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调查报告

职业调查报告

职业调查报告——活力城市的创建者建筑设计师初三11班张楚涵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建筑设计师是一座活力城市的创造者,他们让一栋栋有特色有创意有活力的高楼洋房拔地而起,或再次还原出城市古色古香极具韵味的传统文化。

他们是城市楼房美丽和灵感的发源创造者,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座或国际化的现代城市或红袖添香的悠久古城。

那么作为美丽的见证者,我们更应该多多走进建筑设计师的生活,了解建筑设计师这个职业。

【了解采访讨论记录】◇建筑工程师是泛指建筑行业的各个工种的工程师,包括电气、给排水、暖通、消防、建筑、结构、土建、装饰等。

◇建筑师通过与工程投资方(即通常所说的甲方)和施工方的合作,在技术、经济、功能和造型上实现建筑物的营造。

主要工作有1、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建筑风格、外形等总体设计;2、提供各种建筑主体设计,外墙设计、景观设计等;3、协助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施工技术问题;4、参与建筑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审查,建筑图纸修改。

在这方面爷爷和大伯的主要工作有所不同,爷爷是十几年前工作在国有企业单位的建筑设计院。

主要从事的是设计住房、办公楼、写字楼等外形设计;而大伯现在从事的是设计别墅、住房的房室内部设计。

所以我们便又一起讨论到了建筑设计师的分类。

大伯给出了一个比较简单易懂的浅显分类:建筑类,主要就是设计楼房的外形;园林类,主要规划绿化带或是社区环境设计;室内类,设计个人家环境。

爷爷对建筑设计师选择的专业进行了补充:不同的设计师有个人的专精,一个建筑设计师不太可能所有建筑都会设计到最深程度,建筑基础知识都可以掌握,但是做到全都精通能却不大可能。

像很大的设计公司,类似是中建国际这样的大型建筑设计公司,是要分部门的,比如有专门作机场设计的,专门有作运动场设计的等等。

新人可以在初入行是时挑选一个自己较有兴趣的专业。

但是也许有些时候很可能身不由己,在行业里有一部分设计师会为了工作的各种因素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或有兴趣的方面。

爷爷的补充部分引起了我的关注,众所周知建筑设计师们的工作压力是很大的,这大概就是一部分设计师会改变自己专业或放弃梦想的个别原因。

所以我特别向爷爷和大伯询问了缓解压力的方法,和他们最长的工作记录。

爷爷:建筑师不要积压太多的工作给自己造成压力,做运动是缓解压力的好方法,但是平时的出差也是很好的缓解方式,了解出差地的历史,会使人放松。

其实所谓缓解压力呢,主要是应该注重心态的调节,心态平和了,压力自然会变成动力的。

我年轻时因为国家当时改革开放了,建筑行业的重担都释放在各个城市,当时工作最长时间是一个月天天加班到很迟,那是很辛苦的一段时期,但是当时设计院里所有同事都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而很有冲劲,自己也不敢放松。

大伯:建筑师的工作压力很大,尤其是在30多岁的阶段。

但是每个设计师从踏入这个行业那天起,都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大多数人还是可以能把握好的,所以压力会坦然处之,当然实际方法和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多沟通就能缓解压力,与同事朋友领导上司一起讨论一个提案,有时甚至可以迸发出新的灵感。

对于建筑设计师,当然还有个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灵感”。

也许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大概没有多少人能很形象地描述它,但是作为建筑设计师,他们也许对这个词太熟悉了,他们的每一件作品每一套提案也许都是由于一时的灵光闪现而最后竣工并完美呈现。

所以我们三人又一起说起了灵感怎么来这一话题。

爷爷:如果灵感不能落到实处,那就不是灵感。

能落到实处的灵感来源以平时的积累和游历,看的作品多了,对方向的把握和定型就比较有底啦。

而且多了解最先进的技术支持也很重要,要多留意其他行业设计的构思,这样可以创作出比较新颖又实用的建筑。

大伯:与其说是灵感不如说是做设计的方法,很多初入门的设计师一直在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刚开始也逃不出模仿,看哪个大师的作品比较合适就照猫画虎弄上。

还有些是在尝试着从基地的条件找些灵感,不过手法都很原始。

在设计师的成长中渐渐会开始想从自然界中找灵感,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自然界中都有答案,而且生物进化也证实了其解决问题手段的科学性,这么科学、成熟的方法为什么不去学习呢?很多作品的浑然一体那种自然的舒服感就来源与我们身边。

现在是个“有话就说”的开放社会,行业中有些人总喜欢批评其他人的理念或作品,我们在任何时期都将遇到这样的人士。

在建筑设计师这一行里,这更是个再普遍不过的现象,这也是建筑师其中一个压力分支的由来。

爷爷:宽人容己,有的人可能只是火候未够,有的人是懒、应付,多点体谅,多点不惜赐教,中国其实还有很多很用心学习的后辈,作为后辈无论前辈的观点正确与否都应当谦虚接受,自己回去细细眼膜,定会有很多不同的收获。

中国以前的建筑是很出名的,现在中国连出名的建筑师都不多,这是很令人担忧的。

也许中国社会恶性竞争太大,目光短视之人太多,人都是受制于社会环境,有时只能感叹。

大伯说:大部分人是对着图片或者杂志来评论,我想当他身临其境时,感受会是不一样的。

况且批评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应该要反对片面的批评。

批评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不是一种炒作的手段。

每个人的理念多多少少会有些不同,存在不同的声音当然是正常现象,建筑上也应该推崇百花齐放、百家争艳。

而且建筑行业是学术交流的行业,毕竟也是人无完人,100个人有100个思想,我们还是要追求百家争鸣的,这样才会有改进和提高,才会创造出更好的建筑。

接下来呢,我调查了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职位的工作者都较为关心的一方面,那就是薪水的多少。

作为建筑设计师爷爷和大伯工作的年代不同,而对于这个问题,现在仍然积极活跃在建筑研究里的大伯来回答显然较为适合。

大伯和我一起上网查询并结合实际情况制作了下表,可以较为清晰地体现建筑业工作者的薪水。

大伯还给我介绍了一个厦门小有名气的别墅设计师——子鹰。

他身为设计总监主要专注于空间设计已有10余年。

熟悉不同材质赋予人的美感,探索空间机能化、人性化的变动尺度。

对光影应用方面有着敏感和细腻的体验。

擅长各类现代混搭主题的空间设计。

设计理念:适当留白 宁静致远。

他在薪水方面自然是有较高的要求。

根据他在博客里公布的收费是300 元/平方米,一栋别墅大概在300平方米左右,所以装修一套别墅所获得的薪水大约是90000元,扣除公司代理和个人所得税仍有70000元左右,是比不小的数字。

的建筑师。

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

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

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建筑奖。

提到建筑设计师的最高荣誉奖项,那就是普利兹克建筑奖。

它是一项终身成就奖,被认为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其它对杰出建筑师的奖项还有密斯·凡·德罗欧洲当代建筑奖(Mies van der Rohe Award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牌奖(Royal Instit 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斯特林奖、美国建筑师协会金牌奖(American Ins titute of Architects )、日本国家艺术大赏以及针对伊斯兰建筑的阿卡汗奖(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 )等等。

梁思成奖是中国建设部颁发的奖项。

在调查的最后,我想了解的是关于建筑设计师对风水的看法。

爷爷:优秀的建筑师,设计的是一种文化理念,形成一种风格。

不仅要求建筑师有学底和传统文化基础,善于融合不同的风俗习惯等,使人与自然合谐美满。

优秀的风水师,能找出最利于人家居生活,身心健康,利于工作,带来生命活力和运势上优良环境。

建筑设计师不能和风水师发生冲突,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最终要走向市场,它的后期效应,能给人们带来自然与合谐吗?楼盘营销失败的例子太多了,人们常常拒置、或置后生活,健康下滑。

当然在这方面建筑设计师是很难办的,特别是我们当时那个还没有完全从封建当中走出来的社会。

大伯:好的设计师是要懂风水的,风水这门学问流传了几千年,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

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从置业、家居布置开始就考虑到风水问题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环境是肯定影响人的,有的设计师会学学易经,我曾有看过宋韶光写的《家居好风水》,里面对这方面知识讲解的再详细不过了。

调查的一个周末就这样迅速过去了,我对建筑设计师这个职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趁这个报告的机会,我来谈谈对这个职业调查的感悟。

【感悟思考】很感谢直升班开展的这项活动,使我从平时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细细思考了自己的将来和发展方向。

也许作为一个学生思考未来的职业太早,大概只能有一个想法或者感兴趣的方向。

但是我想,在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梦想或许是最纯真的最感兴趣的,而且一个目标对人的一生可以起到风向标的作用,长远的目标无论能否实现都能给人一个动力,激励着自己往目标努力。

对于建筑设计师这个职业我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内容,要从事这个职业必定会遇到种种困难,例如我在调查中问到了市场压力和外界评论压力等等。

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是每个行业都会碰到而且如果自己坚定了方向就一定会努力走下去。

对于这个职业呢,我还抱有十分乐观的心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建筑同其他各种有关科学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筑技术的进展日新月异。

新的结构理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运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发展,体现了新技术的威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十几年里,建筑行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而且经过爷爷和大伯的分析,这个行业的市场正在收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相信在今后必能有大发展。

为了这个职业,很多的工作者包括爷爷和大伯在内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也有一部分设计师中途就放弃了,甚至做出了较不理智的行为。

爷爷和大伯告诉我,做这个行业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坚定意志。

我相信将来若真的从事这个职业我会为之而努力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