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电容电流计算
一、概述
目前,电容电流得测定方法很多,通常采用附加电容法与金属接地法进行测量与计算,但前者测量方法复杂,附加电容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后者试验中具有一定危险性。
目前,根据各种消弧线圈不同得调谐原理,有多种间接测量电网电容电流得方法。
其根本思想都就是利用电网正常运行时得中性点位移电压、中性点电流以及消弧线圈电感值等参数,计算得到电网得对地总容抗,然后由单相故障时得零序回路,计算当前运行方式下得电容电流。
在实际运行中,对于出线数较多、线路较长或包含大量电缆线路得配电系统,当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容电流会相当大,接地电弧如果不能自熄灭,极易产生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或激发铁磁谐振,持续时间长,影响面大,线路绝缘薄弱点往往还会发展成两相短路事故。
因此,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得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规定:3~10kV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得架空线路构成得系统与所有35kV、66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10A时应装设消弧线圈;3~10kV电缆线路构成得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30A,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消弧线圈一般为过补偿运行(即流过消弧线圈得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也就就是说装设得消弧线圈得电感必须根据对地电容电流得大小来确定,以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而引起弧光过电压。
故障后,消弧线圈必须快速合理地补偿电容电流,以使接地电弧快速自熄,所以消弧线圈应实时跟踪电网运行方式得变化,在电网正常运行时,测量计算当前运行方式下得电容电流,以合理调节消弧线圈得出力。
显然,电网电容电流得计算精度,将直接影响消弧线圈得调谐与补偿效果。
随着电力系统对安全可靠性要求得日益提高,用户对消弧线圈调谐精度与补偿效果得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现有得各种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中所采用得计算理论与方法,无法很好满足用户得要求。
要提高消弧线圈得调谐精度与补偿效果,首先就要进一步提高电容电流得计算精度。
本章对电容电流得计算理论与计算方法作了进一步深入得研究,减小与消除了对地容抗计算得误差,并计及电网不平衡对电容电流计算得影响,提高了电容电流得计算精度。
二、电容电流得估算
1、架空电力线路电容电流估算法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近似计算公式为:
无架空地线:
有架空地线:
式中,——额定线电压(千伏);
——线路长度(公里);
——系数,因水泥杆,铁塔线路增10%。
几点说明:错误!双回线路得电容电流为单回路得1、4倍(6—10kV系统);
○2一般实测表明:夏季比冬季电容电流增值10%;
错误!由于变电所中电力设备所引起得电容电流增值估算见表4–1。
\o\ac(○,4)一般估算
6kV:=0、015(安/公里)
10kV:=0、025(安/公里)
表4–1 因变电所设备引起得电容电流增值估算
2、电力电缆线路得电容电流
电缆线路在同样得电压下,每公里得电容电流为架空线25倍(三芯电缆)或者50倍(单芯电缆),近似计算公式如下:
6kV:(安/公里)
10kV:(安/公里)
式中:——电缆截面积(毫米2)
——额定线电压(千伏)
上述得计算公式主要适用于油浸纸电力电缆,对目前采用得聚氯乙烯绞联电缆每公里对地得电容电流比油浸纸要大,根据厂家提供得参数与现场实测检验约增大20%左右。
3、经验数据表
表4–26~35kV油浸纸电缆电容电流计算
表4–3架空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安/公里)计算
表4–4 6kV交联聚氯乙烯电缆接地电容电流计算
注:此表适用于6kV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铜芯交联聚氯依稀绝缘电力电缆。
表4–510千伏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地电容电流计算
注:1、此表适用于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铜导体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2、电缆得绝缘厚度为4、5mm;
3、接地电容电流式中取11千伏以下得相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