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报警器控制系统设计

无线报警器控制系统设计

无线报警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此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无线接收、系统控制、和解决一般报警系统可预见的防范措施。

这里所设计的系统结构主要红外探测接收模块,发射模块,报警系统控制中心组成。

红外接收电路集红外光遮挡、触摸报警双重功能于一体,具有隐蔽性强、警戒距离远、灵敏度高、报叫响高等优点。

系统控制采用AT89C2051及PT2272/2262专用解码芯片,可靠性及稳定性较好;数据处理的任务由单片机完成,用于区分报警信号,同时接受各种操作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当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一方面驱动报警电路,发出响亮的警车报警声,另一方面输出具体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哪一路发送了报警信号;断电报警功能则实时监控电源状况。

关键词:红外探测;无线接收与发射;灵敏度高;报叫响亮1 系统设计方向及目标1.1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红外探测发射电路使用IC555多谐振荡器、发光指示电路和红外光发光驱动电路组成。

接收电路红外光电转换器、放大电路、单音译码电路、跟随器、可控硅触发电路和音响报叫电路等。

采用红外光无阻挡地照射在红外接收管VD1、VD2的接收窗口上。

发射电路中的VD1,VD2发出两束相距10cm的载波为14Hz的调制红外光,并直射在接收电路的VD1、VD2管上。

如有人闯入照射区,系统自动发出警示音。

系统控制采用AT89C2051及PT2272/2262专用解码芯片,可靠性及稳定性较好;数据处理的任务由单片机完成,用于区分报警信号,同时接受各种操作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当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一方面驱动报警电路,发出响亮的警车报警声,另一方面输出具体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哪一路发送了报警信号;断电报警功能则实时监控电源状况。

(主要功能介绍见硬件设计)1.1.1设计框图(a)1.2入侵探测器选型入侵探测器根据环境情况分为三种:在室温下使用的、在一般条件下使用的以及在室外严酷环境中使用的。

按照在正常条件下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入侵探测器分为四级:A级(1000h)、B级(5000h)、C级(2000h)和D级(6000h)。

入侵探测器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连续7天工作应不出现误报和漏报现象,其灵敏度和探测范围的变化不应超过10%。

2 红外发射与接收的编码方式2.1 无线发射编码方式及原理无线发射框图如下图(c)数据码、地址码以及同步码构成了编码芯片PT2262发出的编码信号,当这个编码信号发出后,信号由解码芯片PT2262接收,其中,两次比较核对地址码后,才将高电平由VT脚输出,与此同时,高电平也由其他相应的数据脚发出,假若按键一直被发送端按住不放,编码芯片也会一直是工作状态,连续发射信号。

当发射机没有任何按键按下时,PT2262不接通电源,基17脚输出为低电平,所以315MHz 的高频发射电路不工作;相对应的,当发射机有按键按下时,PT2262得电工作,其第17脚步输出经调制的串行数据信号,当17脚为高电平期间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起振,并将等幅高频信号一起发射,当17脚输出的数字信号,从而对高频电路完成幅度键控(ASK调制)相当于调制度为100%的调幅。

2.2 接收的编码方式接收原理图如上:图(d)地址码和数据码都用宽度不同的脉冲来表示,两个窄脉冲表示“0”;两个宽脉冲表示“1”;一个窄脉冲和一个宽脉冲表示“F”也就是地址码的“悬空.PT2262/2272是一种CMOS工艺制造的低功耗低价位通用编解码电路,是目前在无线通讯电路中作地址编码识别最常用的芯片之一。

PT2262/2272最多可有12位(A0-A11)三态地址端管脚(悬空,接高电平,接低电平),任意组合可提供531441地址码,PT2262最多可有6位(D0-D5)数据端管脚,设定的地址码和数据码从17脚串行输出。

2.3解码原理PT2262每次发射时至少发射4组字码,2272只有在连续两次检测到相同的地址码加数据码时才会把数据码中的“1”驱动相应的数据输出端为高电平和驱动VT端同步为高电平。

因为无线发射的特点,第一组字码非常容易受零电平干扰,往往会产生误码,所以程序可以丢弃处理。

下面我们来仔细看一下PT2262的波形特征:振荡频率f=2*1000*16/Rosc(kΩ)?? kHz????其中Rosc为振荡电阻这里我们选用的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频率f≈10 kHz, Rosc=3.3MΩ(以下同)。

T2262每次至少发送4次编码,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检测11ms宽度的同步码头,有码头才开始进行编码。

解码,无码头则继续等待。

当收到码头时,还要检测是否已经收到过码头,若无,则丢弃第一次编码的信号,以防止误码。

2.4 软件设计3 单片机3 .1 AT89C2051单片机性能及原理At89C2051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2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Flash程序存储器和128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

图形如下:同时此单片机的时钟频率可以为零,即具备可用软件设置的睡眠省电功能,系统的唤醒方式有RAM、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和外中断口,系统唤醒后则进入继续工作状态继续工作。

在省电模式中,片内RAM将被冻结,时钟停止振荡,所有功能停止工作,直至系统被硬件复位方可继续运行。

3 .2 AT89C2051单片机参数介绍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该器件采用ATMEL 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1.主要特性如下。

(1)8031 CPU与MCS-51 兼容。

(2)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

(3)全静态工作:0Hz-24KHz。

(4)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

(5)128*8位内部RAM。

(6)32条可编程I/O线。

(7)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8)6个中断源。

(9)可编程串行通道。

(10)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11)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3.3 I/O口的内部结构RST:复位输入。

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

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

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

此时,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

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

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

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3.4振荡器特性: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

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

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

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

有余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

3.5芯片擦除:整个PEROM阵列和三个锁定位的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ALE管脚处于低电平10ms 来完成。

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1”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

此外,AT89C51设有稳态逻辑,可以在低到零频率的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掉电模式。

在闲置模式下,CPU停止工作。

但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在工作。

在掉电模式下,保存RAM的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

AT89C2051是一带有2KB FLASH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的低电压、高性能8位CMOS微型计算机,引脚如上图。

.主要性能:. 和MCS-51产品兼容;. 2KB可重编程FLASH存储器(1000次);. 2.7-6V电压范围;·全静态工作:0Hz-24KHz· 2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 128*8位内部RAM· 15条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6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直接LED驱动输出·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片内模拟比较器结束语系统控制采用AT89C2051专用解码芯片,可靠性及稳定性较好;数据处理的任务由单片机完成,用于区分报警信号,同时接受各种操作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

此课题实现了红外探测;无线接收与发射;其灵敏度高;报叫响亮。

参考文献:[1] 黄继昌等.实用报警电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 李广弟等.单片机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1.[3] 徐惠民,安德宁.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与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4] 白伦博,陈栋,宋爱慧.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信号传输间歇时发射数据突发的方法[Z].CN1627658,2005.[5] 张默晗,张北,王天亮.无线信号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Z].CN101694740A,2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