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容器云平台技术交流

容器云平台技术交流


退出 镜像实例 启动新 镜像实例
基础操作:安装容器-环境配置 预先提供在CentOS 7.0运行Docker的内部软件源环境 流程包括环境配置、内网源DNS、安装和启动容器
下载http://[内网源 IP]/spdb/ tools/spdb.sh,上传 到CentOS 7.0热议位置 执行 bash spdb.sh
删除 镜像实例 准备 软件包
关闭 镜像实例 制作 新镜像
退出 镜像实例 启动新 镜像实例
应用模式:单纯容器技术难以应对互联网挑战,须“内外”兼修 “内外”兼修才能满足互联网应用需求: 创新主动化、交付移动化、峰值极限化、响应及时化 但容器平台需做啥?
“内”:互联网应用必须采 用分布式架构替代IOE架构, 才能解决峰值极限化需求
“外”:采用容器新技术替代基 于“文档或脚本”的开发和运维 交互模式,才能满足创新主动化、 交付移动化、响应及时化要求
应用模式:集群管理+持续集成+可视编排是容器平台核心 基于容器技术,实现: 容器集群:满足规模化管理,租户个性化要求 持续集成:满足创新主动化、交付移动化需求 可视编排:满足峰值极限化、响应及时化要求
应用管理: 持续集成和编排
深度
We are here
集群管理: 资源隔离和共享
容器评估: 可靠性和性能 云服务平台: 替代IOE 云服务平台: 支持数据处理
广度
应用模式:面向互联网应用的容器平台核心指标
容器评估
稳定性:修复数10个缺陷,提交社区 性能:与物理机相当(IBM报告和内测结果)
下一个 驱动力?
技术需求:互联网化会是IT技术下一个驱动力 互联网化特征: 创新主动化、交付移动化、峰值极限化、响应及时化
反映出开发迭代频繁,如何高效应对 移动化应用开发通常每周需更新版本 反映出运维支撑复杂,如何及时应对 峰值突发要求运维实时,保服务连续性
创新主动化
交付移动化
峰值极限化
响应及时化
技术需求:当前IT技术难以满足需求,痛点是自动化效果不好 物理/虚拟主机自动化方法存在运行环境和OS耦合的问题 导致开发/测试难高效(百次/天),运维支撑难及时(分钟/秒) 难以适应互联网化需求
源代码
基于文档 或脚本
预先确定部署规模,运行 时不调整,监测发现问题
开发者
测试者
运维者
基于文档 或脚本
应用配置
OS环境ID,全局唯一
安装什么软件 软件该如何启动
配置
技术需求:容器镜像和生命周期管理是关键 小结:后续培训将围绕下述流程展开 理解容器环境与OS解耦(导入和启动CentOS6和CentOS7环境) 制作启动即服务镜像(制作、启动和验证Httpd容器服务)
安装容器 下载镜像 导入镜像 启动 镜像实例 登陆 镜像实例 验证新 镜像实例
开发阶段 运维阶段
离线分集群管理(不同部门隔离和共享资源需求)
物理服务器
物理服务器

应用模式:面向互联网应用的容器平台完整功能栈
应用 部署层 应用 访问层 服务 协作层
服务 封装层 资源 调度层
持续集成
可视编排
自动部署
系统 维护层
Web集群
服务注册
Web集群
消息分发
基础操作:理解容器两大特性 培训将围绕下述流程展开 理解容器环境与OS解耦(导入和启动CentOS6和Cent7环境) 制作启动即服务镜像(制作、启动和验证Httpd容器服务)
安装容器 下载镜像 导入镜像 启动 镜像实例 登陆 镜像实例 验证新 镜像实例
删除 镜像实例 准备 软件包
关闭 镜像实例 制作 新镜像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Windows
Linux
容器
容器
虚拟机
硬件
OS(Linux)
硬件
核心思想:模拟OS环境 关键技术:如何支持多种OS 典型操作:开机/关机/安装/卸载
核心思想:复用OS,模拟沙箱环境 关键技术:如何支持启动即服务镜像 典型操作:启动/停止
技术需求:容器支持启动即服务镜像 容器采用“配置-模板”模型,基于配置文件拷贝实现模板复用, 利用配置文件变更组装出新模板,便捷高效,启动即服务
Web集群
分布式事务
Web集群
数据分发
日志收集 系统监控
存储服务 分库分表+读写分离
关系型数据库 缓存服务
计算服务
离线统计 实时处理
维护规则
定时调度
容器集群调度
容器
Amazon/Aliyun
容器网络 VMWare/OpenStack
容器镜像库 物理机
系统配置 系统报表
资源 供给层
应用模式:面向互联网应用的容器平台研发流程 总体思想:先解决有,再解决广度(横轴)和深度(广轴)问题 具体流程:容器评估,容器集群,应用管理(持续集成/可视编 排),互联网应用云服务平台
集群管理性能和资源管控满足需求
性能:与Swarm相当,是k8s性能10倍(DockerOne和内测数据) 管控:具备Mesos多租户能力,弥补其多租户无法共享物理资源不足 具备k8s应用管理能力,弥补其无法支持多种发布策略不足
开发测试效率达到20次迭代/天 理财互联网应用峰值性能提高1个数量级
容器云平台技术交流
技术需求:历史上IT技术关注基础设施的通用性和高效性
产生操作系统技术 解决基础设施通用性问题
利用分时复用技术 解决基础设施高效性问题
面向科学计算 (1960-1971)
面向通用计算 (1972-1990)
面向规模计算 (1991-2000)
面向规模复用计算 (2001-2015)
开发者
测试者 应用配置 运行环境 OS
交付新型镜像 启动即服务
运维者 可视化编排 应用配置 运行环境 OS
运行环境和OS解耦易回滚
监 测
技术需求:容器就是满足互联网应用需求的新技术 容器采用沙箱解耦OS和应用环境(SUSE,CentOS7,CentOS6) 只有启动停止操作,运行时修改容器内容不生效
运行环境和OS紧耦合难回 滚,比如互联网应用两个 版本依赖的.Net版本不一样
应用配置 运行环境 OS 监 测
运行环境
OS
技术需求:迫切需要新技术和新方法解决自动化效果问题 新技术:迫切需要运行环境和OS解耦,支持启动即服务镜像 新方法:持续集成(百次/天反馈),可视化编排(分钟/秒生效)
源代码
持续集成 运维人员只需启停,可视 化规模编排应对秒级支撑, 通过监测预报和发现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