,分析语文课程的性质,分析语文课程的特点,理解语文课程的任务,理解语文课程的价值。

第一节语文与语文课程一、“语文”的含义二、“语文课程”的含义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二、语文课程的特点第三节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价值一、语文课程的任务二、语文课程的价值阅读书目:1.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吕叔湘著:《吕叔湘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张志公著:《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第三章语文课程标准(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教学难点: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标准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标准论争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知识点:学堂章程,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语文素养。

技能点:分析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分析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

第一节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一、学堂章程时期的课程文件二、国文国语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文件三、语文教学大纲时期的课程文件四、语文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文件第二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三、语文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阅读书目:1.课程教材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杨再隋等编著:《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9.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四章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百年嬗变,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构成要素,理解语文课程内容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掌握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掌握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理解语文课程的实施原则。

教学重点: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目标。

教学难点:三维目标。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目标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目标论争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知识点:语文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课程内容,习得,学得。

技能点:分析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演变,分析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构成要素,理解语文课程的内容,分析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分析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语文课程目标的百年嬗变一、学堂章程时期的课程目标二、国文国语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目标三、语文教学大纲时期的课程目标四、语文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目标第二节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构成要素一、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二、语文课程目标的构成要素第三节语文课程内容一、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二、语文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三、语文课程内容的预设与生成第四节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一、初中语文课程总目标与内容二、初中语文课程阶段目标与内容第五节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一、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二、必修课程目标三、选修课程目标第六节语文课程的实施原则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二、习得与学得相辅相成三、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辅相成四、听说读写协调发展五、积累与运用相结合阅读书目:1.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吕叔湘著:《吕叔湘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张志公著:《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课程教材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李杏保、方有林、徐林祥主编:《国文国语教育论典》 (上、下册),语文出版社2014年版。

9.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五章语文教材的编制理论(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外延、特点和功能,了解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熟悉语文教材构成要素与结构类型。

教学重点: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教学难点: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教材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教材论争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知识点:语文教材,语文教材的功能,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

技能点:分析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分析语文教材的功能,分析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分析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

第一节语文教材及其功能一、课程与教材二、新课程视域下的语文教材三、新课程视野下语文教材的功能第二节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一、语文教材编制的心理学基础二、语文教材编制的学科基础三、语文教材编制的课程论基础第三节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与结构类型一、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二、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阅读书目:1.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家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概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顾黄初、顾振彪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刘占泉著:《汉语文教材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9.王荣生等著:《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施平著:《中国语文教材经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2.王林发主编:《新课程语文教材教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韩雪屏著:《语文课程知识初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