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建立绿色矿山开发模式,治理矿山开采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XXXXXXXX国土资源局计划将XXXXXXXX县XXXXXXXX铁矿尾矿堆、选矿厂附近区域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工作区附近国道、县级公路发达,交通便利。
(见图1工作区附近交通位置图)该矿山1993年建矿,1995年投产,投资500万元,次年选矿厂建设完成,设计处理能力为15.0万吨/年。
2006年9月XXXXXXXX县对该矿山进行了储量核查,考虑矿块开采过程中的损失和废石混入,按矿块采矿回收率85%,废石混入率15%计算,可获得采出矿石量23.96万吨,据此计算矿山尚有服务年限不足2年,预计2006年初闭坑。
矿山经过10多年的开采,选矿厂目前已经产生近40万L3的尾矿,全部堆积于矿体西南侧的XXXX沟,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尾矿堆,晴天风起处,粉尘飞扬,阴天雨过后,污水四溢,对工作区周围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严重污染了工作区周围的空气和水环境,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雨季形成泥石流,将直接威胁山脚下XXXXXX村的耕地和人员;废石的随意堆放,占用了耕地,破坏了植被,为此,对该矿山尾矿堆、废石的治理及周围生态环境的恢复已迫在眉睫。
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有关规定以及XXXXX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相关文件,XXXXXXXX国土资源局计划对XXXXXXXX铁矿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以达到消除地质灾害,改善附近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2、工作区环境条件2.1自然地理条件2.1.1气候条件该矿所在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天气多变,时冷时热,时刮西北风或西南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经常因大雨或暴雨造成山洪暴发,秋季晴朗少云,昼暖夜冷,气温变化显著,冬季寒冷干燥,降雪稀少。
多年平均气温10℃,最高气温38.7℃(1972.7.17),最低气温-29.2℃(1962.2.13)。
区域内降水比较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700LL,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平均无霜期152~170天,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为1.09L。
3.1.2地形地貌工作区所处地貌单元为侵蚀构造低山区,区域上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面标高150~500L,地形总体坡度25~30°,地表出露多为变质岩,在河谷、沟谷有第四系残坡积和冲洪积物存在。
工作区位于山脚处,西、南面为低山,向东、北面急倾,地面标高170~220L,坡度较陡,沟口处向东北存在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物。
2.1.3河流水系工作区附近的水系主要有大狗河。
大狗河发源于XXXX县东南边缘处低山区,自南向北流经XXXXXX,XXXXXXXX,汇入赵河,全长约40kL。
该河从工作区南、东、北三面流过。
河床标高170L,低于工作区标高最小处约15L。
另外,狗河、赵河是区域上较大的河流,距离工作区都较远,对其不会产生影响,这里不在详述。
2.2地质环境条件2.2.1地层岩性工作区所在区域除第四系坡积、冲洪积分布于沟谷及河漫滩外,地层大部分出露且比较简单,主要为太古代早期迁西岩群XXXXXXXX组地层,岩性以黑云变粒岩为主,上部夹片岩,下部夹角闪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磁铁石英岩。
2.2.2构造条件工作区内未见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断裂构造和岩脉,工作区外东约6.0kL为狗河断裂,该断裂是一条走向NE,倾向NW,倾角60-70°的区域性活动断裂,沿断裂带历史上不断发生有感地震。
2.2.3岩浆岩分布工作区内的岩浆岩不发育。
2.2.4矿床类型及特征矿体产于XXXXXXXX组地层中下部,其围岩主要为黑云变粒岩,近矿围岩以含铁角闪变粒岩为主,夹绿泥角闪片岩,矿床由三个矿体组成,从顶板往底板编号分别为L1、L2、L3。
L2号为主矿体,长1175L,XXXXXXXX南区裸露地表长达475L,矿体厚4.90~10.73L,平均厚6.28L。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沿走向及倾向均有分支复合现象。
矿体出露标高176~204L,最低可采标高为126L,呈较稳定的单斜产出,走向20°~30°,倾向北西,倾角75°左右。
L3号为次要矿体,长约460L,厚约6.5L左右,距离L2矿体底板28~40L,呈NE20°方向与L2矿体平行展布。
L1号矿体长约90L,厚约2.1L,与L2矿体平行产出。
主矿体L2的SFe含量20.6~29.1%,平均24.62%,TFe27.23-34.56%,平均30.12%,SiFe平均5.26%。
2.3工作区地质环境现状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过去人们忽略了对地质环境的保护,XXXXXXXX铁矿选矿厂建立以后,随着生产的进行,使当地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选矿厂1995年开始运行生产,现已生产11年,其产生的尾矿全部堆积于XXXX沟,起初在XXXX沟沟口修建了一条初级拦砂坝,随着选矿厂生产的开展,尾矿堆积量的增大,初级坝失去了它的拦砂作用,已经被尾矿堆埋没。
现在矿山即将闭坑,尾矿量也随之逐渐减少。
目前尾矿的堆积量为40万L3,尾矿堆高约15L,堆顶的高程为215L;尾矿堆外围无隔水设施来防止上游水流的冲击,堆下部也不存在安全性高的拦砂坝以及泄洪渠和排水沟,进一步对尾矿堆的灾害隐患进行防治。
最初,沟两侧为XXXXXXXX村的耕地,由于尾矿的堆放,将原来的良田占用,并且破坏了附近的植被,造成了沟周围风天粉尘飞扬,空气质量恶化,雨天黑水四溢,污染耕地,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见照片1、2、3)照片1 尾矿堆中部镜向北照片2 尾矿堆东部镜向东南照片3 尾矿堆北面镜向南(2)选矿厂的生产已接近尾声,由于已经生产多年,其周围没有任何防尘降噪的植被,对附近产生的粉尘、噪音污染已经持续十来年。
附近空气质量较差,生态环境问题明显。
首先,废渣占地面积2493.3L2(合3.7亩),堆积量现在较少,约为748L3,废石的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土石环境受到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其次,在矿石的破碎时,产生很大的噪声和大量的粉尘,噪音的传播、扬尘的弥漫使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了附近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再次,在道路修建时,开挖山坡造成基岩裸露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改变了原来的地形地貌。
(见照片4)(见图2XXXXXXXX铁矿尾矿及选矿厂地质环境现状图)照片4 随意堆放的废石镜向东2.4工作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灾种综上所述,本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有:农田和植被被堆放的尾矿及废矿渣破坏,原矿运输线边坡裸露,矿石破碎时产生的粉尘和尾矿砂的扬尘对周围空气的污染,破碎机噪声的污染,这些都对周围环境产生程度不同的危害。
存在的主要灾种是尾矿堆的量很大,尾矿砂颗粒细小、松散,易于流动,而且没有尾矿坝的阻挡,在雨季有可能在雨水的作用下形成泥石流灾害,对山脚下的村庄,耕地,采石场构成危害。
3、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3.1技术路线(1)首先,在尾矿堆周围修筑治理工程,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然后,顶部恢复植被,绿化美化附近环境。
(2)对选矿厂区域污染环境、破坏植被的废矿渣、粉尘、噪音进行治理,美化净化厂区。
3.2技术措施在广泛收取前人和他人它地治理经验的基础上,详细进行现场调查然后提出一套合理的,经济实用便于实施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具体措施如下:(1)在尾矿堆外围修筑挡水墙及泄洪渠,阻断尾矿堆上游水流补的给。
(2)在尾矿堆前面修建拦砂坝和排水池,进一步对尾矿堆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防治。
(3)客土覆盖尾矿堆顶部,再进行植树种草,恢复植被,绿化美化净化周围环境。
(4)清理选矿厂区域的废弃矿渣,恢复植被或复耕还田。
(5)对岩石裸露,植被贫瘠的地方,进行种草植树,一定程度的起到防尘降噪的作用。
4、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划治理方案4.1规划依据(1)《矿山资源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2)《矿山资源保护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152号);(3)《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届第十一次会议);(4)《土地复垦规定》(国务院令第19号);(5)《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6号);(6)《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9号)。
4.2治理方案4.2.1尾矿堆的治理方案目前尾矿堆的量约为40万L3,全部堆放在沟里,占地面积约为25700L2,考虑先消除地质灾害,应修筑挡水墙、拦砂坝、排水池和泄洪渠。
(1)尾矿堆在流水作用下,可能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首先应在尾矿堆外围修筑挡水墙,来防止上游水流的下渗。
挡水墙的规模约为长750L,高0.5L,厚0.3L的浆砌石墙。
同时在东西两端修筑泄洪渠,将上游水引下,泄洪渠的规模为:渠长40L,共两条,渠深0.5L,渠底厚0.3L,渠宽1.0L,渠边厚0.3L。
(2)为进一步消除尾矿堆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隐患,在尾矿堆下部,即北面修筑拦砂坝,来防止尾矿堆在水作用下产生流动,形成灾害。
拦砂坝的规模为:坝高约5L,坝长约100L,坝顶宽约6L,坝底宽约18L。
并且在拦砂坝的北面,即前面修建排水池,用来收集泄洪渠和拦砂坝的水流。
排水池规模为:池长100L,池宽0.8L,池壁厚0.4L,池底厚0.3L。
(3)在治理工程后,应开展尾矿堆的恢复工程。
在尾矿堆顶部客土覆盖,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恢复面积为25700 L2,覆土厚度0.8L,种植刺槐。
5.2.2选矿厂区的治理方案首先,将随意堆放的废矿渣彻底清除,治理面积约为2493.3L2,清理量约为748L3,然后,复垦还田或恢复植被。
再对岩石裸露,植被贫瘠的地方,进行种草植树,恢复植被。
(见图3XXXXXXXX铁矿尾矿及选矿厂治理工程布置图)5、资金来源及概算5.1概算的基础依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是一种涉及多种领域的综合性工程,在经费预算中本着以最贴近的国家、省(部)及预算定额标准,特别是选择最新的、具有法规性的标准为依据。
而暂时无严格标准的,参考市场中等价格计算。
本报告主要参照依据的有关规定有以下几种:1.国家物价局、建设部联合颁发的[1992]价费字375号文有关规定。
2.《XXXXXXXX建筑施工定额》中有关的部分3.《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中有关部分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定额中有关部分》5. 林业部门有关林业工程的现行参考价格6. XXXXXXXX同类地区的现行市场价格或实际工程价格。
5.2投资概算5.2.1XXXXXXXX铁矿尾矿堆及选矿厂区的环境恢复治理投资概算内容如下:(1)拦砂坝、泄洪渠、排水池的修建:包括石料、水泥、沙子、钢管及运输费、施工费等。
(2)尾矿堆覆土植被:包括尾矿堆的平整,顶部的覆土,植被的恢复、树苗及运输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