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04-07T16:35:06.7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期作者:曹荣李天朗姚芹郭凤露卢懿徐瑶[导读]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紧密型护理管理体系、构建护理管理框架、完善分院护理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业务及技术指导;实地调研基础上编写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组织培训并将各种检查标准落实到位;健全急救应急设施及提高急救能力。

结果实施紧密型护理管理后6个月护理安全管理、安全用药、急救药品器材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手卫生质量管理、优质服务综合质量、病区环境管理、消毒隔离等项目均显著优于未实施护理管理阶段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P<0.05)。

结论实施紧密型护理管理可有效落实护理管理职能,促进分院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工作能力不断提升,部分护理质量做到同质化管理、同步发展。

【关键词】医共体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同质化管理对口帮扶急救能力Exploring the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context of medical commun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context of medical community. Methods Establish a compact nursing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 a nursing management framework, improve the nursing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branch, conduct business and technical guidance; prepare nursing quality inspection standards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organize training and implement various inspection standards; First aid emergency facilities and improve first aid capabilities. Results Six month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n the hospital, the clinical ability of the nurses, and the first-aid ability of the medical staff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after 6 months (P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nursing management function,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and nurses' working ability in branch hospitals, and homogeneous management and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some nursing quality. [Keywords] medical community,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homogeneous management, counterpart assistance, first aid
医共体是国家当前卫生改革高度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以县级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乡镇、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力争达到“三个不变,六个一体化”的原则,从根本上实现“强基层”,从而推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1]。

我院2018年有幸成为全国首批县域医共体示范医院(下属医共体分院13家)。

护理管理是医共体中“医疗卫生管理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是对我院医共体区域内护理管理人员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在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据大量相关资料表示,紧密型医共体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整体质量及效率,发挥医疗工作协同作用,完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逐步实现护理管理同步发展及同质化管理[2-3]。

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共体护理人员共113名,均为女性,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4.95±10.02)岁;其中24名为本科学历、65名为大专学历、24名为中专学历;3名副主任护师、27名主管护师、18名护师、65名护士; 8名护士长,年龄22-50岁,平均(38.03±6.57)岁,2名本科学历、5名大专学历、1名中专学历;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

1.2管理方法
在实施帮扶前各医共体护理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理念滞后;管理培训机制不健全;医疗设施设备不健全或落后;急诊急救能力较低;多项消毒隔离措施不符合要求等。

自2018年3月起护理部在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帮扶13所分院,具体为:(1)建立紧密型护理管理组织构架;以护理部主任-护理专家-驻点护士长一对一帮护成员单位护士长,组成紧密型三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其中包含护理部邀请的1名全国著名护理专家、2名护理部正副主任、11名总院护理专家(1名主任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13名总院资深护士长。

(2)落实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

由护理部负责进行三级管理:总院护理专家每季度定期巡查指导,13名护士长“一对一”驻点帮扶,每月质量督导;分院护士长每周自查。

护理部定期召开护理质量讲评会,对存在问题进行PDCA循环管理,直至问题得到改进。

(3)护理部组织护理专家团队前期调研10项内容:护理管理能力、护理质量与安全、护士职业规划、药品管理、危化品管理、消毒隔离技术、继续教育、优质服务、优生优育、职业暴露、艾滋病防控等。

(4)历经3个月的调研,通过护理专家汇总、分析、讨论后,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特点以及需求,决定做以下工作: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质量检查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统一基本急救设备,药品、物品、培训急救技能;指导“五室一库”,医院环境管理;指导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管理;开展科普宣传,义诊等活动。

1.3观察指标
护理管理质量。

采用我院自制的医院管理质量评价量表对13所分院进行评价,该量表涉及护士长管理、急救箱、护理安全管理、安全用药、急救药品器材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手卫生质量管理、优质服务综合质量、病区环境管理、消毒隔离10项内容,分别于管理前、管理后6个月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项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用均值加减标准差(x±s),采用t检验,用频数(n,%)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管理后6个月医共体成员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 医共体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对比(x±s,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