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不同炮制品的功效比较
中药入药前需要经过炮制加工才可入药,如莱菔子生升熟降,蒲黄生行熟止,首乌生泻熟补,川乌生毒熟减,苍术生猛熟缓,延胡索生效熟增,药物经过炮制加工可以减毒、增效、除杂,还可以缓和药性,达到其他目的.下面我把一些常用中药及其炮制后的功效归纳总结,以期对初学中医者更好的掌握和合理的应用中药有所帮助。
一、炒法
(一)清炒法
1.炒黄
决明子:生决明子清肝热,润肠燥,炒决明子平肝养肾,用于头痛眩晕。
莱菔子:生升熟降。
生莱菔子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炒后变升为降,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酸枣仁:生枣仁,治胆热嗜眠,炒枣仁治胆虚不寐。
薏苡仁:生的长于清热利湿,炒的健脾止泻。
火麻仁:生的通便,炒火麻仁补虚。
2.炒焦
山楂:生山楂活血化瘀,焦山楂消食除胀止泻,山楂炭止痢。
栀子:生栀子长于泻火。
生栀子粉:外敷治扭挫伤痛。
栀子仁:治内热。
栀子皮治表热。
栀子连壳:清上焦热.栀子去壳:清下焦热.
炒栀子:清热除烦。
焦栀子:适于脾胃虚弱者。
栀子炭:凉血止血.
姜汁炒栀子:除烦止呕.
槟榔:生槟榔杀虫.炒槟榔:消食导滞,治痢疾里急后重。
炒的槟榔(强),焦的(体弱)。
川楝子:生川楝子杀虫、疗癣兼止痛.焦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盐制疗疝止痛。
3。
炒炭
荆芥:芥穗治表证无汗。
炒荆芥治表证有汗,荆芥炭散热止血。
地榆:生地榆凉血解毒,炭止血。
蒲黄:生行血破瘀止痛,炭止血。
生姜: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治胃寒呕吐。
干姜长于温中,治脾寒或腹部寒痛.煨姜长治肠胃之寒,炮姜长治下焦之寒,炮姜炭温血分之寒,止血,姜汁治胃寒呕吐,姜皮行水消肿.
藕节:生的凉血化瘀,藕节炭收涩止血。
槐花:生的清热泻火,槐花炭凉血止血。
侧柏叶:生的止咳生发,炭止血。
茜草:生的凉血化瘀,炭止血。
乌梅:生的生津、安蛔,炭止血。
(二)加辅料炒
1.麸炒
僵蚕:生僵蚕散风热,祛风定惊;麸炒化痰散结。
枳实:生枳实长于攻下,炒行气消胀.枳壳同枳实,但力不及枳实强,作用和缓偏行下焦之气。
2.米炒
党参:生党参益气生津,米炒健脾止泻,蜜炙补中益气。
3。
土炒
山药:生山药多用于虚劳痰嗽及消渴,土炒补脾止泻,麸炒补脾肺肾。
白术:生白术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土炒补脾止泻,麸炒健脾益气,焦白术健脾止泻。
4。
砂烫
鳖甲:生滋阴退热,醋鳖甲软坚散结.
龟甲:生龟甲滋阴潜阳,醋龟甲滋阴止血。
5.蛤粉炒
阿胶:生阿胶滋阴补血,润燥,止血.蛤粉炒治阴虚咳嗽。
蒲黄炒止血。
二、炙法
黄连:生黄连清心火,大肠火,姜汁炒黄连泻胃火,酒炒泻上焦火,吴萸炙舒肝和胃止呕.
大黄:生大黄泡服或入汤剂后下,偏急下。
炒大黄:缓下。
酒大黄活血消瘀,大黄炭:止血,醋制大黄:活血消瘀。
白芍:生白芍敛阴平肝.炒白芍:柔肝和胃止痛。
酒炒白芍:调经止血.醋炒:疏肝解郁,止血.土炒:柔肝和胃,止泻.
当归:生当归: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酒炒:通行血脉。
土炒用于血虚便溏,既补血又不滑肠。
当归炭:温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
常山:生常山:涌吐痰饮,酒炙用于疟疾。
牛膝:生牛膝:活血消瘀,熟牛膝:补肾强筋。
豨莶草:生的清热解毒,酒蒸的祛风活络.
2.醋炙
柴胡:生柴胡疏散风热,多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醋炙舒肝止痛,鳖血制清肝退热。
延胡索:生延胡索治胸痛、胸闷及心悸.酒延胡索活血止痛.醋延胡索行气止痛。
香附:生香附理气解郁。
醋香附疏肝止痛,消积化滞,酒香附通经脉,散结滞,多用寒疝腹痛。
香附炭:治崩漏。
四制香附行气解郁,调经散结。
艾叶:生艾叶:多制成绒外用,长于行滞,醋艾叶:散寒止痛。
艾叶炭:温经止血。
青皮:生青皮消积化滞,醋青皮疏肝破气止痛。
五灵脂:生的活血止痛,炒的止血。
3。
盐炙
知母:生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盐知母滋阴降火,清虚热。
黄柏:生黄柏泻实火,盐黄柏退虚热,泻肾火。
酒炒黄柏泻心火(清血分湿热)。
黄柏炭:止血.
4。
姜汁炙
厚朴:一般不生用.姜厚朴宽中和胃。
甘草:生甘草泻火解毒,化痰止咳。
炙甘草治心动悸,脉结代。
白前:生白前长治外感咳嗽,炙白前治内伤咳嗽。
黄芪:生黄芪固表、托毒、生肌。
炙黄芪补脾益气。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
生麻黄发汗力强。
蜜麻黄缓和发汗作用,增强止咳平喘作用.
紫菀:生紫菀长治外感新咳,炙紫菀治体虚久咳。
百部:生百部灭虱杀虫,炙百部止咳化痰,内服量不宜大.
枇杷叶:生枇杷叶长治新咳,炙枇杷叶长治久咳。
并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款冬花:生款冬花长治新咳,炙款冬花长治久咳。
桑白皮:生桑白皮清热泻肺,炙桑白皮止咳平喘。
百合:生百合清心安神,炙阴虚久咳。
旋复花:生的消痰行水,炙的降气止呕。
罂粟壳:蜜炙止咳,醋炙止痢,生的止痛。
6.油炙
淫羊藿:羊油炙长于壮阳,油炙治肾虚喘咳。
三、煅法
石膏:生石膏清胃降火,煅石膏收敛生肌。
瓦楞子:生瓦楞子消痰化瘀,软坚散结。
煅瓦楞子制酸止痛,可用治胃痛泛酸。
珍珠母:生平肝潜阳,定惊安神。
煅收涩制酸。
吞服治胃酸过多。
龙骨:生龙骨平肝安神,煅龙骨收敛固涩。
牡蛎:生牡蛎平肝潜阳,降逆止血。
煅牡蛎收敛固涩。
赭石:生赭石镇逆凉血.煅赭石收敛止血。
四、蒸煮chan法
地黄: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鲜地黄清热凉血.
干地黄:养阴生津。
熟地黄滋阴补血。
地黄炭:止血。
何首乌:生首乌通便解毒。
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
黄芩:生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酒炒清湿热.黄芩炭止血.枯芩清肺火,条芩请大肠火.
五味子:生五味子敛肺止咳平喘。
醋五味子涩精止泻。
酒五味子益肾固精。
蜜五味子补益肺肾,用于久咳虚喘.
肉苁蓉:生的补肾止浊,滑肠通便,酒制补肾助阳。
附子:生的回阳救逆(久煎2小时以上),制附子温补阳气(久煎)。
远志:生远志外用于疮疡肿痛,乳房肿痛。
炙远志安神益智.蜜远志化痰止咳(寒痰咳喘)
杏仁:生杏仁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用于新病咳喘,肠燥便秘。
炒杏仁温肺散寒,用于肺寒咳喘。
白扁豆:生的清暑化湿,用于暑湿和消渴。
扁豆衣,祛暑化湿。
炒的健脾止泻.
半夏:生的多外用,消肿散结,清半夏燥湿化痰,姜半夏降逆止呕,法半夏去寒痰。
半夏曲健胃消食.
天南星:生的多做外用,消痈疽止痛,内服祛风止痉。
制南星治顽痰,胆南星清化热痰(偏凉,药性缓和,功同制南星)
五、发酵发芽法
麦芽:生麦芽消食,炒麦芽回乳.焦麦芽消食积停滞力更大,尤消面食之积.
谷芽:生的消食,炒谷芽健脾开胃。
六、制霜法
柏子仁:生用于肠燥便秘,炒的或制霜用于虚烦失眠。
七、煨法
肉豆蔻:煨制固肠止泻.
木香:生的行气,煨的止泻。
葛根:生葛根能清热,可解肌发表,生津止渴。
煨葛根治脾虚泄泻.
诃子:生的敛肺下气,煨的涩肠止泻。
药材通过炮制达到不同的目的,所以在配方时应注意处方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