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重点知识点汇总

最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1一、行政法的概念2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3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4的总称。

5行政关系,就是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6会关系。

7行政关系包括以下三类:81、行使行政权的行政机关或公共组织在对外进9行管理过程中与管理相对方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关10系。

112、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上下级12行政机关之间、同级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13国家公务员之间、行政机关与法律授权的公共组14织之间的关系等。

153、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与行政16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关系。

17二、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点18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19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20(一) 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21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22两个概念231、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但不等于24行政关系。

252、行政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而行政法律关系26则是一种法律关系。

27(二)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28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29是行政主体。

30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31律规范预先规定。

32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33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34具有统一性。

35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36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37三、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38(一)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39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40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41(二)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4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43人权利、义务所指向对对象。

44(三)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45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46的权利义务。

47四、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48(一)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49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50之间形成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51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必须具备下列条件:521、具有相应的行政法律关系赖以发生的法律53根据,即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

542、具有导致行政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

55(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56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就是指行政法律关系构成57要素的变更。

其包括58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2、行政法律关59系客体的变更603、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变更61(三)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62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行政法律关系权利义63务的消灭。

其包括641、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消灭。

652、权利义务内容的消灭。

66五、行政法的法源与特点67(一)行政法的法源68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69部表现形式。

70行政法的法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71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724、地方性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73例。

74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6、行政法的其75他渊源。

76(二) 行政法的特点77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782、行政法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79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80统一体。

813、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

82 4、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

835、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84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存于85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86六、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87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与刑法、民法并列的我88国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

89行政法在国家管理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以下重要作90用:911、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92政,提高行政效率。

932、贯彻实施宪法、热启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9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953、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96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7一、行政的涵义98在传统行政法中,行政就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99自己的意志,而依法对国家事务的一种有组织的100管理活动。

101二行政法的分类1021、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行政法分103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1042、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分为实105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1063、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行政法分为行政组107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

108109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10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点11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112范之中的,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113准则。

11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115遵循的共同准则。

11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特点:1171、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

118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基础性。

119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120二、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121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

122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123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124在。

125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应依据法律、遵守法126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127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128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129三、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130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131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132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133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134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35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

136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137 正当的动机。

138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139自由裁量权的含义140自由裁量权就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范明示或141默示的范围内,基于行政目的,在合理判断的基142础上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

143144第三章行政主体概述145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146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自己的名义147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148任的组织。

149行政主体具有下列三个特征:150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151动的组织。

152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政权的组织。

153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154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55二、行政职权的含义、内容与特征156(一)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157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行政职权只能由158行政主体行使,行政相对方不享有行政职权。

159(二)行政职权具有以下权力:1601、行政立法权。

2、行政许可权。

3、行政确认权。

1614、行政检查权。

5、行政奖励权。

6、行政物质162帮助权。

1637、行政处罚权。

8、行政强制执行权。

9、行政164合同的签订权。

16510、行政复议权。

11、其他行政职权。

166(三)行政职权具有以下特征1671、强制性。

2、不可处分性。

3、职权与职责的168统一性。

169三、行政职责的含义与内容170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171承担的法定义务。

172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其具体内容包括主:1731、行政主体必须按照法定职权,在法定权限范174围内履行职务,不得失职、越权或滥用权力。

1752、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176序,避免程序违法。

1773、行政主体的行为必须遵循合理、适当的原则,178避免行政失当。

179一、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80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机关、公务181员等相关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82二、行政优先权、行政受益权的含义与内容183行政优先权就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184所享有的各种职务上和行为上的优先条件。

其包185括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权、推定有效权等186内容。

187行政受益权是指行政主体从国家所享受到的各188种物质利益条件。

其包括财政经费、办公条件、189交通工具等。

190191第四章行政机关192一、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与特征193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194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设置的、行使国家权力、195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也叫国家管理机196关。

简称政府。

197国家行政机关具有下列特征:1981、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199织。

2002、国家国家机关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

2013、国家行政机关是按照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202起来并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活动的组织。

203二、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204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是指构成国家行政机关的205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206三、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207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2081、首长制和委员会制2、层次制与职能制3、209集权制与分权制210四、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211(一)国务院(二)国务院的组成部门212(三)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四)国务院各部、委管213理的国家局214(五)地方人民政府(六)地方职能部门215(七)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216一、行政机关的种类2171、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东洋车不同,可分218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2192、按照行政机关的工作权限不同,可分为一般220权限机关和专门权限机关。

2213、按照行政管理活动的环节划分,可分为决策222机关、执行机关、辅助机关、咨询机关与监督机223关等。

2244、按照行政产品不同,可分为各种不同的专门225行政机关。

226二、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2271、适应需要原则。

2、精简原则3、高效率原则2284、依法设置的原则229三、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调整及行政组织法的基230本内容231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调整主要是指建立和健全232行政机关组织法体系,切实做到行政管理有法可233依,依法办事。

234行政机关组织法就是规定行政机关任务、地位职235责、组成与编制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36基本内容:2371、法律依据。

2、隶属关系。

3、职责权限。

4、238任职期限。

5、机构设置。

6、人员编制。

7、其他239事项。

240241第五章公务员242一、公务员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243公务员是指是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244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245人员。

246公务员因其具有双重法律身份而享有不同的法律247地位248 一方面,公务员是公民。

这一身份决定了公务249员首先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

250另一方面,公务员是国家的公务员。

这一身份251决定了公务员享有公务员的法律地位。

252二、行政职务关系的含义和内容253行政职务关系是指公务员基于其行政而与行政254机关之间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