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现场火灾报警系统技术及施工方案

生产现场火灾报警系统技术及施工方案

火灾报警系统技术及施工方案一、总则1、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XX公司项目工程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提出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2、本文件在甲方与乙方确认签字后即成为合同技术附件,本附件作为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3、乙方具备所供的系统在国内同等容量、同等功能规模两个相同企业、两年以上成功运行业绩以及工程安装指导和调试的资格和经验,其分包商亦应具有同样资格和经验并完全执行本规范书的要求,不允许分包商再分包。

4、乙方应严格遵守本规定,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解除其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正确设计、选材、制造等以及满足规定的工艺技术要求的责任。

乙方会根据其经验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材、制造并提供一整套能符合规定要求的设备和材料。

5、凡对于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系统的某些必备要求,而未列入本规定者也属于本规定的范围。

二、设计规范及标准乙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并参考一下规范。

三、产品性能及技术要求1、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火灾自动报警总控制器(以下简称总控制器)与火灾自动报警区域控制器(以下简称区域控制器)相结合的控制方式,总控制器与区域控制器之间通过网络相连接,总控制器设置在控制中心分别控制需控制的各个区域控制器。

各区域控制器现场也能控制及联动本防火分区的设备。

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总控制器、区域控制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光纤、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等装置组成。

2、实现分布智能与集中智能并举处理,二总线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系统。

带多线联动控制盘,可直接实现手动/自动控制。

键盘上可实现手动控制总线输出启动,以实现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手动与自动操作。

联动逻辑表达式可直接从键盘输入,增强现场灵活性。

具有标准RS232/485接口,可连接其他电子系统。

控制器具有跳电保护的事件记录功能,用于追查历史报警及操作时间,可记录1000条信息。

具有完善的系统自诊断功能,整个系统处于不间断的自检状态,所有设备、线路、控制器内各元件单元之间都处于系统自动监测状态,要能保证系统可靠工作、维修维护方便。

3、编码型火灾声光报警器:占用一个地址。

非编码型一般属于防爆型其驱动模块按区域集中设置在该设备所在区域的模块箱内,在火警时发出火警的声、光显示信号。

安装位置距地面2.2米及以上。

6、感烟激光探测器:内置单片机,具有现场参数采集能力,同时具备自诊断功能,可自动完成对外界环境参数变化的补偿,根据存储的环境参数变化的特性曲线进行类比分析,做出火警、故障的判断。

7感温光纤:线型温度探测器,用于线缆槽,变压器、开关柜、电力电缆火灾预报及报警,额定动作温度85±10%。

8、防爆模块箱:用于集中安装各种模块(隔爆型)。

9、乙方提供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在甲方特定条件下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运行,确保系统正确、稳定地运行。

火灾检测报警系统设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通过布置在集中控制室的控制中心,实现对厂区相关设备的火灾检测报警系统的监控。

四、火灾自动报警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系统分为八个区域进行火灾监控和控制,然后通过网络连接至报警总控制器上。

火灾自动报警区域分为:1区域:2区域:3区域:4区域:采集数据。

7区域:采用激光烟感加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

8区域:采用激光烟感加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

9区域:采用激光烟感加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

10区域:采用激光烟感加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

五、施工安装要求1、乙方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图纸进行施工。

2、火灾报警电缆按照图纸在电缆桥架内敷设或明配管敷设,敷设线管均为内外热镀锌国标钢管,防火等级为一级,所有管线用管道支架进行进行固定,所有接线盒、过线盒、现场接线箱、管线弯头均为工业级,设备底座与接线盒处缝隙用防火材料封堵。

3、区域控制器与各部位通过控制电缆线相连接,联网电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辐射在室外电缆桥架上,地埋电缆时穿塑料制品管加以防护。

设备模块箱集中安装在区域控制器处,区域控制器设在电缆夹层内。

4、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厂区规章制度进行安装,危险防爆场所要严格执行厂区安全规范(如动火证,危险区域气体分析,登高作业证等)。

5、乙方安装应按照有关消防标准规范进行安装,.安装时并且遵守化工场所的有关安全规定。

6、本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乙方负责安装/调试,所有安装材料及设备由乙方提供,施工依据按照甲方要求施工。

7、乙方安装材料包括技术协议内所列的器材、系统组件、管件及设备材料,乙方提供的材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

8、乙方应有相关施工资质,具有类是工程业绩,施工完毕应保证整个系统正常,具备甲方验收条件。

9、乙方在工程完毕交付甲方时,提供一份火灾报警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包括火灾报警平面图及分布图纸制版各若干份。

六、供货范围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总控制器、区域控制器、主控制盘:包括盘内电源、通讯、控制、指示、报警等全部设备。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就地设备:包括控制器及功能模件、火灾探测器模块及安装底座、备用电池、耐火电缆、电缆穿线管以及安装材料附件、材料和各类功能接口等。

3、除以上二条外,乙方应提供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的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并根据设计图纸提供详细的供货范围清单由甲方确认。

4、乙方的供货范围还应包括提供本工程最终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

5、工程施工完成以后,乙方必须提供完整的竣工图。

七、工作范围乙方应提供满足本规范书要求所必须的硬件、软件和现场安装、调试服务、以及最终的甲方验收。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乙方提供的资料全部为中文资料。

乙方应按照甲方要求和使用条件,负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货(设备和安装材料)、安装、调试直至通过甲方的人员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并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和有效地运行。

2、乙方全面负责系统安装,包括系统内的接线。

负责系统软件的编程和调试,并达到本规范书的全部功能要求。

预警设备出厂前应通过动态模拟的方法,进行闭环运行、测试和演示本规范书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在进行这种模拟测试和演示时,应有具备专职进行这种测试和演示的专家、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以及必要的测试设备。

使用方有权在设备验收期间随时对控制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进行抽查。

3、甲方负责提供电源,配合接口设计,系统与外部的电缆联系。

4、乙方应现场指导设备安装和运行调试,保证设备正式运行后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合同和设备技术说明规定的标准。

八、供货清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设备及材料清单(一)以上清单包括设计图纸中的所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涉及的设备及系统信号线等。

供货清单应包含设计图纸要求的设备数量及相应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九、售后服务1、质保期甲方验收合格之日起算质量保修期为一年,乙方在接到用户电话12小时内赶到现场及时解决问题,如因为质量而造成系统不能运行,乙方将无条件的为甲方更换。

如在保修期内因人为因素或不可抗外力造成系统不正常,乙方收取成本费用而不再收取其它附加费。

2、乙方提供的资料应包括所提供设备的安装、运行、注意事项、使用说明书和维护方法的详细说明(要求为中文版)。

十、质量保证及培训1、乙方提供的设备材料在出厂前应按照标准规范的要求,完成出厂试验和检验项目,并完成和向甲方提交完整的试验报告。

2、本协议配置及功能应满足甲方验收规范并由乙方进行安装并保证消防验收合格,不满足甲方验收规范所缺的配置及功能由乙方免费完善。

现场对甲方消防值班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根据现场需要乙方派专业人员到现场安装/调试。

3、设备交货期为20天。

投标方依照供货清单供货,除供货清单外的安装材料全部由乙方负责。

若有变动之处,需由甲方确认,配合甲方完善。

火灾报警系统施工方案1、取样管选材A、选取材料必须配有国家建材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其检测报告中注明阻燃指标,以便证明其是难燃自熄材质。

B、在有腐蚀性气体及温热交替较大场合宜选用ABS;在管路(四根)较短,弯头总和小于4个场合可以考虑采用UPVC材质;如果管路较长(>4个),可以采用阻燃弯UPVC管,主要是其可以手工弯制弯头2、辅料选材如选定阻燃冷弯PVC弯,其配套辅材一般如下表:3、取样管安装(1)一般要求A、标准采样管是在被保护区内安装外径为25mm的阻燃PVC管。

B、为确保通过空气采样系统气流状况通畅,吸气泵排出的气体的气压应与被探测区域的气压相等或略低。

C、取样管上取样孔采用Φ2.5-Φ4.0mm,取样孔之间距1-4m。

一般将每根取样管分成三段。

如单管长70米,前20m中取样孔为Φ2.5mm。

中间30m取样孔为Φ3.00mm,后20米取样孔为Φ3.5mm。

依次将取样孔变大,最末端塞为4个Φ4孔,每个取样孔上贴上指示标签。

D、取样管上直角弯应尽量避免小弧度,可采用半径大于或等于20cm手工弯制,故选用取样管为阻燃冷弯管。

E、取样管路总长度最好小于200米,极限250米(4根×50米、3根×70米、2根×100米),而每路取样管上取样孔的数量最好不超过25个,当只用一根管路时,长度不要超过100米。

F、每根管直角弯小于10个。

G、实际应用中,每根管路的长度应尽量接近,这样可使空气取样系统内部气流容易平衡。

H、若环境要求取样管承受很大的承载力或长时间暴露于强光、极热、极冷的环境中,或是遇到可溶解PVC管气体时,也可以使用ABS 管或其他金属管材。

I、每个取样孔的间距(即保护半径)最大不应超过8米,管和管之间不大于8米,最小不应少于1米。

(2)取样管安装前加工及丈量丈量现场确定取样管弯头数量,所用根数,配接直通数。

每根管长3米,配一个直通,每1.0-1.2米配一个托卡。

低层辅管可以先辅设后打取样孔,高空辅设必须先打取样孔,取样孔径Φ2.5mm,末端塞用Φ4mm钻头均匀打4个孔,然后粘好取样孔标签。

取样管长度依据设计手册和图纸中注明的长度。

管路处理一般有下列几种:A、切用手锯切断,须将锯沫去净。

用切刀时注意防止切手。

B、弯一般取40cm长管将弯管器插入其中(弯管器一端用结实绳子连出,以便弯曲成形后可用力拉出弯管器),将热吹风机对其应弯部位吹加热,加热时要移动,使加热部分大于25cm,加热5-8分钟后可以手工弯曲成半径为20cm圆弧,注意弯曲一定均匀,防止死弯,同时必须保证弯曲后两头成90度角,并防止扭曲不在同一平面。

弯曲半径变化不是全部为半径20cm,两根管平行时,第一根为R20cm,那么第二根半径就必须是:200-间隙A-25mm,这样才能保证弯曲平行放置时,外观顺畅美观,但是最小半径不能小于R10cm,弯管后不要急于抽出弯管器,应稍等温度变低后,再用力抽出弯管器(通过绳索),如效果不好,可多次反复,成型后备用。

C、粘粘接管路时应将管路端部外侧清洁干净,均匀涂胶长度为2cm,再将直通内壁(或三通内壁)均匀涂胶,然后再将两者插入,放置在平面上静止5分钟以上,以保证粘接后平行不弯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