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一年级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一年级安全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是落实学校管理理念,落实各项管理措施,逐渐形成良好班风、学风。

为搞好级部各项工作,落实学校级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学习习惯要求
1、学生能够自觉进行早读,并且秩序井然。

2、提前2分钟准备好上课的物品,静候教师上课。

3、课堂上不讲话、不打闹,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4、建立良好的小组文化,加强小组管理。

5、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午写
三、卫生习惯要求
1、勤洗澡、勤洗头、不留长指甲,男生不留长头发,女生不戴首饰、不涂指甲油。

2、教室内做到无杂物、果皮、纸屑,工具箱内物品摆放整齐。

3、下午放学后能够打扫教室卫生,按时放学。

四、文明礼仪习惯要求
1、课间要遵守纪律,不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性游戏。

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教学区内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

2、见到外来领导、客人和学校老师主动问好,与别人发生冲撞时要礼让。

3、课堂上做到举手提问,起立回答问题,认真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五、课间操要求
1、眼保健操做到动作规范、穴位准确,不交头接耳、不讲话、不打闹。

2、集合队伍做到快、静、齐,按路线带到操场。

3、按要求站军姿、做蹴鞠操、走操、跑操。

4、课间操结束,按路线带回到教室集合整队解散。

六、放学、集合路队要求
1、听到放学铃声,安静到教室前集合站队,按集会或放学路线行走。

2、行走过程中不讲话、不打闹。

3、放学由班主任或全员育人教师带到放学区域解散。

4、集会过程中不讲话,认真遵守会场纪律,适时鼓掌。

一年级管理
今年,我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班——一(1)班,这是我第一次带一年级。

怎样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成了摆在我眼前的一大课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主人翁意识。

开学第一天,我就告诉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有一个新家了,这个家叫做一(1)班,老师和你们每个小朋友都是这个家的主人。

接着我又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谈自己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里?为了让我们的家更可爱,你预备为这个家做些什么事?在此基础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我们班级的奋斗目标。

接下来,我预备让孩子定期交流自己为班级所做的贡献,时时提醒孩子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以能为班级添光彩为荣。

我想,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为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开学初制定计划时,我就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常规教育这一块。

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在常规教育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我想,低年级的孩子,工作内容要近一点,实一点。

1、清洁卫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卫生是一年级班主任很头疼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动手能力很差,刚开学,值日生是老师包干的,但是我想总不能一直由老师来做吧,也该让孩子学会劳动,自己的教室自己打扫。

一开始,我采用轮流值日的方法。

可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如没有人提醒孩子根本记不住哪天该他值日,又如每天安排五六个孩子值日,他们速度慢,所花的时间太常。

反复思考,我试着采用承包的方法,让每个孩子每天都参与到教室卫生的打扫中来。

我把班级各处卫生的打扫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制成了表格。

然后让孩子承包,让每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自己拿手的。

对孩子们都不愿意承包的鼓励班干部起好带头作用。

这样承包后,我们每天利用中午的时间打扫。

打扫后劳动委员进行检查记录。

这样做后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领早读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开学不久,随拼音教学的进行,晨间早读也开始了,由谁来领读呢?刚开始我采用轮流的方法,可不久就出现了问题,有的小朋友轮到早读,可不会领;有的很晚才来校,使早到的小朋友也读不成。

在领早读的过程中,我慢慢地发现了有几个书读得好,而且责任心很强的学生,像韩鹏、傅欣怡等同学,每次他(她)领早读,总是很早就到校,从不迟到,而且声音响亮。

以后我就培养这些有责任心的小朋友分工轮流领早读。

针对在读书过程中有不自觉的孩子的问题,我采用小朋友轮流进行检查的方法,大家读书的积极性都提高了,这样一来,我班每天早晨总是书声琅琅,小朋友们逐渐养成了习惯。

3、课间活动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学校中存在着较多的不安全因素,为确保安全,学校要求我们小朋友不能追
跑。

我们一年级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还不能完全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
生活中解脱出来,投入到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中来,他们课间活动能量很大,喜欢追逐打闹。

怎样有效地遏制这一现象呢?我想光靠老师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发挥学生的自我监督作用。

上课时,当我看到几个跑得满头大汗的学生时,我想到了就利用这几个活动积极分子,进行课间监督。

我任命他们为课间督察员,检查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发现追跑打闹的现象进行劝阻,劝阻不听的报告老师。

这些学生当了课间督察员,要管别人,自己先得克制,效果还真不错。

4、检查眼保健操中,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

对于小朋友视力的保护,我们学校历来都是很重视的,上至领导,下至老师总是把保护视力挂在嘴边,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总是雷打不动。

可是,我发现,在做眼保健操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小朋友是非常不认真的。

于是,我想:怎样保证做操质量,真正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呢?我觉得检查监督是关键。

可总让一个或几个人检查,一方面这些人自己总不做眼保健操不好,另一方面我还想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于是,我采用了全班小朋友轮流检查的方法,每一个人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

检查时怎样认真负责、公正合理;被检查时怎样自觉做好,服从管理。

这样做后,绝大部分小朋友做眼保健操时比较认真,只有个别人不太认真,但至少不敢去影响别人。

5、学生工作记录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为了加强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我还要求学生做好平时的检查记录工作。

我把班级工作分成卫生、电器、晨读、午间、课间纪律、眼保健操纪律几块,每一块都派专人负责记录,目的是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及时处理好学生在自主管理期间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班级纪律的相对完善,而学生呢,也愿意维护这比较美好和-谐的班级。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及时指导学生的工作。

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

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我还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要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

比如:只要看到一个小朋友默默地捡起地上的一张小纸屑,我就会马上面对全班小朋友,大张旗鼓地表扬一番,几次下来,我就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面对地上的纸屑,很多小朋友争先恐后去抢着捡。

又如:今天值日生把黑板擦的干干净净,讲台收拾的整整齐齐,我就会高兴地说:“老师看到这么干净的黑板,这么整洁的讲台,多舒服。

”接着下来,你就会经常看到干净整洁的教室,心情会不一样。

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