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创新案例

班主任创新案例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案例背景
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老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对于学生的爱是不分差异的,无论是品学兼优或是调皮捣蛋,都应一碗水端平,平等公正地看待每个学生。

正如中医望闻问切般,对学生应实行个案诊疗,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而在平日的班级管理中,最让人费神的就是那些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处理方式会对班级的管理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泥潭”,确实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案例过程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怀揣着希望和憧憬,踏上了班主任之路。

人们常说,教师是园丁,每个学生都是一株含苞待放的花蕾。

但我却遇到了这样一朵带刺的花蕾:班上有个孩子叫小哲,上课时,他没有纪律性,随意说话,下课时,追逐打闹,也从不完成作业,无论我怎么说教,他依旧我行我素,这可让毫无经验的我倍感彷徨。

于是,我一方面阅读有关书籍,一方面向有经验的教师虚心请教,以寻找解决之道。

经过我的不断学习了解,我才知道要想当好一名班主任,光有信心和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

通过和小哲以前的班主任沟通,我才知道,小哲家是山东人,在这边没有亲戚,只有他和他的母亲二人相依为命。

母亲又是一名环卫工人,每天起早贪黑,晚上还要去打工才能勉强维持一家的生计:母亲这样辛劳,又怎还有精力去管教自己的孩子呢?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开学初他午读时间一直不带书,问他原因,他也总是支支吾吾的了。

或许是家境困难,他不好意思向母亲张口;又或许是他可能都看不见母亲的身影。

当下,我决定把午读数目《朝花夕拾》买来送给他。

当我把书给他的时候,他很疑惑,不解地看着我,我解释道:“这是老师送给你的”。

可谁知第二天小哲来找我,从校服口袋里掏出了皱皱巴巴的十几元钱,他说:“老师,这是我妈让我给您的!”我没有接过小哲手里的钱,可是又不想让孩子心里有愧疚感,就对他说:“你说,这不巧了,刚好前两天收拾屋子的时候发现家里有一本,这是我学生时代就看过的书,现在我把它送给你,你来读它,这就是知识的传承!”小哲重重地点了点头,似乎像下决心一般地说道:“老师,我知道了!”
慢慢地,我看到小哲发生了变化,上课专心了许多,不再随意讲话,名字也在不完成作
业的名单里渐渐消失了。

记得有一次运动会排练,他为了中午能赶上班级的彩排,竟然放了学一直在教室等待,都没有回家吃饭,因为他知道家里离学校不近,要是回家,一来一回的话,一定会耽误班级的排练。

这直接导致他下午胃疼,知道了原因的我又欣慰,又心疼。

欣慰的是他的班级责任感,而心疼的是他的身体。

从他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我明白了每个学生的心灵土壤中都有一株幼苗,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株幼苗不断壮大,排挤掉自身缺点的那些杂草。

案例反思
每个班都会有这样的学生,让你头疼不已,但要知道这样的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改正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花开。

不急躁,不急于求成,才是正确的态度。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则是一件大事。

”我们光有爱孩子的心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如何懂得去爱,尤其是要讲究“爱”的方法。

班主任工作,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而是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在其中,教室的爱要侧重于锻炼其意志,帮助其心理健康成长,使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

对于家境贫困的学生,教师的爱要侧重于让孩子摆脱自卑,充满自信;对于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侧重于让他们树立目标、找到自我。

而教师的爱也要注意平等,对任何孩子都要一视同仁;还要注意智慧地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更要善良的爱,平时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不起眼的动作,往往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所以有时善良的举动也是需要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接受。

教育的过程是缓慢的,可能在短暂的时间中看不出效果,如同培养毛竹的农民一样。

毛竹在种子萌芽时,及时农民细心照顾,几年以来也不过长出3厘米。

但农民一直没有放弃,直到五年后,毛竹开始了暴风生长,是因为之前四年毛竹将根在土壤中延伸了数百平米,学生们也是如此。

我们每天看着他们,也许不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他们的进步,但是我们一直用爱浇灌,等有一天时机成熟了,他们会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

教师要用爱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用爱去点燃教育理想的火焰,用爱为学生美好人生铺设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