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精细化工概论》PPT课件

(完整版)《精细化工概论》PPT课件

投资小、生产复杂、技术性强、保密性高。
4、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5、间歇生产 6、附加价值高,商品性强;
精细化工的原料来源
• 煤的加工 • 石油加工 • 天然气的利用 • 农、林、牧、渔副产品的利用
• 煤的炼焦:
粗苯
苯:50-70% 甲苯:12-22% 二甲苯:2-6%
煤焦油 萘、2-甲基萘、蒽、菲、芴、苊、 芘、苯酚、甲酚、二甲酚、氧芴、 硫芴、吡啶、咔唑等
胶束: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 非极性部分会相互吸引,从而使得分子自发形成有 序的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减少了 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触,使体系能量下降,这种多 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
• 4、增溶
• 4、增溶
随着亲水基不同和浓度不同,形成的胶 束可呈现棒状、层状或球状等多种形状。
• 2、乳化
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 种液体 。
分层 水包油
油包水
• 3、分散
能使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物质称为 分散剂,如颜料分散在涂料、印刷油墨中。
• 4、起泡和消泡 • 泡沫是指气体分散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
• 4、起泡和消泡
4、起泡和消泡
• 发泡剂:能使气泡稳定存在的作用。用以发泡的表面活性剂叫发泡
增溶作用
5、洗涤作用
• 从固体表面出去污物统称为洗涤。洗涤 去污作用,是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表面张力而 产生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增溶等作 用的综合结果。
肥皂去污原理示意图
• 表面活性剂种类:
2、染料、颜料
• 染料:在一定的介质中,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
化合物。
➢ 从中国古代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已发现了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 多年的丝绸织物。
——“工业味精”之称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引力
问题:溅开来后为什么形成水滴?
内聚力
表面活性剂
——“两亲”结构
亲油基(长烃链R-,C8-C18之间)
亲水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COOH,-COOR,-NH2)
亲油基
亲水基
表面活性剂应用原理
• 1、润湿和渗透
不良润湿 良好润湿
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表面张力,液体可以很好的固体表面铺展开来。
(3)在胶束表面的吸附增溶
• 苯二甲酸二甲酯等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的小分子极性有 机化合物在胶束表面的增溶是通过被吸附于胶束表面区域或 是靠近胶束表面分子“栅栏”的区域完成的。
• (4)包裹在亲水长链内部
以聚氧乙烯基为亲水基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 常将被增溶物包藏在胶束外层的聚氧乙烯链中。以这 种方式被增溶的物质主要是较易极化的碳氢化合物, 如苯、乙苯、苯酚等短链芳香烃类化合物
• 石油加工
➢催化重整:苯、甲苯、二甲苯 ➢热裂解:乙烯、丙烯、丁二烯 ➢催化裂化:多烷基苯、烷基萘 ➢临氢脱烷基化:苯、萘
•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乙烷、丙烷和较高碳链的烷烃(其中 主要是甲烷)
➢可直接用于制备碳黑、乙炔、氢氰酸、各种 氯代甲烷、二硫化碳、甲醇、甲醛等
➢制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物),进一步制得 甲醇、甲醛、高碳醇、正丁醛、甲酸、乙酸、 丙酸、丙烯酸、丙烯酸酯、人造石油等
剂或起泡剂。
• 稳泡剂:在作为起泡剂的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少量极性有机物可提高
液膜的表面粘度,增加泡沫的稳定性,以期延长泡沫寿命,该类物质称 为稳泡剂。
• 消泡剂:消除泡沫稳定的因素。
• 抑泡剂:防止泡沫的产生。
• 4、增溶 是指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使得在溶剂
中难溶乃至不溶的物质溶解度显著增加的作用。
• 4、增溶
• 4、增溶
4、增溶
• 4、增溶的作用方式
(1)非极性分子在胶束内核的增溶,饱和脂肪烃、环烷烃
以及苯等不易极化的非极性有机物,通常被增溶于胶束内核 中,就像溶于非极性碳氢化合物溶液中一样。紫外光谱或核 磁共振谱分析表明,被增溶的物质完全处于一个非极性环境 中,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增溶后胶束体积变大。
非极性分子
(2)与表面活性剂分子并排分布
对于分子结构与表面活性剂相似的极性有机化 合物,如长链的醇、胺、脂肪酸和极性燃料等两亲 分子,则是增溶于胶束的“栅栏”之间。被增溶物 的非极性碳氢键插入胶束内部,其极性头插入表面 活性剂极性基之间,通过氢键或偶极子相互作用联 系起来。这种方式增溶后胶束并不变大。
NH2
酰化
NHCOCH3
硝化
水解
NHCOCH3
氯化
NHCOCH3 Cl
NO2
NO2
SO3H
磺化
水解(碱熔)
氯化
Cl 气固相接触催化水解
C-烷化 硝化
高压液相碱性水解
CH(CH3)2 氧化
CH3 H3C C O OH
OH
脱羧 COOH
酸解 水解
NO2
还原
NH2 重氮化
N2+Cl-
氧化 CH3
1、表面活性剂
精 细 化 工 概 论
绪论
化学品
非差别性
差别性
产量大 用途广
产量小 用途专
产量大 用途广
产量小 用途专
通用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
拟通用化学品
专用化学品
硫酸 烧碱 化肥 通用塑料
染料 颜料 农药 医药
火药 炭黑 合成纤维
医药 感光材料 调和香料
• 精细化学品: 我国1986年颁发《精细化工产品分类规定》,
• 农、林、牧、渔副产品的利用
• 碳水化合物: 糖类、淀粉、糖类树胶——单糖 纤维素——己糖(葡萄糖)和戊糖(木糖)
• 脂肪和油类: 主要成分:甘油三羧酸酯 可获得化工原料:脂肪酸、脂肪族含氮化合 物、二聚酸、氨基酰胺和咪唑啉类、壬二酸 与壬酸、脂肪醇、环氧化合物、蓖麻醇酸、 甘油。
硝化
NO2
还原
共计11类。分别为:
农药、染料、涂料(油漆、油墨)、颜料、 试剂和高纯物、信息用化学品(感光材料、磁性 材料)、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粘合剂、催化剂和 各种助剂、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 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膜、偏光材料)。
• 精细化工产业特点:
1、多品种、小批量、高纯度; 2、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 3、高技术密度:
➢ 公元前2600年,中国最早记载了染料的使用。 ➢ 公元前11世纪,商朝,中国染料和染丝技术已相当成熟。 ➢ 公元前2世纪开始的“丝绸之路”,中国的纺织品远销到中亚、 西亚、
地中海和欧洲。 ➢ 公元2世纪和3世纪,在罗马人的坟墓中发现用茜草和靛蓝染色的织物,
而不是古代皇帝的紫袍(帝王紫)。 ➢ 700多年,一份中国手稿提到用蜡染布的防染技术。 ➢ 1856年,英国青年Perkin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时,发现了第一个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