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质量管理》第八章

《项目质量管理》第八章

有计划的、系统的质量改进为基础。只有不断地、广泛地、系统 地开展质量改进活动,才能称为持续改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质量改进是组成持续改进的要素。要达到持续改进的要求,必须
以广泛的质量改进活动为前提。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1.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主要对象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主要对象包括三个方面: 1)对项目本身的改进
要求 要求
分包方 的过程
与项目有关的输入
项目特性和状态 反馈
承包方 的过程
与项目有关的输出 项目特性和状态 反馈
发包方 的过程
项目过程网络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从项目相关方组织自身看,组织由3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
程所构成: 1)形成项目和服务的过程
主要是指项目的质量环,是项目和服务及其质量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一般模式如图所示。
改进 巩固
改进
巩固
持续改进的一般模式
持续改进是扎扎实实的、循序渐进的。改进是以现有水平为基 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破现状,提高水平;对改进的成果
应予以巩固,并使其稳定,只有这样,改进才算是成功,才能为
进一步改进打下基础。满足于现状,就不可能有改进;有了改进 ,但改进的成果来被充分地稳定和巩固,改进也不可能成功。
(6)为持续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 (7)测量、评定和激励;
(8)巩固成果。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2. 管理者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
管理者应参与改进,持之以恒地支持和领导改进,并培育一种 广泛交流、相互合作、尊重个人的环境;应为持续改进提供相应
的资源。
3. 创造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 持续改进的文化环境要求有一套共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3) 积极的改进
改进无穷的,改进的机会也是无穷的。抓住了改进的机会,改 进才可能发生。所以,质量改进工作应不断地积极寻求改进的机
会促使改进的发生,而不是坐等机会的出现。
改进机会的来源: 1)改进的机会存在于项目的各项活动之中;
2)改进的机会存在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之中;
3)改进的机会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中。 积极主动的改进态度来源于“为顾客提供更好、质量更高的项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4)传统的项目质量管理中所考虑的用户是狭义的,即用户
就是发包方; 5)传统的项目质量管理是一种间隙性的管理,系统性不足。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2)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1)项目质量持续改进是一种适合性质量管理,即项目质量 要适合用户不断变化的要求和期望,适合项目环境、项目条件
质量管理工作是通过过程实现的,质量管理工作本身的质量对
形成和支持项目和服务的过程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 项目和服务的质量。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从项目相关方之间的关系来看,一个组织的过程是项目过程网 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图所示。承包方组织过程的质量改进包 括输入、输出以及整个转换过程的改进,
质量改进目标明确了质量改进的方向,明确的质量改进目标是 进行质量改进的前提。
质量改进目标一般具有以下作用:方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
作用。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在确定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改进目标应与项目总的质量目标相协调; (2)目标应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及过程的效果和效率;
(3)目标应尽量具体化、定量化,以便于测量;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主体
一个项目涉及到业主、项目承担方、供应单位等各方组织,这 些组织构成了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主体。而这些组织的领导和管
理人员是项目质量持续改进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主体。这些组
织中的员工在项目质量持续改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 视的。为了使项目质量持续改进有效,必须发挥各方组织,各类
的各参与方组织可以将改进纳入到项目参与人员的职责中。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来源于一个有利于持续改进的环境
条件,这种持续改进的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 1)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领导;
2)管理者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
3)创造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 ; 4)有明确的质量改进目标;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3)对管理过程的改进
对管理过程的改进,是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最主要方面,它包 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各
方面的改进,这种改进会使项目质量保证能力得到增强,从而能
使项目质量得以提高,可以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增加组织的活力。 对管理的改进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5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与传统项目质量管理
(1)传统的项目质量管理 1)传统的项目质量管理是以项目发包方提出质量要求,项
目承包方通过采取措施满足其质量要求为主要特点,这是一种
符合性质量管理; 2)传统项目质量管理是就质量而抓质量,忽视了质量与其
他目标、因素、过程之间的关系;
3)传统的项目质量管理只强调项目承包方对项目质量应承 担的责任,而忽视了其他相关方对项目质量管理的作用;
2)支持项目和服务的过程 主要是指那些对项目和服务的形成起着支持和辅助作用的过程。
3)管理的过程
是指对项目和服务的形成和支持过程进行管理的过程。 过程的持续改进应是项目和服务的形成过程,支持过程和管理过
程的改进。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2)持续性的改进
质量改进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的过程效果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 动。
的不断变化;
2)项目质量持续改进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通过系统分 析、系统工程、系统管理实现对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
3)项目质量持续改进应考虑各相关方的作用,由项目的参
与各方共同构成项目质量保证体; 4)持续改进所考虑项目本身上下工序或前后过程之间的关
系,持续改进机会识别的途径之一就是对用户的要求和期望的
的;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5)持续改进的目的是提高有效性和效率,确保实现预期目
标。 项目质量的提高是无止境的,
1)持续改进所追求的是项目的最佳质量,而不是最高质量;
2)追求的是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更加强调提高质 量效益;
3)追求的是确保项目质量预期目标的实现;
4)追求的是项目相关方的满意和期望。 持续改进强调发掘长处而不是减少错误。
即进行预防性改进。这种改进是永久性的、根本性的。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4.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特征(5点)
(1) 持续改进是质量改进的渐进过程; 项目质量改进是无终点的,任何一项质量改进都不可能终止改
进的机பைடு நூலகம்。
(2) 持续改进是积极主动的; (3)持续改进的内容是广泛的
(4)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与相关组织的持续改进是密切相关
目或服务”等强烈的质量改进意识。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4) 预防性的改进
持续改进的重点在于预防问题的再发生,而不仅仅是事后的检 验和补救。单纯的事后检验和补救,只能使已产生的质量损失有
所减少,但不能完全消除质量损失,更不能杜绝类似的质量损失
的再发生,也不能保证在原有质量水平上的提高。 持续改进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消除或减少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要是指人的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组合。这些因素影响员工的能动性
、满意度和业绩,进而影响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而这些因素中 的最主要因素是环境中的人的因素。
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不仅是项目参与各方组织的领导和管理者
应尽的职责,也应是项目中每个参与者工作的一部分。如果没有 每个员工的参与,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就难以奏效。所以,项目
(6)持续地改进所有过程;
(7)建立广泛的数据和信息交流渠道;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8)促进合作和尊重个人的首创精神;
(9)依据数据分析进行决策; (10)不断寻求改进机会,而不是等待;
(11)交流、合作和相互间的信任;
(12)必要的教育和培训。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4. 有明确的质量改进目标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就一个项目来说,只有坚持持续改进,才能不断改进项目质量, 才能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
持续改进是永无止境的,因此,持续改进是项目永恒的追求、永
恒的目标、永恒的活动。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通过系统的改进过程得以实现的。需要以自觉的、
和环境中运行的,不能背弃,不能忽视。
持续改进是对相关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是质量管理 体系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
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的动力。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8.1.3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需要的环境条件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需要在适应的环境条件中进行,也就是说, 环境条件应有利于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进行。而这种环境条件主
5)营造持续改进的内部环境;
6)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1.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领导
领导者和管理者在持续改进中应做到: (1)明确持续改进的目的和目标;
(2)贯彻持续改进的目的和目标;
(3)持续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 (4)培育一种沟通、合作、发挥自我的环境;
(5)进行质量改进策划;
其核心是强调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不断追求
更高的目标。
第一节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所需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主要包括:(12点)
(1)重视满足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和期望; (2)使质量改进贯穿于从发包方到承包方的整个供应链;
(3)体现管理者应尽的义务、领导职责和参与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