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昌起义与中国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与中国民国的建立


巩固练习:
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 义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真正实现了民主共和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的概念 狭义: 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 的武昌起义 广义: 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 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 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 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背景篇:山雨欲来风满楼
只能由资产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是历史的必然吗?改革行不行?—必然性 如果革命是必然,那需要哪些准备呢? ——可能性 革命的关键节点,锁定在1911年的武昌, 这里又有怎样的偶然性呢? ——偶然性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太原
西安 江宁 成都
镇江 苏州
上海
武昌
长沙
安庆 杭州 南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福州 贵阳 15?14?个省宣 昆明 桂林 广州 布独立
成就篇:立国行宪废帝制
1、立国: 建立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行宪: 3、废帝制: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问题探究: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的意义是什么? 孙中山期望的政体是什么? 为什么特别实行责任内阁制?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 那么辛亥革命到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革命阵营
①革命党人
软弱妥协
反革命阵营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施压施压 ①帝国主义 阻挠施压
②袁世凯 进攻+欺骗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有花无果恨悠悠” 1、何为 “有花”? 2、何为“无果”? 3、何为“恨悠悠”?
革命之花除了政治方面“立国行宪废帝制”之外, 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辛亥革命的遗憾谁来弥补?
五四运动(1919年)921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个偶然的事件 却点燃了一场必然发生的革命; 一个并不成熟的新生力量 却一举推翻几千年的陈旧制度; 一个用革命者血肉换取的政权 却最终拱手送给了反革命者; 一个充满悲壮和矛盾的故事……
材料一: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 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 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 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材料二:“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再过 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 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 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一个偶然的事件 却点燃了一场必然发生的革命; 一个并不成熟的新生力量 却一举推翻几千年的陈旧制度; 一个用革命者血肉换取的政权 却最终拱手送给了反革命者; 一个充满悲壮和矛盾的故事……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武昌起义谱春秋。 立国行宪废帝制, 有花无果恨悠悠。
结局评价篇:有花无果恨悠悠
结局: 辛亥革命的结局如何?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为什么会被窃取?
辛亥革命期间各方力量的关系
被迫重用
清政府
支持
逼宫
帝国主义列强
妥 协 退 让 军 事 威 胁 外 交 孤 立 经 济 封 锁
政军 治事 欺进 骗攻
立宪派和旧官僚
施压
革命党人
为什么胜利果实会被袁世凯窃取?
只能由资产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清 政府是历史的必然吗?改革行不行?
必 然 性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 廷”,必须推翻
资本主义发展,力量壮大, 要求冲破封建束缚 改良道路的一再失败
革命已是必然,还需要哪些准备呢?
可 能 性
: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1、政治准备 同盟会成为第一个。。。
2、思想准备 :“驱恢创平”,三民
主义成为革命纲领
3、军事准备 :系列武装起义,在
湖北新军中革命宣传
革命的关键节点,锁定 在1911年的武昌,这里又 有怎样的偶然性呢?
偶然性
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 提供了机遇(导火索)
过程篇:武昌起义谱春秋
武昌起义 时间 经过 结果
思考:武昌起义有没有建立全国性的政权?
那用“谱春秋”来评价是否太高?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评 价辛亥革命的?
如何评价“有花无果恨悠悠”?
1、有花
政治: 经济: 思想: 风俗: 立国行宪废帝制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推动风俗文化的近代化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2、无果
b没有真正实现民主共和
3、恨悠悠 ——遗憾谁来弥补?
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 是:( ) 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