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电网公司QGDW376.2-20091207标准宣贯的说明
1.概述:
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12-7发布了最新的《Q/GDW 376.2—2009 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并于2010年2月24日在北京召开了标准宣贯培训会议,本文重点介绍此标准宣贯中与原版本不同及我们理解上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或者原来理解上模棱两可不够确定的地方。
按照宣贯时孟宇的解释,不需要把376.2所有的协议全部都实现,因为各家采用的技术不同。
2.关于376.2标准的详细说明:
2.1.条款
3.1.3:载波从节点附属节点:
指与载波从节点具有绑定关系的附加载波设备,通过电能表通信节点抄读的其它表计通信节点,如水表、气表、热表等,均为某(电能表)节点的附属(通信)节点。
2.2.条款4.2:字节传输格式:
链路层传输顺序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包括ASCII字符在内(但数据单元的645报文还应按照0x68在前的方式发送)。
2.3.条款4.3.1 帧格式定义
孟宇:当采集器有地址时,抄读485表时,在下行报文中,地址域中的目的地址可以是采集器地址,数据单元中的645报文中的地址应为485表地址。
2.4.条款4.
3.3:帧格式定义:
长度L由1个字节改为2个字节,包括用户数据长度L1和6个字节的固定长度(原为5个字节),长度L由不大于255改为不大于65535。
扩展协议也应同步修改!
2.5.条款5.4.2:应用功能码AFN:
02H-F1:转发命令:要求在有路由模式下也要支持此功能(详见宣贯材料P152)。
2.6.条款5.5.5.1.
3.1 :发送测试
此条款的目的是为了测试芯片的功耗、温升等,在以后送检时可能会用上,在我们的产品中应增加此功能。
2.7.条款5.5.1.
3.2 F2:否认:
按孟宇的解释,否认帧是用于集中器与本地模块间的本地通信帧,除有明确说明外,不能用于远程抄读类型的任务中,如“监控载波从节点”指令。
但否认帧中的“电表应用层无应答”的错误状态字,不也是表示远程通信的状态?
错误状态字:
“通信超时”:指通信节点间通信超时,不表达集中器与通信模块间超时;
“电表应用层无应答”:指通信节点正常通信或中继,但被抄的电能表DL/T645协议无应答。
2.8.条款5.5.2.1.2 初始化:
参数区初始化(恢复至出厂设置):参数与电表数据均清除,参数包括路由运行状态中的参数信息;
数据区初始化(节点侦听信息):用于清除与路由相关所有信息;
2.9.条款5.5.
3.1.3.1 F1:转发命令(下行):
规约类型:03H-07H保留,08H-FFH禁用;
国网要求以后要能支持非645协议的电能表,即要支持应用层协议的透明传输(监控载波从节点等指令也要支持)。
2.10.条款5.5.
3.2.3.1 F1:转发命令应答:
要求:如果转发命令应答超时,返回的数据单元中报文长度L为0,不能使用否认帧。
孟宇:目前的应答报文没有考虑到失败的情况,以后可能需修订;
2.11.条款5.5.4.2.2.5 F5:载波主节点状态字和载波速率:
集中器查询载波速率的目的是为了在通信时可以主动选择不同的载波速率(参见AFN=11-F4设置路由工作模式)。
2.12.条款:5.5.5.1.
3.1 F1:发送测试
此条款的目的是为了测试载波芯片的功耗、温升等。
此功能需要支持,防止以后国网测试用。
在条款 5.5.1.2 中,此功能的名称及说明为“发送测试(主/从节点检测命令)”,但在条款5.4.2 应用功能码的表格中,此项功能的通信模块标识为0,即只用于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不用于表端。
孟宇在宣贯时提到,此功能也可能会用到表端的载波芯片测试。
2.1
3.条款:5.5.5.1.3.2 F2:载波从节点点名:
用于路径探测和学习,减少字节数开销,减轻信道压力,缩短路由建立时间;485表?
2.14.条款5.5.6.1.
3.1 F1:设置载波主节点地址
在《集中抄表终端型式规范》的6.3.1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定义中定义了/SET载波模块通信地址设置使能管脚,是否可以理解为只有在/SET管脚使能后才能允许设置载波主节点地址,即集中器在设置通信模块的主节点地址前首
先要使能/SET?
2.15.条款5.5.6.1.
3.2 F2:允许载波从节点上报
启动通信模块事件主动上报或节点主动注册状态;
2.16.条款5.5.7.1.
3.1 F1:上报载波从节点信息
当允许载波从节点上报处于使能状态,通信模块被激活主动注册从节点,自动上报载波从节点信息到集中器;
载波从节点序号:指上报的从节点序号,固定为FFFFH;
规约类型:上报时获得当前电表规约类型,00H=未知;
是否将载波从节点注册的信息上报改为使用此协议?
2.17.条款5.5.7.1.
3.2 F2:上报抄读数据
路由模块请求抄读数据的上行帧(抄读成功后);
在国网宣贯材料中没有提到可以使用此报文上报事件记录。
控制域中的传输方向位DIR=1,启动标志位PRM=1(启动站);
2.18.条款5.5.8.1.
3.2 F2:载波从节点信息
从节点数量:一次读取的从节点数量最多15个;
2.19.条款5.5.8.1.
3.5 F5:未抄读成功的载波从节点信息
从节点数量:一次读取的从节点数量最多15个;
2.20.条款5.5.8.1.
3.6 F6:主动注册的载波从节点信息
从节点数量:一次读取的从节点数量最多15个(下同,包括附属节点的读取);
2.21.条款5.5.8.2.2.4 F4:路由运行状态
关于事件上报:由于在制定376.2协议时事件上报还没有具体规定,所以对事件的处理在目前的376.2协议中还不完善,以后还需要扩充。
目前的想法是集中器通过查询路由运行状态后发现有事件需要上报,会主动抄读各个电能表的状态字,获取事件的状态。
2.22.条款5.5.9.1.4 F1 添加载波从节点
当设置的从节点规约类型与链路帧报文内从节点类型不一致时,报文内指定规约类型有效(集中器可能会试探用其它规约进行抄读)。
2.2
3.条款5.5.9.1.8 F5: 激活载波从节点主动注册
激活载波从节点主动注册一次。
当从节点事件上报使能后,主动注册的从节点将自动上报到集中器。
2.24.条款5.5.11.1.
3.1 F1:监控载波从节点:
当附属节点数量N>0时,此命令为监控当前载波从节点的附属载波节点;
如果有附属节点,推荐每次仅对一个附属节点操作;
2.25.条款5.5.12.2.2.1 F1:路由请求抄读内容:
数据内容:数据长度L有效时,为DL/T645规约的数据;
载波从节点附属节点数量n:无附属节点时应为0;
3.其它:
3.1.关于路由工作模式:
RT-III-E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
⏹模式1:标准376.2的3.5代模式;
⏹模式2:扩展376.2的3.5代模式;
⏹模式3:支持RT-III v1.6协议和376.2的3代模式;
应从客户角度仔细考虑如何使用这三种模式,包括测试环境和正常使用环境下如何运行。
3.2.。